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的历史谁知道啊

春秋的历史谁知道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86 更新时间:2024/3/2 10:12:28

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历史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犬戎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周室衰微: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说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义罢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是谁写的编年体史书?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春秋》简介《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时代的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的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

  •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史实。(至少3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西周后期,由于被剥削者集团本身的逐渐瓦解,以周宣王“料民太原”为标志,旧的剥削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旧的土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下去了,新的剥削方式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新土地制度之形成便成为必然,而新关系与新制度的形成过程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发生的经济方面的变革运动。春秋时期的大

  • 春秋战国所有的著名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商鞅,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2、晏婴,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

  • 春秋时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

  •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的妫姓世家,又名息妫,因容颜绝代又称为桃花夫人。前人有诗云:桃花夫人好颜色/月中飞出云中得/新感恩仍旧感恩/一倾城矣再倾国/息夫人初到息国时,息国的国力已是衰弱不振。见君候整日沉湎于酒色,疏于政事,她忧国忧民之心寤寐不忘,就变着法儿规劝息侯勤

  • 春秋战国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按先后顺序:老马识途(春秋早期齐桓公时期),退避三舍(春秋中期晋文公时期),卧薪尝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时期),围魏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变法强大之前),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国变法强大之后),纸上谈兵(战国后期秦国已是首屈一指的国家)注:朝秦暮楚并没有明确的时间,但是可以推测应为秦国变法强大且楚国尚未衰弱

  • 春秋与战国之间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发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总起来说,“三家分晋”事件被史家看作是我国由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如我们熟知的史学大家司马光,便是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正式册封的“三家分晋”事件作为战国年代的起始年开始编写他的《资治通鉴》的

  • 资治通鉴是写了春秋到五代的史实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春秋》中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是说哪次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共叔段之乱,《春秋》称之为郑伯克段于鄢。发生于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郑庄公廿二年),是春秋初年在郑国国内发生的一场内乱。

  • 中国近代史口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种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二种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