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引导炎黄子孙走上使图形记号表示意义而不约束其读音的文字发展历程。这既造就了绵绵数千年统一的文化意识,也导致汉民族语言扩张乏力。语言对象的丰富和对语言对象的认识深化,迫使象形规则产生更多字和升华象形规则(会意),迫使编撰字书词典成为标示字词含意、约束字词歧义的方法,迫使炎黄学校成为学习字读音的场所(对照的是,基于字母原则文字史真实可以正本清源文化与传统。记载了商王室的历史活动的甲骨是商时期学校用具。)甲骨文字打开了观察3000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甲骨文对中华民族五年年文明的延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方各个国家并不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直到在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才把中国的历史延续到3000年以前,最近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找回失落的中华历史年表的一个浩大的工程,但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资料,现在还是属于悬而未决的。即使提出了一些理论也是比较牵强的,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如果您对我的回复满意,请给个好评,谢谢。
甲骨文出现在商朝,真实地记录了商王的活动,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求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