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八大姓氏贵族姓氏和普通的贵族姓氏都是哪些姓?

唐朝八大姓氏贵族姓氏和普通的贵族姓氏都是哪些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63 更新时间:2024/1/24 21:54:26

唐朝贵族姓氏:博陵崔氏、赵郡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或称世族政治、贵族政治、门阀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士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中国士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两晋北朝,二是唐朝。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但无论是北魏时,还是唐朝时,天下士族,崔氏始终排在第一位,在北魏时代,于中国北方,唯一可于之抗衡的是范阳卢氏,后来的“崔、卢、郑、王”、“崔、卢、李、郑”、“崔、卢、李、郑、王”、“崔、卢、王、谢”,都是崔、卢排在前两位。而郑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终在“四姓”与“五姓”之内,只有王、李二姓在排列中有变化。综观“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望与实力,以5分为制: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范阳卢氏呈中幅下降趋势,打3分(9位宰相)。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荥阳郑氏呈中幅上升趋势,打4分(13位宰相);陇西李氏呈持平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赵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趋势,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时,虽在“五姓”,但作为郡望“太原王氏”这几个字的影响力有限,在整体上已大大次于崔、卢、郑、李。原因除了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外,还有自北魏时起就家风不显有关。在唐时,次于“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韦氏(16位宰相)、河东裴氏(17位宰相)、河东柳氏(3位宰相)、河东薛氏(2位宰相)、弘农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个为“关中四姓”。而京兆韦氏更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成员;河东裴氏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晋南朝四大侨姓王、谢、袁、萧中的一员,兰陵萧氏累世与隋唐皇室联婚,而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作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依唐时上面诸姓之实力与名望,排名为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的开国皇帝是?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

  • 夏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楼主所说的夏我并不知道你说是最早的夏朝还是西夏,所以给了2个答案给你。夏朝的开国皇帝是禹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天下的共主。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老的时候,把“王”位禅让给了禹,但禹老时却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

  • 夏商周等各个朝代的后代今天有多少人?李为什么最多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夏姓姒,商姓子,周姓姬。夏朝灭后,传于杞国,后为楚国所灭。商朝灭后,传于宋国,战国时被瓜分。但其实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形式,其实是氏,不是姓。上古三代,姓多以“女”字为偏旁,嬴、姬、姒等都是此例。后来子孙繁衍,分散各地,或以国为氏,或以地名为氏,或以官位为氏。比如李姓,本出嬴姓,由于李唐盛世,天下多有冒

  • 氏家族的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武丁王时期,封其弟子曼于邓国,后代遂以曼为姓,吾离在位时一度强盛,前678年为楚国楚文王所灭。邓国灭国后,其国后人以国名为姓,是为邓姓。

  • 姓氏的来历、和姓李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李姓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经历了以官职命氏到以树名命氏的过程。相传帝少昊有个后裔叫皋陶,担任帝尧时的大理(司法长官名),他制定了五仲刑罚。处理案子从不失误。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被人称为理氏。商末,理征因执法不阿,得罪纣王,被处死。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

  • 夏朝是怎么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基本上可以说,“家天下”的出现,也就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一种标志。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也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前后

  • 有关夏朝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夏朝的建立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天下的共主。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老的时候,把“王”位禅让给了禹,但禹老时却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天下的“共主”之后,组建军队,南

  • 为什么说宋代之后华夏文明出现断裂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自宋朝以后,周易开始逐渐衰弱--虽然还在,但断已没有了当日的风采.总结起来说,宋朝过后,他族文化的介入程度,已然完全不似北魏孝武帝式的单纯的融合,而是带着政治强制力的必然性执行,这能带给一个民族更多的内涵,但必然也是破坏了原先的精髓.--这本是一个无所谓好无所谓坏的事情,事物本来就是要运动变化发展的

  • 夏朝结束于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共传13世(《世本》载12世)、17王,历时472年(依《竹书纪年》),于公元前1600

  • 夏朝是几几年到几几年?共有几个帝皇?分别是哪几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启(前2025年---前2016年)太康(前2015年---前1987年)仲康(前1986年---前1974年)相(前1973年---前1946年)少康(前1905年---前1885年)杼(前1884年---前1868年)槐(前1867年---前1842年)芒(前1841年---前1824年)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