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商朝留下来的青铜器皿现在很值钱?仅仅是文化历史价值吗?

为什么商朝留下来的青铜器皿现在很值钱?仅仅是文化历史价值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83 更新时间:2024/2/9 10:40:47

当然化历史价值是首要的,透过一件文物,我们可以探究解读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这种探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据可依,科学客观复原历史原貌。

三星堆与殷墟遗址比较,谁铸造青铜器的水平高?

论青铜器的成就,对比世界范围,三星堆和殷墟的制品都是属于天花板的级别,看看两者皆拥有不少禁止出国展览的“禁级”国宝就可知其重要性。论青铜器铸造水平,三星堆与殷墟在不同的方面各擅胜场,但总体来说三星堆的技术难度高很多。以下就从不同的角度一一分析两者的差异。

一,论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首推司母戊大方鼎(也称后母戊鼎),论单器重量为现存世界青铜器之首,重达832公斤,这样的“份量”无出其右,而且鼎自古代表权,它在中国的地位就不用多言了。

除了司母戊鼎外,殷墟出土的大型青铜器还有妇好墓的司母辛鼎,结构差不多,各个数据规格比司母戊鼎都稍为小一些,但仍不失为国之重器。

三星堆青铜器以块头论的话,重器首推青铜大立人,重180公斤。

论重量大立人远不及司母戊鼎,主要是壁厚比较薄,但论模具(范)的制作难度则复杂很多,那双手的结构设计为模具制作和铸造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身高达2.62米,这是目前已知青铜器最大的一个单一尺寸,所以它的模具实际尺寸其实比司母戊鼎还大。也就是说论模具制作和铸造工艺,青铜大立人难度更高。若论制品的重要性,由于目前尚未知晓大立人的身份,如果只是一名祭司,那么毫无疑问司母戊鼎更重要,如果最终证实他是大禹级别的三皇五帝人物,重要性就必须重新定位。

其实论青铜器重量的话,三星堆完整的青铜神树是排第一位的,但由于有缺失部分,也由于是一百多个零件组成,在后面再论。因此,若论国之重器,殷墟完胜。

二,论青铜器之精美

青铜器物之精美又分为两个部分:整体造型和表面纹饰。论造型之奇思妙想,毫无疑问是三星堆的更加变化多端,创意无限,商器则流于四平八稳,厚重感强,一个是个性张扬,一个是内敛含蓄,论设计造型多变,三星堆更胜一筹。

青铜器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表面纹饰的表现形式,中国青铜器的表面纹饰丰富多样,包含有云纹、雷纹、回纹、万字纹、乳钉纹、兽面纹、龙纹、动物纹、波曲纹、鳞纹等等,而且以纹饰事,有时候一组纹一个故事,一个器物述多个典故,懂得看的人眼中看的不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一本好书。比如在司母戊鼎的两个手柄上都在述一个“二虎食人”的故事。

在纹饰的精美、丰富多彩、文化气息方面,商器完胜。三星堆青铜器更着重于器物本身的表现,对纹饰的重视较轻,很多器物表面直接就一片空白。

因此,在青铜器的造型方面,三星堆的难度更高,在器物的表面处理方面,商器的难度更大。

三,青铜器种类的比较

殷墟青铜器的品种归类比较简单,基本上就几个大类:容器、酒器、乐器、礼器和武器,基本上都是生活上的实用品,而且结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一件性的,极少有超过两件零件的组合性制品。

三星堆青铜器类型则变化多端,非要归类的话肯定超过十种不同类别,而且看起来都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艺术品,以及部分不知道用途的物品,如太阳轮等。其中包括大量的人像、面谱制品,这在中华大地其它地方十分罕见,青铜神树更是绝无仅有。青铜制品的种类繁多,制作难度自然也就相对比商器更高了。

四,器物的结构复杂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商器大多是单品结构,设计和制造自然比较简单。三星堆的制品结构复杂很多,有大型制品的薄壁空心结构,如大立人,有多部件精密组装结构如青铜神树,这些制品的设计对模具制造和青铜浇铸的要求极高,这样级别的难度并未见于商器,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与小学生的差距。曾经有这么一段历史,早期三星堆有一些青铜器在日本展出,日本专家们以他们的认知,在展会现场仿造一个青铜鸟人展品,但多次尝试皆以失败告终,主要是因为鸟人的薄壁设计,日本专家无法让铜液铸满模腔就冷却凝固了,脚趾部分一直不能填满,最终日本人在震惊和不解中放弃了尝试,在一场相隔三千多年时空的技术较量中,三星堆先民完胜现代日本专家。

后来展品回国后,国内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件青铜器渗入了微量的磷元素,磷元素的加入大大增强了铜液的流动性,这是三星堆人制作成功的秘密。而磷元素的加入仅见于此物品。令人背后发凉的一个事实就是,直到十七世纪磷元素才在欧洲被发现,三星堆人提前了二千多年使用。

所以从器物的结构来看,商器的设计基本上都是方方正正,几对称性强,而且厚壁,除了实用性外,铸造难度当然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原因日本专家已经演示过了。三星堆制品的设计天马行空,鬼灵精怪,除了显示出三星堆人跳跃的灵魂,也与他们已经掌握高超的铸造技术是分不开的,他们有这个底气。所以从器型结构看铸造水平,三星堆完胜无悬念。

五,关于模具设计与制作

但凡要铸造青铜器,首先要制造模具,古称范,或泥范。说到模具制造,就不得不说青铜神树了。

前文提到商器结构单一,因此关于商器模具制造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常规性操作而已,当然铸造工艺也就是一次性铸造,没什么难度可言。

至于青铜神树,可以说是自古至今独一档的存在,论难度连稍为接近的都没有。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技术难题:

1,产品设计难度系数极高。青铜树部件特别多,达到一百多个。这么多部件组成的一个青铜制品,莫说商器,放眼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这么多零部件组装起来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何在保证不影响产品原型设计,又能兼顾重量的合理分布,支撑强度的需要,设计难度特别大,它的产品设计师即使放到今天,水平也是世界顶流的存在。世界上其它青铜制品并不存在这样的考量。

2,所有零件用薄壁空心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铜料、降低总重量,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模具制造的难度,有模具制造经验的朋友自然知道笔者说的是什么,而行外人则不一定能理解,而某些坚持说商器更难的朋友明显就是行外人。光制作一百多套模具就已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项目。

3,装配非常复杂,过百的零件结构紧凑,丝丝入扣,零部件之间讲求严谨的尺寸公差,装配尺寸做大了放不进去,做小了又装不稳,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在那个没有机械加工的年代,如何做到产品如此精密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而且很多装配部件都是很规范的纯几何结构,正圆的,几何弧形的,长圆管的,甚至超时空的三通管设计等等,令人目瞪口呆。

总之,论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三星堆青铜树远胜于商器。

六,关于铸造工艺

殷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基本上就是单一的块范法,而三星堆的铸造工艺除了用块范法,还大量使用了更高级先进的嵌铸法、铆铸法和焊接法,没有这些工艺的话青铜神树根本造不出来,而后面这几种工艺,在三星堆文物出土之前,传统上认为还要比商代晚几百年的春秋时期才有的,因此,三星堆的铸造技术跟殷墟比较,根本就是降维打击,领先几百年。

行文至此,关于三星堆与殷墟青铜器的比较,只要直面事实,谁的水平更高,估计已有公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那么哪些文物可以被评为华夏第一国宝(含未发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的国宝太多,举不胜举!《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大禹治水大玉山大禹治水的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这件文物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

  • 西安现有哪些历史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汉阳陵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3000多块,被

  • 商朝时期的文物,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您好商朝时期的文物要看具体是什么类别如瓷器玉器还是书画等还要根据具体的本身价值品相和保存完整度来评价建议您上传个照片,以方便我们更准确的判断和估价。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 商周-近代的历史人物 简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汤即天乙,姓氏为“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周文王: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臣辅

  • 有关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年份是?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是从公元前1600年,但有准确明确纪年的年份是公元前841年,即西周的共和元年。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前对于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年份只有王谱,没有准确年份,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了各个王大致年份。如果你这道题问的是商朝且有公元前1600年就可以选它,不过最好让我看看各个选项。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

  • 殷墟遗址是哪个朝代的都城?与哪一位国王迁都到此有直接关系?此次迁都的原因是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盘庚商王盘庚迁殷的原因(1)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2)抑制奢侈,倡导节俭,借以缓和阶级矛盾。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

  • 关于商朝都城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1.亳(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在山东境内)2.嚣(郑州西北、荥阳东北)3.相(河南濮阳北、内黄南)4.邢(河北邢台)5.庇(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6.奄(山东曲阜)7.殷(河南安阳西)商朝统治者的宫殿都叫朝歌。朝歌,为中国商朝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两朝故都。朝歌(今鹤壁淇县)是《封神榜》故事

  • 商朝在哪建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不过考古学家至今只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四个都邑遗址。这四个遗址的面积都很大,均在三、四百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学家已在这四个遗

  • 商朝的首都是朝歌吗?位于哪里呀?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朝歌即河南省河南淇县,殷墟即河南省安阳纣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原是载诸史册及地方志的事实。但近几十年来,自从甲骨在安阳把墟出土,王国维的《说殷》问世,《竹书》的“更不徙都”说,即被奉为圭臬。我国文术界,遂把洹水南之殷墟,说成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从而抛弃了历来史书所说的纣都朝歌说。然而历

  • 商朝共迁了哪几个都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编辑本段商都城的变迁不过,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