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梁山108将最后活了几个(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结局怎么样)

梁山108将最后活了几个(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63 更新时间:2024/1/24 5:13:22

水浒传中一共有108个好汉,在水泊梁山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然而,以大哥宋江为首的招安派却想尽办法,想要融入大宋朝廷,谋取一官半职,封妻荫子。

最后,宋江终于得偿所愿,顺利接受朝廷的招安,摇身一变由山贼变成了正规军。

他们在接受招安后,为朝廷南征北战,征讨其他三寇。

经过一番苦战,宋江等梁山军顺利消灭了田虎、王庆、方腊贼寇,自己也伤亡惨重,死伤百分之七十以上,有人说这些人都是宋江“愚忠”害死的。

那么,梁山108将,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怎么样的呢?

战死:60人

梁山108将,对抗朝廷围剿、攻打曾头市、三打祝家庄、抗击辽国、征讨田虎、王庆,都没有损失(晁盖不在108将中),但是在征讨最强大的方腊之战中接二连三有人战死。

据统计,梁山有60人战死,部分名单如下:

霹雳火秦明、金枪将徐宁、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云里金刚宋万、赤发鬼刘唐、插翅虎雷横、浪里白条张顺、立地太岁阮小二、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拼命三郎石秀。

这些战死的好汉中,第一个是云里金刚宋万,他是梁山元老,早在王伦时期就是梁山头领了,比林冲、晁盖、宋江等人都上山早。不幸的是,在和方腊军队的交战中,宋万武艺不精,被马踏身亡。

有人认为梁山最后一个阵亡的好汉是阮小五。实则不然,阮小五是征讨梁山战死的最后一位好汉,而梁山战死的最后一个好汉实际上是双鞭呼延灼。

他在平定方腊起义后,因功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掌握兵权。如果没有战事,呼延灼就可以安稳地度过余生,封妻荫子。

然而,辽国衰落,后金却异军突起,呼延灼为保家卫国,举起了抗金大旗,大败金兀术,最后不幸战死沙场。

病死:13人

人有生老病死,梁山好汉不是铁打的,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战死的,病逝或者得瘟疫死的好汉也不在少数,一共13人,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船火儿张横、没遮拦穆弘、病关索杨雄、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锦豹子杨林、白日鼠白胜、笑面虎朱富、鼓上蚤时迁、铁扇子宋清。

这些人因为时运不济,作为武将,没有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却死于小小的疾病,悲夫哀哉。不过,人有生老病死,108将,不可能没有病死的,这体现了作者施耐庵考虑周到,符合现实。

被朝廷重用:10人

对于梁山108将,宋朝该打压的打压,该除掉的除掉,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威胁,还有一技之长的好汉,他们也会拉拢重用。

据统计,朝廷一共重用了10个好汉,分别是美髯公朱仝、镇三山黄信、孙立、孙新、金石雕刻家金大坚、书法家萧让、音乐家乐和、兽医皇甫端、神医安道全、炮火专家凌振。

这些被朝廷重用的人才,一部分是特殊人才,另一部分是曾经朝廷的官员。

其中结局最好的是朱仝,他在平定方腊后,被授予保定府都统制。此后,朱仝和金兵作战立下大功,官至太平军节度使。

隐退(看破红尘):20人

梁山好汉经过招安、征讨方腊死伤几十人后,有许多人“看破红尘”,出家、解甲归田或者出海云游四方。这些人是真正看透朝廷的人,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及时隐退,保全了自身,获得善终。

其中出家的梁山好汉有6人,他们分别是公孙胜、朱武、樊瑞师徒3个道家,鲁智深、武松、戴宗3个佛家。

解甲归田的梁山好汉有11人,分别是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小遮拦穆春、一枝花蔡庆、鬼脸儿杜兴、活阎罗阮小七、独角龙邹润、母大虫顾大嫂、神算子蒋敬、铁面孔目裴宣、浪子燕青。

燕青结局最好,他和大美人李师师隐姓埋名,逍遥快活去了。

出海的梁山好汉有3人,他们分别是混江龙李俊、童威、童猛。李俊出海之后,最终成为了暹罗国国王,过了一把皇帝瘾。

被毒死:3人

平定方腊起义后,宋朝感到天下太平,已经不需要梁山好汉了。他们反而担心梁山众人权势太大,尾大不掉,将来某一天反叛。因此他们“狡兔死,走狗烹”。

下手自然要从梁山头领宋江和卢俊义开始,手段简单粗暴,就是赐给毒酒,毒死他们两人。

宋江在喝了慢性毒酒后,自知活不成了,怕小弟李逵在他死后作乱,败坏名声,于是顺便毒死了李逵。

自杀:2人

宋江、卢俊义、李逵三人被毒死后,吴用和花荣伤痛欲绝,生无可恋,他们两人在宋江墓前自杀了。我们无法理解,宋江已经死了,吴用和花荣为何不活着为其报仇,反而要共赴黄泉呢?

以上就是梁山108将的最终结局,60人战死,20人隐退,13人病死,10人做官,3人被毒死,2人自杀。由此可见,梁山众人很难融入宋朝上层阶层。

标签: 梁山好汉结局最后怎么样108水浒传

更多文章

  • 古代慈禧的玉藕怎么用(慈禧专用的玉藕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玉藕,慈禧,专用,样子,古代,怎么,什么

    相传慈禧有一个玉藕,非常喜爱,每天都把玩在手中,即使是睡觉也不离身。关于此物很多网友十分好奇。之所以好奇无非是根据玉器的形状,在结合慈禧年轻就守寡等,容易让大家想入非非,那真实的玉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真实样子的玉藕 大家都知道大太监李莲英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他不但生前伺候慈禧,死后也参与

  • 麦长青的老婆叫什么名字(TVB艺人麦长青与妻子幸福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麦长青,妻子,艺人,老婆,TVB,名字,生活,幸福,什么

    TVB艺人麦长青入行以来饰演过不少经典角色,其中又以港版《西游记》中的沙僧、《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的梁非凡最为人熟知,可惜随着电视城高层不识货、自身卷入炒卖手机等负面新闻,事业出现了大滑坡。幸运的是,麦长青有个好妻子陪他走过高山低谷。1999年,其貌不扬的麦长青与颜值不高的林孜走入婚姻殿堂,此后的

  • 霍元甲的几个高徒结局如何(霍元甲到底有几个徒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元甲,高徒,徒弟,结局,如何,到底

    《霍元甲》:5个徒弟5种结局,黄文发令人泪目,刘振声最传奇是由郭靖宇任总编剧,柏杉任总导演、刘方任导演,赵文卓领衔主演,毛林林、释小龙、王之一、贾宏伟、寇家瑞联袂主演的中华武术正剧《大侠霍元甲》正在热播。该剧紧扣家国与民族情怀,通过霍元甲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和回肠荡气的恩怨情仇,刻画了有血有肉、胸怀大

  • 广东陈家祠在哪里(现存规模最大的座清代岭南祠堂式建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家祠,岭南,规模,建筑,现存,广东,清代,祠堂式,哪里

    在繁华的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有一座占地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祠堂,叫陈家祠,又叫陈氏书院.它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建筑装饰最精美的一座清代岭南祠堂式建筑。陈家祠始建于光绪14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长和宽都约为80米,面积约为6400平方米,先后两次入选

  •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概括(第二十八回主要内容读书笔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笔记,概括,内容,读书,第二十八,主要,红楼梦

    第二十八回贾宝玉赴宴冯紫英,席间提议作[悲愁喜乐]酒令。喝酒行令是古人的酒桌文化。但《红楼梦》中酒令要注意,往往都是伏笔和线索。比方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以及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生日宴会上的酒令,都意有所指。尤其林黛玉所作“折足雁”酒令,堪堪就是自己的一生。说酒令自然不能不提[悲愁喜乐]酒令,这

  • 辽上京在哪里(古代的辽国国都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辽国,国都,位于,地方,古代,现在,哪里,什么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由契丹族建立,疆域辽阔,远超华夏正统王朝宋朝,共传九帝,享国达到二百一十年。在中华大地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是数一数二的。事实上,在当时中国地图上,北宋西夏辽也类似于一个三国演义,而辽国,比三国时的魏国更为强大,对于西夏和北宋都具有压倒性优势。只是后来完颜阿骨打

  •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把林黛玉送回贾家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如海,林黛玉,贾家,原因,为什么

    林如海,是《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的父亲,他本是世袭之家,又是前科探花,如今被圣上亲点为巡盐御史,这样有地位、有实权的林家,理应幸福美满。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林如海的妻子贾敏刚一去世,他便急急忙忙地,将黛玉送到了荣国府。他对女儿的这一份绝情,让人难以理解。试想,哪一个做父母的,会甘愿让自己的女儿寄人

  •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出处故事与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出处,用兵,韩信,意思,多多益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这时候大家就疑惑了,韩信点兵为何要多多益善呢?韩信,在后世人眼中是汉朝初期的军事家,之所以称他为军事家,这不是对他的恭维,韩信这个人的确是有真材实料

  • 水浒传演员名单(盘点98版水浒传中的那些经典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盘点,名单,经典,演员,角色,那些,水浒传,98

    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堪称一代经典,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剧里头演员的选角:导演组正是本着尊重原著,尽力还原书里面人物风貌的原则,去兢兢业业的拍摄而成。本文就是要来盘点一下这部电视剧,诞生出了哪几个经典荧幕形象:晁盖 演员:张治中晁盖这条好汉,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憨实大哥的形象,他没有宋江那样

  • 日本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徐福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祖先,徐福真,日本,来自,哪里

    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在这片大地上,炎帝和黄帝一步步走成今天的千家细语,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都有一本族谱,就是为了追溯自己从何处来,心里有根,就站得稳,知道客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我们的祖先有了记载,那与我们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他们的祖先是谁呢?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相似,会不会是同一个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