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兵马俑的传说故事(简述兵马俑背后悲惨的真实故事)

秦始皇兵马俑的传说故事(简述兵马俑背后悲惨的真实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08 更新时间:2024/1/7 19:13:09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

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 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来大量民夫。

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令李期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见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他想,征集这么多人殉葬,必定会遭到百姓强烈反对。百姓一旦起来造反,秦朝江山难保。

但如不照办,得罪了春始皇,自己必死无疑。想来想去,只好上书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如此众多童男童女殉葬,必使天下骚乱,不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

秦始皇觉得也有道理,就改变原意 ,下旨李斯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

而且要求烧制出的陶人陶马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据说是按照秦始皇军队真实人物塑造的,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经过不懈努力,李斯从民夫中挑选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

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瓦,谁也没有烧制过陶人陶马,他们试烧多次都没有成功。一百多名工匠因此被砍了头。

有个老工匠想出一个办法,在临死之前告诉了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制。儿子含泪埋了父后,便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烧成以后再组合。

采用这个办法后,陶人陶马终于烧制成功了。

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日夜开工 ,把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全部烧制出来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陵墓的工程巨大,耗时长久,这些男丁在陵墓中没日没夜地工作,多年未回家的不在少数,而那些已经娶妻生子的苦工们,无不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人。其中有一个姓姜的亦是如此。

姜工匠在陵墓中已经呆了三年,姜的妻子姜氏思念夫君,几经周转,终于找到了秦始皇陵墓的所在。

她祈求士兵能让自己见一见自己的丈夫,由于陵墓里不许任何女性进入,遭到了士兵的拒绝和阻拦。

姜氏就在外面等啊,等啊,一直到盘缠用光了,姜氏饥寒交迫,始终没能看到自己的丈夫一面,最终饿死在了陵墓的外面。

守在外面的士兵被姜氏的忠贞所感动,将其在陵墓外掩埋,用木头竖了一个墓碑,并相互传开了她的故事。

最终传入到了苦工姜的耳朵里,得知自己的妻子饿死在外面之后,姜放声痛哭,纵然伤心欲绝,姜苦工还得继续自己的工作。

终于,在陵墓全部建成之后,姜苦工期待着能到自己妻子的坟前祭拜,士兵却不许任何人出去,继续干活。

秦始皇驾崩以后,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他怕工匠们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枢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取赏金。

可怜这些为修建秦始皇陵墓流血流汗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得当,被活活地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

传说只有一一个小伙子逃出来,他就是第一个把陶俑烧制出来的人。因为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道是他修砌的,所以当他见情况不妙时,便钻进了水道,直到天黑时才逃出来。

后来他流浪关中地区,靠烧制瓦盆、瓦罐和瓦瓮(关中方面的器具)为生。直到如今,这些陶制品在关中农村还很受欢迎哩。

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普通的中国农民杨志发、杨彦信、杨全义、杨高健、杨学彦、杨新满、王普智等人,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

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据史料记载最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遗憾的是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

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此后,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兵马俑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也被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标签: 兵马俑简述秦始皇传说故事悲惨真实背后

更多文章

  • 欧洲的波兰被瓜分过多少次(波兰三次被瓜分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瓜分,波兰,欧洲,时间,多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有一个显著变化,联合国成员数不断增加,而增加的原因就是苏东剧变后一些国家独立。有专家称,今后联合国再增新成员,还会来自欧洲。因为欧洲与其他地区不同,始终处于不断分裂整合中。恨不能一个村庄都想独立建国。但在欧洲有一个很悲催的国家,不过人家自己并不感到悲催。此国3次亡国,而且每次亡国

  • 黄山的历史文化简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风景区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山,风景区,文化,遗产,简介,介绍,历史,自然,世界

    黄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山,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仙丹,李白曾来寻访隐士许宣平,徐霞客曾游遍全山,叹:“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自古以来,人们游览

  • 曹真最后的死因是什么(真实历三国史上曹真是如何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史,曹真,死因,真实,最后,如何,什么,真是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将军、大司马。曹真在镇守曹魏西北边境时表现突出,魏文帝时期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魏明帝时期屡次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据正史记载,曹真的父亲叫秦邵。曹真不是曹操的孙子。秦邵,秦邵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活在

  • 冯道最有名的一首诗(冯道佳作之天道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道,天道,原文,赏析,佳作,意思,翻译,有名

    冯道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权臣,外号“官场不倒翁”。他出身寒门,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历四朝,相十二君”,活成了古代官场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国演义》里面,吕布因为时常背叛旧主、投靠新主而被称为“三姓家奴”,如果仅仅以此为标准,那么冯道简直不知道该算是几姓家奴了。因为冯道早年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后来又先后投效

  • 苏州私立学校排名一览表(苏州口碑好的私立学校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苏州,口碑,一览表,排名,学校,私立,哪些

    民办学校随着各个私立学校的插班登记官宣,很多家长到小圆老师这来咨询进民办学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在公民同招的政策下,升学至民办学校也不是件易事。幼升小想进入私立学校目前只有摇号入学和幼儿园直升。 摇号入学目前民办学校都是采取”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的方式。当年学生可选择片

  • 李白个人资料简历(唐代诗人李白的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简历,生平,资料,诗人,人物,作品,代表,唐代,个人

    霜降于旻,草枯于野,江没于海,人归于尘,宇宙众生普相无不如此。独于万物之精华,才为万世所称道。何为万物之精华?或才华盖世,或功勋彪炳,或德著千秋。观泱泱中华数千年文学史,有一位诗人当之无愧,他就是凌跨时空,冠绝当代,老妪妇孺皆知,被太子宾客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李白。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锦袍加身,参

  • 为什么张姓不用说免贵(张姓怎么回答别人免贵姓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免贵,回答,别人,为什么,不用,怎么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一直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与人打交道时,说话的艺术也

  • 孟子是哪个朝代的人(亚圣孟子的人物生平及思想主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孟子,朝代,亚圣,生平,主张,人物,思想,哪个

    一说到孟子,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家之一,人称“亚圣”。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 比孔子小差不多200岁,比庄子大3岁,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的思想家。在孟子的时代,也是我们常说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是古代思想和文化高度繁荣的一段时期。当然和孟子同时代

  •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结局是什么(一百零八好汉最后剩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好汉,结局,最后,一百零八,什么,水浒传,108

    水浒传中一共有108个好汉,在水泊梁山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然而,以大哥宋江为首的招安派却想尽办法,想要融入大宋朝廷,谋取一官半职,封妻荫子。最后,宋江终于得偿所愿,顺利接受朝廷的招安,摇身一变由山贼变成了正规军。他们在接受招安后,为朝廷南征北战,征讨其他三寇。经过一番苦战,宋江等梁山军顺

  • 清明踏青的寓意与意思(清明节的时候踏青由来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踏青,含义,寓意,意思,由来,清明节,时候

    清明假期的一天,湖州的公园、乡村、田园人流如织,扫完墓的人们纷纷走到空旷的地方,享受轻风暖阳、春和景明的春光……在德清下渚湖附近的沿河村、二都村及景区门口,踏青的人们携家人在草地上铺上野餐布,搭起遮阳的帐篷,有的还加起来野外烧烤炉,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个清明,湖州的天空格外明朗,草木青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