最经典、流传于世的,就是刺秦王的荆轲了。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更多文章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晏子使楚2、曹刿论战3、负荆请罪4、纸上谈兵5、围魏救赵6、立木为信7、将相和8、鸡鸣狗盗9、……还有一些,想不起来了,呵呵。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发生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像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这一时期的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数不胜数,思想家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政治军事人物有管仲、乐毅、孙子、孙膑、武起、商鞅,还有秦齐楚赵燕卫韩等等各个诸侯国的什么齐桓公、秦穆公的这个公那个王的;还有屈原、扁鹊
秦朝包括秦国十大战神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包括秦国的十大战神:一:蒙恬,蒙恬北击匈奴,驻守九郡十余年,当属第一战神;二:王翦,为秦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功绩卓著;三:章邯,斩杀项梁,功不可没,为六国一统奠定基础;四:司马错,司马迁的祖上,纵横家代表人物;五:白起,有杀神,人屠的称号,列为战神必不可少;六:王贲,王翦之子,才华横溢,在灭六国
列举秦汉隋唐时期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并归纳其与中央王朝之间关系中的主要史实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秦汉时期主要的少数民族就是北方的匈奴,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匈奴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强大的存在了,当时的秦,赵,韩三国都在自己的北方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并且秦赵两国与匈奴之间也时常发生战事,也正是因为常年与北方的匈奴交战的缘故,由此可见匈奴当时的势力范围,而在战国后期,军事力量最强的两个国家就是秦与赵了
春秋时期的名人和一些事例 谢谢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老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代表作《道德经》。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他解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爱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
隋唐的重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隋(581年~618年)581年——杨坚代周,隋朝建立,北朝结束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南朝结束605年~610年——开通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灭亡选官制度: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朝时期
有谁知道秦朝大将白起的功与过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白起,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一,要说白起的功,我认为:他在征战六国,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白起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常胜将军,任秦国将领30年,主帅70余战,攻城70余座,无一败绩。公元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后,主帅的第一场攻魏战斗,就一举夺取了
秦朝常年战争,应该名将很多,除了白起还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他的名字叫做王翦,他是秦朝著名的将领,位于四大名将之列,他曾经帮助秦始皇平定了六国,而且,他们父子俩均是当时的名将。丝毫不惧八方之力。王健深通兵法而且战功卓越,就连心高气傲的秦始皇都只能称他为老师,虽然王翦有着很高的政治才能,但是却一点都不骄傲,而且并不居功,懂得急流勇退,最终才得以善终。王翦虽然死
春秋战国时期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