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平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禹的后代子孙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尊夏禹为禹姓的得姓始祖。商汤,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殷商的开国之主成汤拥有天下之后的号。成汤,是帝喾之子契的十四世孙,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后来,夏桀无道,他就兴兵伐之,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代有天下,并且定国号为南,因此,后世才会称他为商汤。可见,商汤就是三千多年以来汤姓人的始祖。
历史上的夏姓名人
夏区夫(?-前482):春秋时期陈国的卿大夫。夏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夏宽:汉武帝时阳城内史。夏勤:汉武帝时零陵太守。夏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夏恭(前20-约29):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夏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夏赤松:南朝宋著名棋手。夏昱:唐代中书令兼尚书令。夏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杰出的画家。夏远:浙江会稽金华人,唐肃宗上元间(七六一)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执中(?-1196):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节度使,以贤扬名。据传朝廷举庆礼,人皆争献珍奇,执中独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进之。夏元鼎:南宋文学家、诗人。夏友兰:元代教育家。夏庭芝:元代作家。夏迪:元代画家。夏原吉(1367-1430):湖广湘阴(今属湖南省)人,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夏昶(13881470):明代著名画家。夏白眼::明代榄雕“圣手”。夏言(1482-1548):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明朝二十四臣之一,以正直敢言自负。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中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体恤民情,革除弊俗,政绩优秀,为崇祯皇帝接见嘉奖。然逢丧母及国难,未能升迁。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弘光元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後,拒不降清。于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时年50岁,谥“忠节”。夏完淳(1631年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被俘後怒斥洪承畴,拒不降清,名扬后世。夏敬渠:清代文学家、诗人。夏燮:清代文学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