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三桂陈圆圆的真实历史故事(陈圆圆跟吴三桂什么关系)

吴三桂陈圆圆的真实历史故事(陈圆圆跟吴三桂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51 更新时间:2024/2/9 6:15:01

我们都知道“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是陈圆圆吴三桂的爱情故事,但背后的故事却未必真实。

是谁炮制了“冲冠一怒为红颜”?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沙尘暴席卷了北京城,对于明朝而言,似乎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之兆。果然,初九,兵部就收到“大顺皇帝”的战书,李自成说他要攻入北京城。

崇祯皇帝心急如焚,他手里可打的牌不多了,最大的王牌就是东北宁远总兵吴三桂手里的一万铁骑。但如果将其调回,也就意味着清军骑兵就会涌入关内。

几天后,当李自成完成了对北京的合围后,崇祯再也顾不上什么清军了,他十万火急地令山海关沿线的明军撤入关内勤王。

然而得到圣令的吴三桂却不着急,放弃关外可以,勤王也可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军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

关宁铁骑的官兵基本都是辽东人,要想调拨回北京,光动员就要花费几日。再说,吴三桂的军队一动,势必会引起明长城沿线各州县的骚动,他们是百姓的依靠,如今说走就走,如果不想当亡国奴,肯定也会跟随明军一起撤退。

所以,吴三桂回撤的队伍是庞大的,有辽东的大小官员、官役和百姓,共计十万人左右。就在这支队伍浩浩荡荡走在回撤的路上时,北京城里的崇祯皇帝已经顶不住了,李自在抢在吴三桂之前攻入北京城,崇祯选择上吊自杀了。

得到这一消息后的吴三桂,并没有痛哭流涕,而是对于自己的出路进行了深度思考。当时的李自成占领了大半个中原地区,包括北京城;满族人也在盛京称帝建国;南方还有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张献忠等几支农民起义军。

吴三桂该何去何从?是接受李自成抛来的橄榄枝,还是主动投降满清?他要好好思量一番。李自成对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很上心,为了招降吴三桂,他请出了吴三桂的父亲和其爱妾陈圆圆分别写信劝降,除了打亲情牌,还送去了钱财。

看上去吴三桂投降大顺王朝已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但清朝的多尔衮可不这么想。他在攻取了关外地区后,趁着关内大乱的机会,决定大举伐明,但令他意外的是,他还没捞到什么好处,李自成便先入为主了。

多尔衮没想着退缩,但要攻克明朝这一块硬骨头,他也没敢想,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时的清朝偏居辽东一隅、人口不满百万,与连地上千里、人口千万计的明朝比起来,还是差那么好几丢丢的。

但是多尔衮运气好,山海关的大门不解自开,吴三桂转变风向投降了清军。其原因则是因为农民军大将刘宗敏掠去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当吴三桂半路得知这一消息时,勃然大怒,高呼“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为?”,于是,他掉转矛头给清军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

后来,清初的一位诗人吴梅村写了一首《圆圆曲》,其中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就是吴三桂降而复叛这件事,从此,人们也习惯于将吴三桂的叛变归结于“冲冠一怒为红颜”。

但事实上吴三桂的反复,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陈圆圆被抢。吴三桂选择投降吴三桂,也并非出于真心,只是为了自保。但显然农民军太过激,吴三桂还没到京城,就将吴家闹得鸡犬不宁,扣押吴襄,虏掠陈圆圆,对吴家人的迫害的确触动了吴三桂,因为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到达京城后的悲惨遭遇。

而如果他此时重回山海关,再配合南方的数十万明朝残余势力剿灭李自成,那么他可就成了再造明朝的功臣了。所以,吴三桂主动与清朝取得联系,其主要目的是借助外力来打击农民军,也就是说是求援而不是投降。

当然既然是求援,那必然是要有条件的,有人说,吴三桂原本想做“石敬瑭第二”,可惜李自成的农民军太强大了,吴三桂根本不是其对手,不得已才转求援清朝变成了投降清朝。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吴三桂不管是降大顺也好清朝也罢,都是他的权宜之计。这倒是让多尔衮捡了个大便宜,在吴三桂的协助下,清军兵不刃血地占领了北京,并且一举接收了明朝留在北京的降官,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政权。

那么,那个被掠走的陈圆圆到哪去了呢?

陈圆圆魂归何处?

李自成战败后,将吴家38口人全部杀害,然后弃京出走。但幸运的是,陈圆圆并不在其中。

吴三桂杀入北京城后,他与陈圆圆再度重逢了,只不过陈圆圆看到的已不是明朝的大将军,而是引清入关的“平西王”了。

后来陈圆圆跟随吴三桂由秦入蜀,之后到了贵州云南等地。吴三桂又得了“永镇云贵”的授权,在西南地区说一不二,一生权势也达到了巅峰。但与此同时,他也成为背叛明朝的大汉奸,明朝移民将他视为亡国的头号罪人,人人皆可杀。

陈圆圆受累于吴三桂,也是臭名远扬,同被视为卖国的奸贼,甚至在她跟着吴三桂发达之后,自己的母亲和哥哥也不愿与其来往。

吴三桂被欲望冲昏了头,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起兵反叛清朝,称帝建大周,但不久便病逝于长沙。吴死后,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南。康熙二十年在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部投降。

那么陈圆圆到哪去了呢?关于陈圆圆在明朝灭亡之后的生活,传说多于史迹。有人说,吴三桂晋爵后原打算立陈圆圆为正妃,但陈不愿意。于是,吴三桂只好另娶,渐渐与陈圆圆产生了较深的隔阂,甚至一度想要谋杀她。陈圆圆得知后,遂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居,以女道士卒于云南。

还有的说,陈圆圆的确出家了,改名寂静,字玉庵。在吴三桂死后,她自沉于寺外莲花池,并葬于池侧。

还有一种更离谱的说法是,陈圆圆对吴三桂起兵反清没有信心,为了保命,提前在昆明周围建了十多座尼姑庵,并精心挑选了与自己相貌接近的女子,入庵当主持。而她自己则不定期地到这些尼姑庵修炼,这样一来,每个尼姑庵都说陈圆圆在她们那里了,这样也就起到了混淆视听的结果,没人知道陈圆圆到底在哪座尼姑庵修炼,也就等于保护了陈圆圆。

1983年,贵州岑巩县参与编写《中国历代名人名胜录》,开始寻访陈圆圆的墓葬。他们到了本县的马家寨调查,因为此地是吴氏子孙的聚居地,并在吴三桂后人的一处墓碑上发现了一副对联:

阭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

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呢?经吴家后人陈述,阭字是他们当时自创的,意为隐字的意思,表示吴家后世隐藏于此,自然陈圆圆的墓葬也在此。在吴家后人的指引下,寻访人员找到了陈圆圆的墓地。

那么陈圆圆为什么会流落至此呢?吴三桂死后,清军南下,要灭其九族。陈圆圆为了不使吴三桂无后,就带着儿子吴华、孙子吴仕杰等家族人,在吴三桂生前亲信、军师马宝的护送下,一路逃到了贵州的一片原始森林避难。

吴家人为了纪念恩人马宝,同时也为避人耳目,将避难地称为马家寨,但实际上居住的都是吴家后人。对于他们的身世,马家寨以秘传的方式留存下来,每次只传一两个人,代代相传。

这种说法在《岑巩县志》里也有记载,因此,关于陈圆圆最后的归宿问题,吴家人的说法最为贴近。不过遗憾的是,自打马家寨的吴氏家族逐步向外界公开自己的身份后,也引来了一群盗墓贼,将陈圆圆的墓葬抢盗一空,一代名姬到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和36颗牙齿。

时过境迁,人们永远记得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却未必关心故事背后的故事。

标签: 陈圆圆吴三桂历史关系故事真实什么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牧野之战简介(牧野之战的主要内容及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牧野,简介,内容,介绍,历史,人物,主要

    中国古代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最早出现的一个就是牧野之战。说到牧野之战,有的人可能比较陌生,可是当说武王伐纣时,相信大家更熟悉一些,其实牧野之战就是武王伐纣的决胜之战。商朝自商汤灭夏建立,经历600多年后,传位至第31位国王帝辛(商纣王),已是危机四伏。那是的商纣王迷恋妲己,昏庸暴政,不理朝政,

  • 四大文明古国是谁提出来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明,说法,由来,出来

    我想如果你跟中国人提问“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什么?”一定会招来鄙视的目光,然后人家会轻蔑的回答你“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个答案在中国几乎人人都知道,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无一例外。然而,这一说法如何确立的?当初确立时,选择的依据又是什么?还是听我一一道来。 话说还在1900年,

  • 古代一石等于是多少公斤(古时候一石粮食是现在的多少斤)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粮食,等于,古时候,古代,公斤,多少,现在

    我国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许多的规矩和文化传承。大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会发现粮食是用石、斗来衡量的,比如当官的俸禄发的是粮食,都说是多少石粮食,多少斗米。那么斗和石是到底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斗、石都是容量单位,来看看计量单位的发展史。古代度量单位的演变:隋唐的

  • 韦氏的由来及其发展(韦氏的起源由来及历代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韦氏,起源,历代,名人,由来,发展,来及,及其

    韦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六位姓氏,主要集中在广西地区。当今韦姓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2%,总人口大约在430万。 韦的定义是背离。在甲骨文中,韦字像两人相背行之形,又像两足有揆隔之形,乃违字之本字也。也像两手搓揉猪皮之状。兽皮有毛称皮,去毛的生皮称革,经柔治的熟皮称韦。因此,韦的本义应是柔

  • 黛玉葬花是第几回(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情节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葬花,黛玉,情节,概括,第几,红楼梦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里,林黛玉吟唱了一首《葬花吟》。这首诗感人肺腑,缠绵悱恻。其中有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曾经一度被某些人拿来作为林黛玉具有反封建思想的证据。我觉得,这个说法过于政治化了。林黛玉之所以会感受到如此巨大的生存压力,是和她的处境密切相关的。林黛玉是一个可怜的孤女,父母双亡

  • 钢琴家赵胤胤的个人资料(赵胤胤为什么叫殿堂级钢琴家)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胤胤,钢琴家,殿堂,资料,个人,为什么

    赵胤胤是一位钢琴演奏者,许多人都是因为他与陈数的婚姻而认识的他,之后赵胤胤还登上吐槽大会,人气大大提升。因为赵胤胤一直在国外发展,所以大众对他并不了解,国内也有一些实力出众的钢琴演奏者,比如郎朗,如果将两个人放到一起作比较。赵胤胤和朗朗谁比较厉害?如果单比家世的话,赵胤胤轻松胜出。赵胤胤和朗朗谁比较

  • 北伐战争是谁和谁打(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及直接目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伐,战争,战役,目的,直接,主要

    北伐是指由南方向北发生的战争称之为北伐战争。在近代史上,也就是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准备以武力打倒祸国殃民的北洋军阀。由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八个军约10万人。各军军长是一军何应钦,二军谭

  • 双十协定在哪里签订的(双十协定全称及具体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全称,内容,签订,具体,哪里,双十协定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赴重庆谈判 百年瞬间丨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1945年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在重庆桂园客厅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史称《双十协定》。根据协议,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

  • 朱元璋孙子朱允炆在位几年(朱允炆当了几年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允炆,皇帝,朱元璋,孙子

    公元1398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看着欣欣向荣的帝国,回想起自己的一生,终于闭上了眼睛。开局一个碗,没人比朱元璋的起点更低,最终却创立了大明帝国,并做了31年的皇帝,对于他个人而言已经是心满意足了,比起九死一生开创了霸业的刘裕来说,朱元璋这绝对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 水浒传中宋江的外貌描写(有关宋江的人物形象描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江,水浒传,描写,外貌,形象,人物,有关

    水浒传宋江,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之首,是作者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以表里相衬、内外互托的写作手法,通过相貌、性格和处世等三个方面特点,对宋江进行生动刻画,体现了他的鲜明个性和与众不同。宋江的相貌、性格和处世三个特点,又是与他的几个绰号一一对应。黑宋江,说得是他的相貌,特点是面黑身矮、虎貌狼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