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君书的驭民之术是真是假(商鞅提出驭民之术到底有没有用)

商君书的驭民之术是真是假(商鞅提出驭民之术到底有没有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08 更新时间:2023/12/11 0:24:55

《商君书》为统治者总结了驭民五术:

1. 愚民:统一思想。

愚民就是实行文化专职,让百姓愚昧无知。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垦令》中有是语,“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

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静、诛愚,则草必垦矣。”这是一个版本,另一版本则为“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静诛愚,则草必垦矣。”

2.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商君书》有曰:“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又曰:“政做民之所恶,民弱;政做民之所乐,民强。”弱民的内容之一,是不让人民拥有兵器。

秦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于咸阳,铸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商鞅认为:“民强国弱,民弱国强。”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削弱人民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削减人民的力量:“昔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必先制其民者也。”

“故有国之道,务在弱民。”固而弱民的根本手段则是使民“朴”,也就是愚民。商鞅的看法就是要想战胜敌国,首先就要控制自己的人民。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愚民,民“朴则弱,淫则强;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

只有使广大人民愚昧无知、朴实忠厚,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而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听从统治阶级的任意摆布,这样国家就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也就会更加牢固。

3.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商鞅要求,百姓在耕地时,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能乱听,嘴巴不能乱说。这不禁让人想起驴拉磨时,主人为了让驴专心拉磨,会把驴的眼睛蒙上。法家比驴的主人想得更加周全,不但要蒙上眼睛,还要塞上耳朵,堵住嘴巴。在法家心中,人不如驴。

4. 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规定,老百姓家养的牛瘦了几斤,就要受刑。商鞅为何视人不如畜生,让人民没有一丝尊严呢?《商君书》如是回答:“民辱则尊官。”

《弱民》说:“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5. 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

贫民就是让人民在贫困线上挣扎,使人民“家无积粟”。商鞅认为,“家有余食,则逸于岁”。

《弱民》,“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

鲍鹏山曾经坦言:在了解商鞅这个人物以后,感觉非常震撼。

我没有想到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的一种政治主张,有这样的一种政治能力,并且政治主张、政治能力在中国实际的政治生活中非常广泛的,长时间在使用,这对中国来说是很悲剧性的事情。

《商君书》为秦国的商鞅变法提供了强大了的理论支柱,是秦国走向强大、统一六国的理论基石。

那么,《商君书》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呢?商鞅为什么能够提出这样的治理国家的理论呢?

其实,要了解《商君书》,先要了解《商君书》的作者,商鞅。

《史记》对商鞅的记载有这样一句话:“少好刑名之学”,这是他的兴趣爱好,当时秦国地处偏僻,被诸侯看不起,不带他玩,他有点自卑,很倔强,长期受到歧视,是受害者的心理。

此时,秦孝公下了一个诏:“诸侯卑秦,醜莫大焉!……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看到了秦孝公的求贤诏后就去了秦国,跟秦孝公有几次会面。

一见卫鞅——鞅说: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二见卫鞅——鞅说: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

三见卫鞅——鞅说: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

商鞅本身是想搞帝道,想搞王道,在秦孝公处被冷遇之后才改变了霸道,其实商鞅是在试探秦孝公。而秦孝公也在试探商鞅,所以对初次和商鞅的很不满意。秦孝公和商鞅两个人互相试探以后发现对方是自己要找的人,一拍即合于是他们开始搞变法。

更具体地分析,《商君书》主要写了五点:

1.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儒家让君子成为人的道德模范,以好人带领坏人,君子带小人,社会往上走,孔子讲小人上达。商鞅的思想相反,他要以奸治民。

2.壹教,就是国家只有一种教育。以前钱钟书先生说不是不让人民不受教育,而是只受一种教育,韩非和李斯提倡以吏为师,老百姓根本不需要单独的老师,听官员的话就可以了,官员就是老师。

3.剥夺个人资产,造成一个无恒产、无恒心的社会。剥夺商人的财产,剥夺学者说话的权利。

所以商人在商鞅的治理下不可能有任何的生存空间,比如他不让你雇工,所有雇的员工给国家服劳役和兵役,还让你发工资,商人没法做了。

4.辱民、贫民、弱民——利于统治。商鞅说国家必须强大,人民必须卑弱,人民强了,国家不强了。

还有如果通过前面的四种方法还不能把国家的强民全部制服和消灭,怎么办 ?

5.还有最后一招,叫杀力,发动战争,外杀强敌,内杀强民。就是发动战争,商鞅看来有两个好处。

首先发动战争,把对方引到别国国土上去,可以杀死别国的有生力量,同时本国的豪强之民也可以在战场上消耗掉。

总而言之,《商君书》最关键的就是国家只要一种民,就是生产与战争的机器,这就是商鞅的壹民政策。

商鞅认为国家就要壹民,老百姓平常是农民、为国家生产粮食,一旦有战争就上战场,全民皆兵。

国家只要一种“民”:耕战之民。国民只做一件事:农战。所以他说“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一切都要统一。

商鞅最后的死是很惨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直接被车裂,一种说他死后被车裂。商鞅最后成为了秦国逃犯、走投无路的时候,没人愿意帮助他,更没国家敢收留他,最终被车裂。

商鞅改造过的秦国在七国之争里面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六国失败了,六国老百姓也失败了,秦国的老百姓成功了吗?秦国本来老百姓最惨,“什伍连坐,轻罪重刑,战陷即全家为奴。”

所以刘邦召集秦国老百姓,讲了六个字,“父老苦秦久矣。”这一句话让秦国的老百姓热泪盈眶。

商鞅变法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输了。一个国家如果只有功利而没有道义,这样的大国真的大吗?这样的强国真的强吗?有幸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但是我们真的能明白吗?

标签: 驭民商君书商鞅提出到底真是

更多文章

  • 俄罗斯民族构成(俄罗斯民族的历史起源特性和语言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族,俄罗斯,起源,特性,语言,构成,介绍,历史

    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目前其领土面积达到了1700多万平方公里。所以很自然的,俄罗斯境内也居住有数量众多的民族。根据2010年俄罗斯迄今最后一次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当时俄罗斯共有193个民族。当然,俄罗斯既然叫俄罗斯,就是因为俄罗斯人是其主体民族,所以虽然俄罗斯有193个民族,但俄罗斯人

  • 石灰吟背景资料及作者简介(于谦创作石灰吟历史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石灰吟,背景,于谦,简介,作者,资料,介绍,历史,创作

    谈及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及特色,一般都会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每一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的侧重点(闪光点),例如明清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小说逐渐逐渐繁荣起来,出现了《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代表作品!明清以小说为主,是不是就没有诗歌,全是

  • 杜甫写过哪些诗(杜甫的诗歌绝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甫,绝句,诗歌,道理,告诉,哪些,什么,我们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少年时尤爱读李白,觉得人生一遭,活成那个不问红尘、仗剑四方的“谪仙人”才过瘾。长大后才读懂杜甫,因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像他一样,于平凡中努力开花。天才固然可贵,但毕竟沧海一粟,更多的是芸芸众生。人生的前半场,杜甫也曾是个仗剑走天涯的潇洒游子,风光霁月,豪情万丈,他的心高

  • 中国传统艺术有哪些(我国民间十大传统手工艺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艺术,民间,手工,介绍,中国,我国,哪些

    民间工艺通常指的是内部蕴含了经济、文化等元素,有着较为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艺术。在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下,使得民间手工艺品不管是皮革、金属、还是纸、布、竹、木等材质均有食用,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十大民间工艺,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剪纸这种利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

  • 元朝四等人制度真的存在吗(元朝四等人制起源与实质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实质,起源,制度,影响,元朝,存在,真的

    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元大都称帝,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元朝的民族政策实行起来难度很大。元朝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在制度和治国之策上缺少经验。元朝疆域尤其是元朝的民族政策,饱受后人诟病,关于他们的民族政策,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四等人制”,

  • 中国皇帝多少位(我国古代493位皇帝中哪些贡献成就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贡献,中国,成就,古代,我国,哪些,多少,493

    秦始皇是我国的始皇帝,从他开始,到我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皇帝(溥仪),我国封建帝制存在了两千多年时间,共出现了493位皇帝,其中有71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其余的皇帝,有宋仁宗、汉文帝这样的仁君,还有隋炀帝、秦二世这类暴君。更多的皇帝,是平庸之辈,政绩平平,只有这4位皇帝,文韬武略,功绩很高,是真正的

  • 元宵节都有什么风俗(闹元宵的时候有哪些有趣的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俗,活动,有趣,元宵节,时候,哪些,什么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节是农历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那么传统的元宵节有哪些习俗?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1、元宵节当天不要杀生,这是一个见血的不详恶兆,所出现的问题则是破财及病灾。2、元宵节不当

  • 水泊梁山位于哪个省的地方(水泊梁山中梁山的具体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水泊梁山,位置,位于,地方,具体,哪个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深受人们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水浒传》中很多故事都围绕着水泊梁山展开的,有一些朋友试图在地图上找到梁山泊,有把微山湖当成梁山泊的,也有认为东平湖是梁山泊的。这也难怪,因为在山东西部的地图上也就是这两个湖泊看起来比较大一些。实际上,这两个湖泊

  • 我国有哪几大国粹(外国人眼中公认的中国十大国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粹,外国人,公认,中国,我国,眼中

    国粹,是指一个国家固有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的国粹,顾名思义,指的是完全发源于中国,中国固有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的内涵,而且深受各个时代人们欣赏的、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文化遗产。如今,在我们大中国正一步一步走向人类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国粹也越来

  •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入是什么意思(上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爆竹声,屠苏,春风,赏析,意思,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选编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三首古诗。其中第一首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描绘了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诗文如下:元日[宋]王安石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