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不是认为夏朝不存在,而是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夏朝存在。
从文献的角度来说,夏朝存在的证据是非常充分的。在先秦文献对夏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高度的一致性。这也是教科书中郑重的介绍夏朝的原因。
在十几年前,中国也曾经组织过一个大型的科研项目,叫做「夏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就是要把夏商周的纪年、朝代、地址等确定下来。
但是结果如何呢?断代工程中对夏朝的描述并不让人信服。很多时候是通过汉朝时候,儒生门编写的纬书来判断的。汉朝距离夏朝也有一千多将近两千年了,以汉朝怪力乱神的文献作为证据去给夏朝断代,自然难以服众。
而出土的文物,并不是很给力,因为虽然二里头在时空上和夏朝吻合,但是并没有任何出土文物标明自己是夏朝,所以理论上我们无法确定二里头或者其他地方挖出来的文明,是夏朝本身,还是夏朝的附庸国,或者是其他。
所以到目前为止,夏朝还是一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在夏朝之前据历史学家推测还存在其他朝代,你们清楚事情始末吗?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目前还没有历史学家提出夏朝之前存在朝代。
一般国内学界公认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是中国第一个王朝,这是以《尚书》《史记》等作为文献依据、以考古发掘为手段推导出的结论,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代遗存或都城(约前1900前1600年)。但由于一直没有文字材料出土,使得一部分学者仍沿袭着古史辨派的观点,对夏朝、大禹、《尚书》持怀疑态度。
西方学者则完全不承认夏代的存在,只承认中国最早的王朝为商,中国文明只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为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出现。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从考古学角度对中国文明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之间,即夏代之前,中国文明已逐步产生。
考古发现证实,在公元前3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公元前3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址包括: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中原地区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和双槐树遗址、晋南地区的陶寺遗址、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这些考古学文化或遗址都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宫殿或祭坛)、大型城址(城市)、礼制器物(玉龙、玉琮、玉璧等)、墓葬等级分化现象(权贵阶层出现)。
有些学者将史前的考古学文化与古史传说的人物或部落集团对号入座,如认为仰韶文化及后续的豫陕晋考古学文化是以炎黄代表的华夏部落联盟,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是东夷部落集团,江汉的屈家岭文化时苗蛮部落集团,濮阳西水坡是颛顼的墓葬,陶寺遗址的是尧的都城,等等。然而这些传说人物及部落集团都是考古学无法考证的。有人提出过对夏代之前的三皇五帝之说,通过考古学等综合学科加以探索,被考古学家严文明批评:“现在还有人提出搞‘五帝工程’,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夏朝之前存在朝代的观点,没有确切证据能够证明,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历史学家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