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约前1600年前后—前1046年)。因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又称殷商。秦始皇(前259年1月27日—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是为秦始皇。商朝覆灭距离秦始皇出生787年,距离秦始皇称帝825年
商朝到秦始皇年代有800多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