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称为先秦时期,约2000多年,历史悠久。但是所存的历史资料罕有,所以要想深刻认识,的确比较困难。给你介绍一本书,也许有帮助。《夏商周历史与考古》是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程平山。《夏商周历史与考古》分三部分。一是对夏代纪年、都邑与文化的探究:关于夏代纪年研究;关于早期夏文化问题;关于二里头遗址的性质。二是对先商暨商代历史与文化的考察:关于契至汤八迁考;阏伯相土所居商丘考;商汤居毫考;释“三毫”;商周管邑地望考;关于漳河型文化;探索先商文化的途径与方法;关于先商文化;关于二里冈文化渊源;关于先商暨商代历史与文化。三是对周代历史与文化的探讨:北赵晋侯墓墓主考;关于鄂西地区西周春秋楚文化。对西周时期楚居所,作者的结论是:楚在西周之时为汉南之国,周平王之时楚人犹在彭水以地、江陵以北地区,南漳一带应为西周楚人始封地。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读读《史记》,《中国通史》,也可以研究一下《尚书》《左传》,《易经》,《道德经》等。
商朝历史是什么?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传弟小乙。小乙死后,继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武丁。在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扩展资料: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庚是纣王之子,幼时聪明好学。约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亡周立。武庚管理殷余民,殷民大悦。周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蔡等三国。
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徙封卫,朝歌西与南为,使蔡叔由蔡徙封;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徙封邶。共同监视武庚。此时,武庚留居在纣宫(今淇县城内的西坛、三海一带)续殷祀。
殷亡第四年(公元前1043年)武王驾崩,子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代成王掌管国事。对此,管叔、蔡叔皆不满,散布周公想篡位之谣言,并串联武庚起兵反叛。
周公和召公为保周江山,“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周公以成王命率军东征,伐朝歌叛军,武庚兵败被诛。周公又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将朝歌“殷顽”迁于洛阳管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