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是新石器时代还是青铜器时代

商朝是新石器时代还是青铜器时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4/1/19 14:26:41

商朝是青铜器时代。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青铜时代必须具备这样一个特点: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介绍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从商朝到隋唐时期)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在唐朝时期,“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由于楷书的工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也是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字体。还不懂字体的时候,本人小时候就被要求练习行书。到了宋朝,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最早产生于北宋,是有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至今也不过七、八十年,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现了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地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大篆”(其中,在西周遗迹发现的毛公鼎上刻有的金文数目最多)。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到了汉朝,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纣王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帝辛(?-公元前约1046年),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史称纣王、商纣王。[1]他在位期间,经略东南,征讨东夷,将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巩固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但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后期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

  • 历史朝代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自禹建立夏朝,至清朝灭亡,我为你找到了所有朝代的列表并按时间说序排列好了。夏朝(约公元前2070~1600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1046年)周朝(约公元前1046~249年)春秋(公元前770~476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秦朝(公元前221~207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本书是什么?有什么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一本书,应该是周文王所写的《周易》,《周易》是由周文王姬昌在牢里冥思苦想所写,被春秋的孔子认为是儒门的圣典。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现在发现的《甲骨文》有6000个,只有2000个甲骨文被破译,为何那样难破译?原因是甲骨文是卜辞,用来占卜和祭祀,掌握甲骨文是祭司而不是

  • 青铜时代在商朝有什么重大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最著名的就是司母戊鼎了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

  • 商朝农业的发展的状况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经济与夏朝相比有很大发展,农业生产规模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商朝亦实行土地国有制,广大农业劳动者是奴隶身份。借民力助耕公田。就是每户奴隶领田七十亩为私田,另外为官府贵族义务耕种公田七亩,其管理率亦为“什一”。对公田实行“包产到户”的大包干管理制度,又允许奴隶有“自留地”,这种管

  • 商朝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商代的手工业中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都很发达。商代的手工业劳动者为奴隶身份,都是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技术队伍,并能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获得奖赏和自我解放,因之技术提高很快,比农业更为突出。代表性的手工业为青铜铸造业,此外还有制陶业、制骨器业、纺织业、木工、石工、玉工、漆工、酿酒等业。商

  • 殷商王朝最强大的时候强大到了什么地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近些年来,随着甲骨文被陆续解读,我们对殷商有了不少认识。殷商的帝王谱系已经可以缕顺了,可对于他们的事迹依然知之甚少。所以,妄谈殷商的强大有些痴人妄想。今日我们所知的,殷商军功最卓绝的两位商王一个武丁,一个是帝辛(即我们熟知的商纣王)。甲骨文记载了武丁的妻子妇好一系列对戎狄的战争。武王伐纣之所以成功,

  • 想了解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应该看哪些书?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看哪本史书不是大问题,怎么看史书才重要的,找到自己的角度看历史,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会觉得很有意思。网络段子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我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看到的史书大多已经有了定性的评价,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历史人物,然而就我自己看史书,有时候真的觉得前后不一,我认为看史书最忌完全跟着作者的观点走,

  •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该看哪本书好?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看你是想粗略了解,还是详细了解,如果想粗略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推荐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虽然文学性不强,但确实是根据史实来写的。而且很多人评价还很高。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评价:“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

  • 商朝的商业发展状况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商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商代的商业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分工日趋巩固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商代的商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周灭商后,据周公说在殷民中有一部分人是“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些人就是从事长途贩运贸易活动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