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要从大禹治水说起,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北方的地理环境,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完全是两码事。那个时候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高个两三度。西北还是原始森林,河南跑个犀牛大象,黄河里游走两三米的大鳄鱼……气候温暖湿润不缺水,不但不缺还经常发大水。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基本都和古代文献对的上,从这能看出确实发生过大洪水。
所谓大禹治水,其实就是对黄河全流域治理。局部改造肯定不管用,要不怎么把他爹给办了。当今我国政府还设有国家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即便放到现在都是国家级大工程,四千多年前这个工程必须要集中华夏民族全部力量才能搞起来。
当时没有国家的概念,人们都是部族凑在一起过日子。大禹既是黄河全流域治理的总指挥,估计也是他自己部族的首领。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肯定要协调沿河的各个部族。于是建立了服从体系。大量的人从事治水不能生成,于是建立保障体系。治水的过程中难免有不服管的,于是建立暴力体系。治水也得勘察地形,于是建立的行政区也就是九州。
这一趟下来一共用了十三年,十三年大禹不光治好了水,也建立了威信,在自己手里集合我们现在认识的官僚和军人。不但如此,在治水过程中肯定有利益相同的部落,以大禹的威望当个盟主肯定不成问题。
大禹现在简直就是无冕之王,启在之后继承大禹的遗产,建立夏朝理所当然。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大家的观念还处在禅让阶段,也是经过一通操作和战争。归根结底还是治水留下的遗产和改变生活方式。
夏朝开始了家天下,其实还是延续部落联盟。直到秦始皇开启了中国大一统模式。
注:治水工程其实是一个四大部族联盟在做,他们的领袖分别是:禹,契,稷和伯益。神奇的是,这四位分别是夏,商,周和秦的先祖。
启废除禅让制,直接夺取了天下。区别在于各部落首领没有权力,只能听命于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