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关系(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至深友情故事)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关系(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至深友情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4/1/17 19:34:07

公元819年,刘禹锡写了一首名叫《重至衡阳伤柳仪曹》的诗。

这是一首缅怀友人柳宗元的诗,诗里那句“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读起来凄凉万分。

都说古人常以作诗寄情思,可见刘禹锡对柳宗元的情感,非比寻常。

刘禹锡21岁那年,两人在长安的大慈寺里初见,便开始了一生不解的缘分。

同进士、同升迁、同流放,二十年来万事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份动人的友情背后,是缘分,更是真情实意。

志同道合、追梦人生路

公元793年,对于刘禹锡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他高中新科进士,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他遇到了人生挚友柳宗元。

两个新科进士,于大雁塔下,侃侃而谈,相见恨晚。

有句话说:有些人,他们一见面,就注定了一辈子。

正如刘禹锡和柳宗元,哪怕只打过照面,也不妨碍他们成为彼此的人生知己。

两人大雁塔题名之后,便各奔前程,外放做官。

这一别便是10年之久。

803年,结束任职的柳宗元回到长安,给他接风洗尘的正是十年前的好友刘禹锡。

两人多年未见,觥筹交错之间,互诉衷肠。

几杯薄酒下肚,柳宗元忍不住叹息到:任职的蓝田县官吏贪污成风,各种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过得是苦不堪言。

听到好友的抱怨后,刘禹锡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大声说到:

为官10年,才知我唐朝泱泱大国,居然衰败至此。

官场浑浊,不良之风愈演愈烈,长期以往,大唐的将来岌岌可危呀!

闻及此言的柳宗元,激动地握住刘禹锡的手,说到:我们身为人臣,理当以天下为己任,现在的大唐迫切需要一场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还天下百姓一个新的大唐。

那一晚,柳宗元跟刘禹锡谈论了许久,说到激动处,两个正值壮年的男人忍不住捶首顿足起来。

国家的困局,如心口大石一般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只恨无计可施。

皇天不负有心人,两人终于等到了命运的转折,遇到了伯乐。

此人便是当朝红人叔文,未来的大唐宰相,他早已看不惯如今的官场做派,立志革新是他上台后的第一要务。

他赏识刘柳二人的才华,也清楚两人的抱负,希望携手创造不一样的大唐。

三人一见如故,没多久就汇集了一批有志之士,组成了“二王刘柳”组合,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蛰伏10年之久,一朝青云得志,刘柳二人成为政坛新秀,未来可期。

人生得意之事不过二三,其一便有知己三五。

而更让人得意的莫过于,跟肝胆相照的知己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去实现人生理想。

真正的友谊从来都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志同道合的选择。

刘禹锡深知柳宗元的一生抱负,柳宗元也懂得刘禹锡的毕生追求,如此才有了如伯牙子期般的灵魂深交。

患难与共、直面人生风雪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未曾患难同行的人,不足以做朋友。

真正的友谊必得共患难、共渡人生的无常。

803年,改革失败,刘禹锡跟柳宗元的命运也开始急转直下,从云端跌入谷底。

刘禹锡被流放至朗州,柳宗元则去了偏远的永州,开了长达10年的流放生活。

朗州不仅环境恶劣,而且当地的官员故意刁难刘禹锡,只有一个茅草屋供他栖身。

即便沦落至此,刘禹锡仍然面不改色笑对风云,比起他自己,他更担心的是柳宗元。

柳宗元在永州的第一年,就相继经历了母亲去世、幼女夭折、房屋被烧的种种不幸。

往日意气风发的他,彻底消沉度日,整日整日不说话。

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禹锡,听到消息后立刻就坐不住了,立马写信开导好友,劝解他。

从人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到前途渺茫的流放之臣,家破人亡的悲惨,这万千愁绪折磨着柳宗元。

但幸得有刘禹锡在,天性乐观的他,一直陪伴着内心苦闷的柳宗元。

在这10年流放生涯里,其他人都对刘柳二人避而远之,深恐受其连累。

唯独这两人一直互通书信,互赠诗词、礼物,有了彼此的理解跟扶持,流放的日子也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所谓的朋友,便是顺境时我与你同在,逆境时我与你同行。

任世事如何变迁,风雨同舟,携手共渡。

813年,两人苦尽甘来,终于等来了召回长安的消息。

喜出望外的刘禹锡,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一句“尽是刘郎去后载”,又再次将两人命运改写。

刘禹锡再次被贬,而柳宗元因为跟他私交甚好,也受到了株连,两人再次被贬黜。

柳宗元本以为时来运转,终于可以再次大展宏图,可惜命运弄人。

接到旨意后,柳宗元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冒着生命风险主动上书,请求更换流放地。

因为他知道刘禹锡母亲年事已高,此次如果同行,只怕是再也经受不住长途跋涉。

所以他要求跟刘禹锡对换流放地,以全刘禹锡的孝道。

但官府并不买账,别无他法的柳宗元只好频频上书请求,说:明知戴罪之身提出这样的要求会罪加一等,但就是死也无怨无悔。

如此言辞恳切,最终还是打动了官府,换来了柳宗元想要的结果。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坚贞。

即便人生多歧路,但有了风雨同行的好友,人生便不再那么难走。

生死可托、矢志不忘旧情

二次流放时,两人从长安结伴同行,一路上畅所欲言,回顾往事。

柳宗元知道刘禹锡心直口快,担心他会再吃亏,于是特意劝解他以后谨言慎行。

看到无端被自己连累的好友,不仅丝毫不怪罪自己,还各种好言劝导自己,刘禹锡心中不免动容。

两人临近分别,依依不舍之际,相约年老后一起当比邻而居,做田舍翁。

曾壮志凌云的两位大才子,在岁月无尽的蹉跎中,只觉人生前半场一场空,现只想做个归隐山林的凡夫俗子。

只可惜,上天并没有垂怜这对难兄难弟。

公元819年,刘禹锡母亲去世,得知此事的柳宗元,相约刘禹锡在路过湖南衡阳时吊祭。

心情悲痛的刘禹锡,正等着好友的劝慰,没想到等来了却是柳宗元的讣告。

无法接受这个消息的刘禹锡,不停地追问着柳宗元的仆人。

只是得到的答复都是肯定的,他才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见到好友柳宗元了。

明明两人前几天才通信,为何这么快就天人永隔了?

刘禹锡脑子里浮现出两人相伴20年过往的每一幕,悲痛万分的他对着柳州方向大哭起来。

无法平复心情的刘禹锡,一边哭一边写下了《祭柳员外文》,祭文之悲痛,读着犹见他锥心泣血,让人感动不已。

尽管无法接受好友去世的消息,可刘禹锡还是硬撑着打起精神,认真看了柳宗元留给他的信。

柳宗元在信中提到,将自己的幼儿、书籍、葬礼全都托付给了刘禹锡。

多年好友早已心意相通,柳宗元知道幼儿托孤、葬回故里种种事宜,只有交给好友刘禹锡才最放心。

对于好友的嘱托,刘禹锡可谓是尽职尽责,做到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他知道柳宗元最想葬回故乡,所以即便仍在服丧期间,他也马不停蹄地到处联络人,筹措柳宗元的葬礼。

柳宗元的长子柳周六,刘禹锡将他视若己出,悉心培养,最后官至员外郎。

从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就陆陆续续整理他的文稿,花费20年光阴,最终让他的作品得以传世。

可以说,如果没有刘禹锡,柳宗元的诗篇我们怕是无缘品读。

友谊有很多种,有锦上添花的喜悦之情,也有雪中送炭的相助之情,但最可贵的莫过于生死可托的信任之情。

跨越生与死的鸿沟,友谊不会随着死亡而消散,反而越发珍贵。

柳宗元逝世后,刘禹锡又继续了十多年的放黜生活,才回到长安。

晚年的他,搬到了洛阳居住,实现了“田舍翁”的梦想,只不过人却不是当初的那个人,是白居易

贬黜20多年,历经了多少风风雨雨,可蓦然回首时,那个同甘共苦的兄弟去了哪里?

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的心底有着说不尽的哀愁。

大雁塔下初相识,那是他跟柳宗元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最好的朋友,怀抱着共同的理想,一起携手开创新的大唐。

尽管一朝梦碎,可两人仍不改初衷,一同坚守、一同流放。

从未有人的命运如此相同,但刘禹锡跟柳宗元却是20年来事竟同。

时间如酒,两人的友谊在时间的发酵下越发醇厚。

尽管两人未曾实现仕途之梦,但刘柳二人的友情却如浩瀚星空中最闪耀的星,照耀着每个人。

标签: 刘禹锡柳宗元友情关系故事

更多文章

  • 古代最美的十首田园诗(中国经典描写田园的诗词十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园诗,诗词,经典,描写,中国,古代

    在城市里待久了,越来越羡慕田园生活。乡野田间、白云飞鸟、鸡鸣虫叫、袅袅炊烟……时光不紧不慢,生活无聒无噪,这大概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了。也许,对你来说,田园生活还在远方,那么,不如来读一读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久违的田园之美。10首必读山水田园诗,美到心醉,看看你最喜欢哪一首? 夕阳西下,悠

  • 民国建立时间灭亡时间(孙中山建立民国从哪一年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建立,灭亡,孙中山,时间,开始

    清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内有农民暴动起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全靠慈禧太后从中周旋。这是清政府无皇帝担当重任吗?当然不是,是慈禧太后专权专政,把志在变法图强挽救大清的光绪皇帝控制的服服帖帖,光绪虽气,但丝毫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扭转乾坤,对于光绪来说,他

  • 好看的史上最强锦衣卫小说(必看的明朝锦衣卫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锦衣卫,小说,明朝,好看

    作为大明历史上最具传说的存在,穿飞鱼服、佩绣春刀的锦衣卫给世人留下了难以言明的印象,他们做过许多恶事,让人们对它唾弃,但它也在对外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保卫了国家荣誉。这样一个谜一样的历史机构,也让许多文学作品开始了对锦衣卫的关注。早年的《绣春刀》,就是以锦衣卫为主视角的历史动作大片,引发一时轰动,可

  • 刘备摔孩子的故事简介(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典故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典故,简介,意思,孩子,人心,故事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是一句歇后语,也是《三国演义》中千古传颂的经典故事。这则经典感人的历史故事,承载着历史沧桑,映衬着君臣情谊,讲述着兄弟情义,道出了人间真情。故事生动,引人入胜,情节感人,千古流颂,发人深省。《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案例,具有很深的历史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引经据典,仍然

  •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建立(禹建立夏朝是在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立,夏朝,公元前,时候,多少,什么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史,但是一提到这个,总会有人跳出来,跟你说:夏朝可不一定存在啊,现有证据表明,商代才是我们中国历史的开始。甚至,日本人白鸟库吉还提出了“尧舜禹抹杀论”,公开对“尧舜禹是真实人物”这一论断提出了公开质疑。为了正本清源,1996年,我们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这项工程,也最

  • 古代木驴刑法是怎么回事(骑木驴的刑法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刑法,骑木驴,古代,怎么样

    古代的刑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些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莫言的《檀香刑》就用极其残酷的手法,描写了“阎王栓”、“凌迟”、“檀香刑”等残酷无比的刑罚。在这些酷刑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残酷,也看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与残暴。商鞅曾经被车裂而亡,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这都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显示权威,做出的残暴手段。在

  • 上海陆家嘴的由来(陆家嘴和徐家汇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家嘴,徐家汇,来历,由来,名字,上海,什么

    9月11日下午,雨后,从上海中心大厦119楼观光层向外眺望,黄浦江、陆家嘴的标志性建筑云烟缭绕。“1990年9月11日,是当年的陆家嘴开发公司挂牌成立的日子。21年间,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世界级金融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王安德感慨,从上海中心大厦的超高楼层望出去,每一个角度所见的都

  • 清朝溥仪父亲载沣的晚年结局(载沣和溥仪解放后见过面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载沣,溥仪,父亲,结局,清朝,解放后,晚年

    载沣是清末时期的风云人物,作为清代最后一任摄政王,他亲眼目睹了清廷的覆灭。通常认为,他是一个庸碌无为之人,其在任期间,清帝国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他没能找出任何应对之法。可以说,清朝的灭亡与他这种身居高位的人是有一定干系的。载沣是首任醇亲王奕譞的第五子,慈禧太后名义上的外甥,光绪皇帝的异

  • 世界最强的10大皇帝(世界上的十大最强皇帝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排行榜,世界,10

    征服者威廉、阿尔弗雷德大帝、马可·奥里利乌斯、查理曼大帝、阿育王、奥古斯都、成吉思汗、拿破仑·波拿巴、尤利乌斯.凯撒、亚历山大大帝。10.征服者威廉身份:英格兰国王(1066-1087)生日:公元1028年出生地:法国去世:1087年9月9日征服者威廉是英格兰第一个诺曼国王,统治时间为1066年至1

  • 智多星吴用的人物介绍(梁山好汉吴用的主要事迹及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吴用,智多星,好汉,事迹,梁山,介绍,人物,结局,主要

    梁山军师吴用,绰号"智多星",是一表人才文人出身,他的智慧非一般人所能及。吴用学富五车,精通文学和武义,多谋才略,常常和诸葛亮相比较,后来被别人称为"智多星"。他因长相一表人才才被地主家做门馆教练,从小和晁盖结交,共同取得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员的通缉,在山寨当起了军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