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原文出自哪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原文出自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77 更新时间:2024/1/20 23:31:0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真的是至理名言吗?

学生问老师:作怎么写?许多老师会说“读书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问老师:这本书讲了什么意义?许多老师会说:“读书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成了当今语文教学的万能钥匙,至理名言了。

真的好用吗?实践过的都知道,行不通。

请问,有几个人能把一篇文章一本书读上百遍的?能读个二三遍就不错了。

况,读一遍是一个理解,少年时读是一个理解,中年时读又是一个理解,老年了再读,又有了新的理解。读百遍,那不要读出百义来?所以呀,这句话的科学性还真值得怀疑。

其实,这句话本来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不过是敷衍人的一句话。这句话经过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解释,就成了至理名言了。专家权威的话也要考证一下才能用,否则,人云亦云是害人的。

教育权威朱熹在他写的教育专著《训学斋规》里是这样讲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喜欢做注的朱熹还给这位古人的说法解释了一下: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用白话文解释一下:就是说书读得熟了,就不用等老师的讲解说明了,自己就知晓了书中的意思了。

因为是权威的解释,所以,后人就对朱熹的解释深信不疑了,结果误人不浅。

朱熹老专家说的这个古人是谁呢?是三国时候的董遇。董遇的这句话记载在陈寿写的《三国志》里。

宋朝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画像

《三国志》里是这样写董遇的: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朱墨者。

这是《三国志》里的原文,大意是:董遇这个人性格敦厚老实有点迂腐,但是却非常好学,非常有学问,对《老子》《左氏传》特别有研究,还为《老子》作了训注,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叫《朱墨别异》。

有学问自然就有人他请教,拜他为师了,于是,有位读书人就向他请教,他不肯教,还说应当先把书读上百遍,还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请教的人问:“读一百遍,哪有那么多时间呀。”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请教的人问“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听他这样说,请教的人也就明白了董遇不愿意教,是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来敷衍他。

所以,也就识趣地退出了。历史上,跟董遇学习的人很少,没有学生门徒,他的学说自然就没有人给传播了。

这样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过是董遇对想跟他学习的人的搪塞之词,也就是说他不愿意拉徒弟。搪塞之词怎么能成为做学问的信条呢?我真替朱熹的断章取义感到汗颜。

所以,读书还是要有老师指点的。就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来讲,如果没有老师指点求源的话,把朱熹老专家的这句话和他的解释读一万遍也是错误理解。特别是写作文,离了老师指点还真不行。

写作文是一门艺术,是写艺术品,没有老师的指点怎么行?不过,又有几个老师能指点作文呢?

因为许多老师,特别是小学初中老师,他们自己也不会写作文呀,自己不知道写作滋味呀,这样的人怎么指点学生呢?所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成了老师们的挡箭牌了。

标签: 义自见原文意思出自哪里什么

更多文章

  • 苏联为什么对中国这么好(苏联支持中国的帮助大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联,帮助,中国,支持,为什么,这么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重返联合国一直持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原因也很简单,如果能够得到联合国这个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的接纳,将是一个新生的政权将是最好的国际认可。所以,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很希望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并频繁地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大会,要求驱逐蒋介石集团,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

  • 7国集团是哪七国(七国峰会成员国的面积人口及GDP)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员国,集团,面积,人口,GDP,七国峰会

    七国集团源于1975年由美、英、西德、法、日、意六大工业强国成立的六国集团;加拿大于1976年加入后,六国集团成为七国集团。日本是七国集团中唯一非欧美国家。俄罗斯于1998年加入,形成“八国集团”(G8);因为占领克里米亚,俄罗斯的成员国资格于2014年3月被冻结。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

  • 美国1994不当行为(中美黄海对峙为何美军最后落荒而逃)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落荒而逃,美军,黄海,行为,对峙,美国,1994不当,最后,为何

    1994年,在我国心脏地带的黄海海域附近,发生了一起极为凶险的中美海军对峙事件。彼时占据装备优势的美军跃跃欲试,却在关键时刻不战而逃。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美军为何认怂?这场长达72小时的对峙又是怎么开始的?本期,螭吻为大家讲述中美黄海对峙背后的故事。1994年10月25日,美国海军擅自派遣航母战

  • 莫叫姐姐个人资料简介(莫叫姐姐的烟嗓嗓音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烟嗓,嗓音,简介,资料,姐姐,个人

    凭借网络直播平台爆火的网红歌手层出不穷,能做到像刘宇宁这样跻身娱乐圈,甚至参演电视剧的却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靠的不是真实力。直播镜头上的N级美颜+另辟蹊径的唱腔,运气好的选对了符合自己气质的歌曲,或许能火得一时,却经不起推敲。第一次听到“莫叫姐姐”唱《不该用情》时,墨君的反应是——泰国人or越南人

  • 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有什么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年夜饭,来历,大年三十,为什么

    过年最重要的一顿饭就是年夜饭。在除夕这条,人们会早早的给房子除尘贴对联等,做好这些后,便开始准备年夜饭的食物。我国南北方年夜饭食物大有不同,北方逢年过节会吃饺子,南方逢年过节就是鸡鸭鱼。到底年夜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它是怎么来的? 年夜饭菜的寓意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年夜饭的来历。除夕晚上的

  • 小河淌水是云南哪个地方的民歌(小河淌水的作者是哪里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小河,民歌,作者,云南,地方,哪里人,哪个

    “跟着边凡看世界”"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六十年代,一曲深情优美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唱遍大江南北,醉了无数人的心。今天我说的云南大理州弥渡县,密址镇就是《小河淌水》的发源地,追寻歌曲意境,在这里不但见到了美丽的风景,更看到了淳朴的人心。弥渡县隶属云南省大理州,地处云南高原西部、大

  • 怒江大桥的故事传说(过怒江大桥时司机们为什么要鸣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桥,怒江,鸣笛,司机,传说,故事,为什么

    怒江大桥,自驾西藏很多人都会经过的一座桥梁。每每经过的时候,总有很多车辆在这里鸣笛致敬,他们为何要鸣笛致敬。是因为在怒江大桥的桥墩里面牺牲着一个英雄,他为了修建这座怒江大桥而牺牲在桥墩里面,这里的怒江大桥不是云南的怒江大桥,而是西藏昌都的怒江大桥。牺牲在怒江大桥桥墩里面的英雄是谁,他来自哪里?195

  • 丝绸之路开辟于什么朝代(丝绸之路距今多少年前开辟)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开辟,朝代,丝绸之路,多少,什么

    “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并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而是德国学者最早“发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站在欧洲。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在此不讲,只讲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始真的是运送丝绸,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只是后来又有其它产品顺带着贸易出去。丝绸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公元前114年开始,现在是

  • 央视孟盛楠个人资料介绍(中国文艺主持人孟盛楠的主持事业)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盛楠,央视,主持人,事业,资料,文艺,介绍,中国,个人

    孟盛楠是央视著名的美女主播,她主持的《百年歌声》《歌声与微笑》《中国音乐电视》《中国文艺》《城市1对1》《影视留声机》等栏目,既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又雅俗共赏,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2017年,孟盛楠还担任央视春晚上海分会场的主持人,她还连续9年主持央视中秋晚会,堪称央视的当家花旦。孟盛楠知性、优雅、沉

  • 中国曹德旺身价全球排名(玻璃大王曹德旺将办一所大学)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德旺,身价,玻璃,全球,排名,大王,大学,中国

    过去的2021年,曹德旺的慈善有了新的突破:办一所大学。投100亿建一所大学,这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也是一个需要实力的事情。差不多在2001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媒体评选了一个“福建经济十大风云人物”,曹德旺先生入选了,就在那时候,我对曹德旺先生有过一次采访。印象很深的是,那时候的曹德旺对做大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