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2、夏朝皇帝姒启,在位年不详,姒禹之子。姒禹病死后,姒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继位后,姒启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姒启在位晚期,发生武观之乱,政局动荡。姒启骄奢淫逸,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人物简介姒启的母亲是涂山氏。屈原的《天问》中载传说说,姒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姒启后就死了。姒禹死后,姒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姒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3、姒太康,夏代君主,生卒年不详,姒启长子,姒启病死后继位。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人物简介太康,夏朝君王.启(夏启)长子。启病死后即位。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被后羿夺去国政。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4、姒中康,一作仲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姒启之第四子,姒太康之弟,后羿废黜姒太康后立其为王。共在位13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人物生平后羿废黜太康之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羲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5、姒相,姒中康之子。姒相在姒中康病死后继位,在位28年,被寒浞的儿子浇攻破而自刎,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人物生平相继位时,年龄还很幼小,因后羿带兵进逼,只得逃往帝丘,又迁到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市东)。相继位后的第八年,由于后羿因恃其武力,不修民事,日日以田猎为乐,遂被后羿的助手寒浞指使后羿的门生,贴身卫士逄蒙所杀,进而寒浞派儿子浇带兵进攻斟灌。相力量弱小,只好再次逃往帝丘。这时,相曾先后征伐过淮夷、风夷、黄夷等部落。不久,于夷来朝见,服从于相。第二年,浇又带兵奔袭帝丘。在一天晚上攻入城中,杀进相的住处。相眼见难以脱身,就拔刀自刎而死。6、夏朝后羿本称“司羿”,是“群司”(司空、司徒等)之一。“司”本义指知识和技能在家族中世代传承。“羿”是“射师”之义。“司羿”是“世袭的射师”。在帝喾时代,当时一位射师被任命为羽林军教头。此后这一显赫职务就在该家族内部世代传承。到了夏初,因太康不理朝政,作为羽林军教头的司羿发动宫廷政变(此即“射日”),摄取夏政,史称“后羿”(“后”由“司”字改造而来,意思是“世袭的帝王”)。后被家臣寒浞所杀。寒浞要继承后羿的权位,按当时习俗,应该娶羿妻嫦娥。嫦娥奔月,入住“广寒宫”,这就是“寒舍”,即“寒浞之舍”。后羿,又称“夷羿”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首领、有穷国国君,他也是一个射术高超的英雄。夏王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不久,后羿驱逐了相,自己当了国王,是为夏朝第六任帝王,后被家臣寒浞所杀。7、夏寒浞(前2035--2004)元年甲戌,在位32年。夏朝第7代帝王。寒浞出生在夏王仲康七年(BC2079年),父母从小骄惯于他,任由他胡作非为。别人有好吃的东西他便抢了来吃,别人有好玩的东西他便抢了来玩,打东邻骂西舍是他的家常便饭,别人和他理论,他便仗着体壮力大拳脚相加,十几岁时就搅得四邻不安。族人纷纷遣责他的父母,他的父母见他闹得实在不像话,不得不批评他几句,谁知他竟把父母捆起来照样出去为非做歹。邻居们只好告到族长(诸侯国君)那里,族长大怒,下令将寒浞驱逐出境,永远不准再回寒国。当时寒浞只有十三岁。8、夏帝少康(前2003--1983)元年丙午,在位21年。夏朝第8代帝王。夏帝相之子少康公元前1940年前1880年在位。少康,相的儿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济南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里),有众一旅(500人)。积极争取夏众与夏民,志在复国。后在同姓部落斟灌与斟的帮助下,与旧臣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还都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此即史书中所称的少康中兴。少康后迁都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父帝相被杀,母后缗逃至有仍而生少康。后奔虞。少康以汝艾伐杀寒浇,伯靡杀寒浞而复国。十八年,迁于原。在位六十一年。9、夏杼(前1982--1966)元年丁卯,在位17年。夏朝第9代帝王。夏帝少康之子。杼夏第九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少康之子,槐的父亲。在位17年。杼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甲。《纪年》:帝或作帝宁,居于原。五年,迁于老丘。在位十七年。《帝王世纪》曰:帝宁,后杼,在位十七年。《释氏稽古》杼在位十七年。10、姒槐,又名姒芬,夏主姒予之子,名君少康的孙子,夏帝槐(前1965--1922)元年甲申,在位44年。夏朝第10代帝王。夏帝杼之子。槐是杼之子,杼病死后继位,后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其子芒。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槐在位四十四年而崩。《纪年》作帝芬、芬发。在位四十四年。《纪年》曰:后芬立四十四年。11、夏帝芒(前1921--1864)元年午辰,在位58年。夏朝第11代帝王。夏帝槐之子。夏芒,帝槐之子,槐驾崩后其子芒继位,举行了隆重的祭黄河仪式。除了把猪、牛、羊沉于河中,还豁出老本,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黑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这就是“沉祭”,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的仪式。祭河之后,芒又跑到东海之滨游玩,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群臣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可永保太平。《纪年》也作帝荒,在位五十八年。《御览》八十二引《纪年》、《路史后记》十三注引同作五十八。《纪年》曰:后芒即位年,芒陟位五十八年。12、夏帝泄(前1863--1843)元年丙寅,在位21年。夏朝第12代帝王。夏帝芒之子泄芒之子。芒死后继位,泄在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了泄的爵命。这说明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在位21年驾崩,葬于安邑附近。《路史后记》作二十一。《纪年》曰:帝泄二十一年。13、夏帝不降(前1842--1784)元年丁亥,在位59年。夏朝第13代帝王。夏帝泄之子。不降,泄之长子,扃的哥哥,孔甲的父亲,泄驾崩后继位。不降是夏朝第13任国王。即位后第6年讨伐了九苑。不降晚年,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度,传位于弟扃。这种将王位让给兄弟的方式,史称“内禅”。在位59年,不降驾崩后,葬于安邑。《纪年》:五十九年,逊位于弟扃。《纪年》曰: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五十九年。《释氏稽古》不降在位五十九年。14、夏帝扃(前1783--1766)元年丙戌,在位18年。夏朝第14代帝王。夏帝泄之子扃,泄之次子,廑的父亲,不降的弟弟。受兄内禅而继位,在位18年,病死,葬于安邑。《纪年》作在位十八年。姒扃(前1745年---前1725年),姓姒,名扃,一作乔、高阳或胤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四任帝王(一说第十二任)。他的祖父是姒芒,父亲是姒泄,他的哥哥是姒不降。受兄内禅而继位。都城在西河。据说即位后天空中妖光连续出现十天。扃在位21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其子姒廑继位。15、夏帝胤甲(前1765--1746)元年甲辰,在位20年。夏朝第15代帝王。夏帝扃之子。廑,又名胤甲,扃之子。扃驾崩后继位。在位20年,驾崩葬于安邑。廑在位时,商的势力已崛起,夏的国势又趋衰落,退居于西河(汤阴)。夏王廑的得名来自他当政的时候,夏天天大热异常,人民热渴难耐,而当朝夏帝却居住在夏季别墅,独自纳凉,故被人民讥讽为“廑”。《御览》引《帝王世纪》作二十一年。《纪年》作帝仅,一名胤甲,居西河,在位八年。《御览》引《帝王世纪》作二十年。《帝王世纪》曰:帝廑,一名顼,在位二十年。《释氏稽古》廑在位二十年。《今本竹书纪年》廑元年甲辰在位20年。16、夏帝孔甲(前1745--1737)元年甲子,在位9年。夏朝第16代帝王。夏帝不降之子。夏王孔甲,不降子,扃侄,扃子廑继王位后病死,由他继位。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衰落,逐渐走向崩溃。所以《国语?周语下》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他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又笃信鬼神。孔甲性情乖僻,父不降怕他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内禅给扃,扃死后传位于子廑,廑死,才又由孔甲继位。在位9年,病死,葬于三崤山。《纪年》作:居西河,九年亡。《今本竹书纪年》孔甲甲子在位九年。17、夏帝皋(前1736--1725)元年癸酉,在位12年。夏朝第17代帝王。夏帝孔甲之子。皋,孔甲子。孔甲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渑池县)。《路史》作十一年。今本竹书纪年皋11年。18、夏帝发(前1724--1707)元年乙酉,在位18年。夏朝第18代帝王。夏帝皋之子。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今本竹书纪年发元年乙酉18年。《蓝家族谱》夏帝发十岁癸巳,帝发十三岁丙申。发,也称为“帝发”“夏王发”,生卒年不详,皋之子。皋病死后即位。在位1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19、夏帝桀(前1706--1664)元年癸卯,在位43年。夏朝第19代帝王。夏帝发之子。桀,在位43年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发子,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发驾崩后桀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在位43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安徽省巢县)《纪年》:一名癸,居斟,为商败于鸣条,放于南巢,夏亡。今本竹书纪年桀元年癸卯。〈蓝家族谱〉履癸十三年乙卯履癸三十一年癸酉。
更多文章
夏朝出现的历法《》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的历法反映夏朝历法的《夏小正》,编成于战国时期,经后人整理补充,收在西汉的《大戴礼记》中。在先秦的古籍中,往往提到“夏时”。所谓“夏时”,指的就是夏朝的历法,具体的应该就是《夏小正》一类的文献遗存。《夏小正》按月记录了时令物候,对农业生产的安排有密切关系。后代的历法,从形式到内容,都承袭《夏小正
有谁知道夏朝的历史???我想要详细一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b](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谁能告诉我,夏朝之前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追寻那段消失的史实....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史前时代: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4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以直立猿人为主
夏朝及之前没有文字,历史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都成书较晚,最早也要到东周时期了,应该是根据当时能见到的记载和传说来写的。夏朝之前的历史也应该是这样的。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
夏朝的建立者,时间,和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答案补充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如果存在的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大陆马克思主义史学则认为,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文化/文明程度介乎新石器晚期文化和远古文明之间。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夏
如何理解夏王朝在中国古典时代中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的氏族封建王朝。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朝共传十四代,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
夏朝该朝代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我国由此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其实最主要的一个作用,也就是说夏朝的一个建立,从中国历史上来说,应该有代表文明的产生,因为这个就代表着国家的出现,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说,这个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文明出现的一个象征,也是从文明之前走
夏朝历史记载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夏族起源夏朝建立者启的父亲大禹像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16]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但很多文献都说鲧是颛顼的玄孙(五世孙)
夏朝没有明确的纪年,年代是怎么推算的,历史上有没关于夏朝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或者稍前一些。共传十四代、十七个王,有四百多年的时间。有一个推算的具体纪年是这样的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也只是大概的推算。夏朝始于夏禹,终于桀。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你认为如何认识夏朝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