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22 更新时间:2024/1/20 12:23:02

黄金无足色, 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复古《寄兴》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有优点和缺点。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

“人无完人”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要容忍世界上“无完人”的事实,不苛责他人。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做事最能体现大气魄的地方就在于要有容人之量。

既要能容忍与己相异的不同意见,也要能包容他人的差错失误,可以做到抓大放小。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 “人无完人”是一种自我警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是“完人”,才能端正心态,当他人指出你的错误时,能够理智思考、虚心接受,而不是自以为是、拒绝改变。

只有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持虚心态度,不断进步,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活着的一生,谁都不完美。做事,谁都不周全,人与人之间相处,相互尊重,彼此善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凡事留有地,不是给别人而是给自己。说话少一点争锋,不是宽容别人,而是宽容自己。做事多一些善举,不是帮助别人,而是帮助自己。

静坐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做到了人生就会少很多烦恼,多了很多乐趣。

尊人者人尊,容人者人容。佛经有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世间种种,根源都在我们的心。心中有善,自然所见皆良善;心中不净,就会所见皆丑陋。

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和事,比比皆是,学会包容,才能清净自己的心,得一世安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

人常反省,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与人相处也是如此,只有多看他人的长处,用慈悲包容他人的不足,才是真正的有智之人。

历史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宁戚,因怀才不遇,去投奔齐国。

齐桓公见到他后,深觉他才华横溢,于是决定任命他。

得知此事的群臣纷纷反对道:“他是个卫国人,我们不如先派人去打探一下他的才德,如果真有其事,再任用他才能放心啊!”

齐桓公却说:“不必了,如果这样去问,恐怕会有人说他的一些小过失。但我们因为这些小过失而抹杀了他的才华,就会失去真正的人才。”

“世间之人,本就没有完美无缺一说,要善用他的长处啊。”

随后,就封他为齐国上卿。宁戚本人,果然才华出众,深得众人的钦佩和器重,最终成为著名的齐相,名垂千古。

看人,不能只看别人的缺点,而要多看别人的长处。齐国之所以能在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与心胸宽广、唯才是用的齐桓公不无关系。

《六组坛经》常常教导世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不见,不是不听不看,而是听到看到,但内心清净,所以不计较不执著。

佛之所以是佛,就是因为佛看世界都是净土,看众生都是佛!所以说,不是这个世界太阴霾,是你的心灵不够明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不足,才是人生常态;会犯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偶尔都会犯错,以一颗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是善待别人,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别人的过错就在我们的念头里,包容的念头生起,人就会变得和善,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怨恨之心。

《菜根谭》中说:“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一个有修养的人,会认为发生不好的事情时,责任不止是别人的,也有自己的。

《心经》中也说:“观自在菩萨”,这里面的“观”,就是观照。意思就是我们要时时察看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执着于别人的过失。

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心有不平,所见皆可憎;心有包容,所遇皆美好。

人生海海,相遇不易。既然有缘相遇,那就一定宽容善待!

原谅别人的错,修了自己的德,《四十二章经》有云:“者多力?忍辱最健。”

宽容忍让,拥有最强大的力量。当你心中完全原谅和接受时,你的业障就消除了,福报就来了。

一个人如果能生起善解、包容之心,原谅别人的错,不仅能化恶为善,更是在为自己修德造福。

人执着了、计较了、怨恨了,心狭小了,连自己的快乐都无处安放,那剩下的就只有痛苦。

佛家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量大了,能包容万物。心量大了,问题就小了,福报就变大了。

人的起心动念,皆在造业。心中盛满怨怼,恶缘就来了;心中满是包容,善缘才会现前。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原谅别人,就是在消自己的业,积自己的福!

标签: 金无足赤人含义意思理解如何

更多文章

  • 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运动主要人物及主张)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洋务派,人物,主张,运动,代表,重要,哪些,主要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主将,引进西方军事装备和先进科技。并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而恭亲王奕訢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当了领袖和总管的角色。 奕訢生于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排行第六。道光帝虽然有九子,但他

  • 李时珍简介及主要事迹(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时珍,事迹,生平,简介,贡献,主要

    在我国古代,因为医疗水平落后的原因,所以高明的医生是很受人们欢迎的。但受限于时代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位医生想要掌握高明的医术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够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例如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而在我国明朝时期,有一位医术医德都不亚于华佗的神医,他用毕生精力写出来了医学巨典《本草纲目》,被后世尊称

  •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中国十大经典民间有深度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典故,民间,经典,深度,历史,故事,著名,中国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相对后世论资排辈,熬年头等官做的体制有所启示,本文整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典故与大家分享。1、一鸣惊人:相传楚

  • 中印战争1962年双方伤亡数(中印自卫反击战中方损失)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反击战,中方,自卫,双方,战争,损失,伤亡,1962年

    1962年的中印战争,具体时间是1962年6月至11月。这场战争已经结束整整60年了,也是建国后中国军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自卫反击战争。可能各方面的因素,这么多年来提及的并不是很多。有战争就有伤亡,猛然会在心里对战场战争的细节产生想法,比如双方伤亡了多少?中印边境都是高寒缺氧人烟稀少的荒芜地带,当时

  • 中国公认的第一枪神是哪位(历史上张桃芳被称中国第一枪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枪神,张桃芳,公认,历史,中国,第一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在部队里经常“吊车尾”的人,竟会成为一代狙神!用不带瞄准镜的老式步枪杀得敌军闻风丧胆,连上厕所都怕掉脑袋。全球公认的著名的狙击手一共就五名,中国这位狙神位列第一,上甘岭一战,响了名声,扬了国威!后来,他还被美国拍成一部电影,名为《狙击兵岭》。他是谁?他究竟做了何等惊人的事?这位狙神

  • 二战德国进攻苏联时间表(二战德国攻打苏联是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二战,苏联,德国,攻打,时间表,进攻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德战争,这场战争是二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后来的那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走势,也是德国从强到弱的转折点。苏德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德国攻打苏联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一路狂飙,五个月就打到了莫斯科城下。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三路突入苏联。虽然苏联在一开始有情报显示

  • 杨玉环历史上的一生简介(真实的杨贵妃一生真实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贵妃,杨玉环,简介,历史,一生,真实,故事

    一提到杨玉环,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不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没错杨玉环和貂蝉,西施,王昭君并称四大美女,大家知不知道她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杨玉环的一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有着传奇的一生,描写她的美貌、往事似乎成了人们热衷的事。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她的故事也时不时的

  • 历史上被烧死的科学家是谁(中国哪个科学家被烧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科学家,历史,中国,哪个

    1944年,就在抗战即将结束的前一年,我国一位著名的水利工程科学家不幸落到了日本人手中。起初,为了让这位科学家为自己所用,日本人露出了谄媚的笑脸,抛出各种丰厚的条件,并承诺说,只要归顺日本,从此后他就可过上富贵荣华的生活了。但,面对名利的诱惑,这位科学家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了日本人,情绪激动时他甚至放

  • 聂子皓演过哪些电视剧(演员聂子皓的百度百科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聂子皓,百科,百度,简介,电视剧,演员,哪些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爱上特种兵》,改编自军旅小说《军装下的绕指柔》,由黄景瑜、李沁、聂子皓、杨舒等人主演。在六月这个剧荒期,《爱上特种兵》突然空降播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产剧档期的空白,自然受到了广泛关注。可是小伙伴们对这部剧的态度明显褒贬不一,总体上呈现出了一种两极分化的态势,追捧的人对其推崇备至

  •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现是什么(世界十大重大发明或科学发现)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发明,科学,历史,人类,发现,重大,世界,什么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1642~1727)牛顿在小时候,一次坐在苹果树下,被一颗落下的苹果砸中。年少的牛顿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总是掉落地上,而不是往天上掉。1687年,艾萨克•牛顿发表了他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