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谁?

古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78 更新时间:2024/1/25 12:09:05

夏承皓、夏恭、夏完淳、夏允彝、夏竦等。

1、夏承皓

夏承皓(9561004)夏光庭(夏远)八世孙,派名嘉灵,字承皓,又字灵石,号素。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

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

以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

2、夏恭

夏恭[公元前二0年左右至后二九年左右]字敬国,梁国蒙人。约生于汉成帝鸿嘉初年,约卒于光武建武五年左右。

习韩诗及孟氏易,为讲授,门徒常千余人,王莽末,盗贼纵横,攻没郡县。恭以恩信为众所附,拥兵固守,独安全。

光武即位,召拜郎中,再迁太山都尉,甚得百姓欢心。卒于官,诸儒共谥曰宣明君。恭所著文,有赋、颂、诗、劝学,凡二十篇,传于世。

3、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

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十七岁英勇就义。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和遗腹子,出世后夭折,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4、夏允彝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能体恤民情,革除弊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后于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时年50岁,谥“忠节”。

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幸存录》等。夏允彝在明末因为几社活动等原因,和陈子龙齐名,世称“陈夏”。

5、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本《册府神龟》。

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五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江西洪州(南昌),勒令巫觋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

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

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文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姓

1、夏育

东汉后期将领,乌丸校尉。东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农历四月,鲜卑攻打汉朝北部边塞。农历八月,汉朝派夏育从高柳县,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郡,匈奴中郎将臧与南匈奴单于从雁门郡,三路同时出兵讨伐鲜卑,出塞千余里,结果,汉军大败,损失兵马十之七八。

2、夏无且

夏无且(jū),生卒年不详,秦王嬴政侍医,“荆轲刺秦王”一事之中的关键性人物。曾“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而被载《史记》之“刺客列传”。《战国策》上也有记载。后来秦王嬴政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3、夏贺良

夏贺良(?-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4、夏承皓

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以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

5、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姓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北京在历史中被那些朝代作为首都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大小朝代共十一次建都北京:蓟:武王灭商后封尧之后于蓟,是北京城的最早雏形燕:武王灭商后封召公爽于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后吞并蓟和孤竹,迁都于今广安门一带东晋时前燕慕容俊入主中原,迁都蓟城,历时8年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称大燕皇帝,建都蓟城安禄山后史思明割据范阳郡,759年,自称皇帝,国号燕,建都蓟城五代

  • 从夏朝开始到清朝的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是国家科委定义的断代工程,即便有名人,也尚未证实,即使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老先生,据说也只是个传说而已。而从有文字记录的东周恭贺时代开始,一直到清末,王朝的终结,名人真如天上的繁星一般,不论从南到北,从东往西,这些璀璨的名人都时刻照耀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恕我不能一一列举,实在太多,要

  • 夏~清朝代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夏朝前2100年-前1600年2.商朝前1600年-前1066年3.周朝前1066年-前221年1.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2.东周前770年-前256年1.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2.战国前475年-前221年4.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西楚前206年-前202

  • 夏朝是公元多少年建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中华历史从夏朝开始,为何夏朝的存在却备受专家质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仅存在与周朝的典籍之中,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也都是借鉴周王室典籍遗存下来的资料,可是东周五百年间内乱不断,典藏书籍在王子朝之乱时几乎损毁殆尽,所以史料匮乏,而且历经三千年也未能发现夏朝的墓葬,遗迹,文字,所以夏朝被质疑是否存在。而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也没有发现一个夏字,如果夏朝存在,商汤

  • 想问历史帝一个问题,到底中华有没有“夏朝”这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有。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有关夏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既少,又多模糊不清。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 都说中华历史五千年,然而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是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距今4100年左右,那么在夏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上是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以上是五帝)蚩尤(和黄帝作战的人物之一)嫘祖(黄帝的妻子)仓颉(黄帝时代的史官,也是文字的创造者。上面的是夏朝之前,我所知道的人。在传统史学中,中国的历史自三皇五帝开始,;中国的第一部以纪传体为体裁的通史性的历史巨著《史记》,也

  • 夏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是一个暂时还未被证实存在的朝代,因为到目前为止,夏朝只存在于后世的记载当中,还没有发现任何能证明是夏朝的文书或文物。人们对神秘的夏朝知之甚少,甚至连它的都城在何处都无法知晓。所以关于这个朝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只能从后世史书中一窥究竟。夏启建国《史记》载:“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

  • 历史上有大禹这个人吗?尧舜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大禹这个人。不光是大禹,尧舜禹都有,只不过他们都被神化了。实际情况如下:尧,古唐国人,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的首领,五帝之一。13岁的时候被封于陶,15岁的时该被改封于平阳,号为陶唐氏,20岁时,升为天子,定都平阳。舜,姚姓,生于姚墟,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三皇五帝之一。据传

  • 夏朝,启为什么能建立夏朝。夏朝作为一个朝代,与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主要从大禹治水说起,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北方的地理环境,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完全是两码事。那个时候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高个两三度。西北还是原始森林,河南跑个犀牛大象,黄河里游走两三米的大鳄鱼……气候温暖湿润不缺水,不但不缺还经常发大水。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基本都和古代文献对的上,从这能看出确实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