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夏朝”不存在,只是神话传说的不是外国学者,而是一个中国人,他叫顾颉刚,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外国学术界表示不背这个锅。
20世纪20年代左右,在民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掀起了一场古史辨别运动。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结合西方近代史学的科学思辨方法,去检讨中国的传统史学,找到一些只是神话传说、民间野史的假历史。
“疑古派”认为禹、夏朝都只是民间传说,因为一些野史给大禹赋上了神的特征,所以大禹可能只是一个虚构化的部落神,民国甚至出现了“大禹是条虫”的说法。而且至今都没有夏朝的文物出土,夏朝最早的记载也是西周的文献才有的,商朝文献查不到夏的任何记载。所以“夏朝”并不存在,只是神话传说的说法一直延续至今。
维基百科对“夏朝”的解释是:“夏朝是中国传统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可能是神话色彩的第一个朝代。在《竹志》、《史记》、《史记》等古代史志中都有记载。根据传统,夏朝是由传说中的舜后的大禹建立的,他是五位皇帝中最后一位把王位给了他。夏朝后来被商朝所继承。”
国外学术界对“夏朝”还是比较严谨的态度,虽然承认,都是也不肯定;虽然质疑,但是也不否定。下图是维基百科对“夏”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