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维为的个人资料简介(复旦教授张维为的传奇故事)

张维为的个人资料简介(复旦教授张维为的传奇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93 更新时间:2023/12/15 7:02:58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张维为做客“北外大讲堂”。

发表了题为“谈谈中国崛起与中国话语”的主题演讲,受到现场同学热烈欢迎。

从工人到领导人高翻,再到倡议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爱国政治学者,张维为的经历可谓“传奇”。

张维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训练班1981级校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翻译。被《光明日报》评为2016年中国智库十大人物。

张教授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海内外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政治学者之一。

从工人到大学生,学习翻译与政治

张维为是上海人,17岁时,他招考进了上海雕刻二厂,做了一名技术工人。扫楼道的大妈、送快递的小伙、开出租的司机,都是他观察世界的切口。

这段经历也让他在成为一名学者后,可以真正做到“接地气”。他知道如用大众的语言,讲解深奥的政治问题。

1977年恢复高考,这成了张维为人生的转折点。当工人时,他就喜欢英语,有空就跟着广播自学。

1977年,他考取了复旦大学的外文系,学习英美文学专业。但自小对国际政治有浓厚兴趣的张维为,同时还在国际政治系做旁听生

张维为回忆,那时候跨系旁听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校长批准才行。“我专门去找了我们老校长,现在想来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经历。”

本科毕业后,1981年,张维为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这个班是专门给联合国培养译员的。

分配外交部,成为国家领导人高翻

北外毕业后,张维为被分配到外交部翻译室。在外交部时,他每天跟各种外国政治人物接触,对国际政治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1983年,张维为开始有机会给领导人做翻译。他的上岗考试,是在时任副总理鹏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副总理的一次会谈上。此后的几年间,他有很多机会与中国第二代领导人近距离接触。

做了五年翻译后,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张维为前往日内瓦的联合国总部做同声传译。在联合国工作期间,他考入日内瓦大学深造,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意识形态。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在做翻译或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张维为每到一个国家,就有意识地到周边国家也走一走。“当时不容易的,那时候签证很难办。”去的国家越多,张维为的感触也越多。

在外交部期间,张维为去了近30个国家,他发现,实际看到的情景和以前间接了解到的并不完全一样。

在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后,张维为把对中国模式的思考写了下来,出版了《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思考中国三部曲”。

其中《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书销量过百万,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于2011年9月被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推荐给来华访问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

此书也获得了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12)等奖项,并被译成英、日、韩、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

近年来,张维为教书、做研究,把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发展模式,分析中国的成就、问题和未来中。

“思考中国三部曲”系列被认为是与西方话语交锋、建构中国话语的独特尝试,张维为认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一个非重要紧迫的任务,并且他很早就在呼吁“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做客“北外大讲堂”时,张维为提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需要培养大批国家传播人才。

北外在承担这项人才培养任务中责无旁贷,需要培养一大批通晓英语及主要欧洲语言、能自信地在国际舞台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的高级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一直致力培养国家亟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北外也将一如既往地贯彻人才培养目标,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

从工人到领导人高翻,再到政治学者,身份在变,而赤诚的爱国情怀始终不变,张维为教授的故事带给了北外人太多思考。

愿更多青年学子关注中国崛起之迅猛、中国话语之力量,以张维为教授为榜样,以国家需要为志向,以传播中国故事为己任。

期待在北外的下一个八十年里,你我皆能成为有担当,有勇气的中国脊梁!

标签: 张维为传奇简介资料教授故事个人复旦

更多文章

  • 黄埔十大名将(黄埔军校出身的共和国十大开国将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埔,军校,共和国,名将,出身,将帅,开国

    1924年5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故简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优秀的军官,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军校成立后,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

  • 中国神话人物实力排名(排名前十最厉害的神话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神话,排名,人物,实力,厉害,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神话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一直以来给人不成体系的感觉,不像希腊罗马神话那样成统一系统。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神话被不同派系的不同人,记载在不同的笔记,就出现了这许多说法。尽管说法不一,但我还是以神话人物所克服的困难或做出的贡献来做一个前十的排名。1、盘

  • 世界上最有钱的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资产有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家族,罗斯柴尔德,资产,有钱,世界,多少

    当人们不止一次惊叹于比尔盖茨以500亿美元身家成为世界首富的时候,如果你信以为真,你就上当了。直到今天,在西方有人发了财,人们只会说“又是一个罗斯柴尔德”,而不会说“又是一个比尔盖茨”。究竟谁是罗斯柴尔德?如果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

  • 中国铁路发展史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及变迁进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铁路,发展史,简述,历程,进程,变迁,概括,中国

    高铁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如今中国人的出行,高铁已然成为首选。中国高铁能够发展到如今的盛况,背后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道路。中国高铁在百年前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发挥励精图治的精神。至今中国高铁已经长达1.9万公里,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一跃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铁路是连接世界的工具,促进了现代

  • 嫦娥奔月真实的故事(嫦娥奔月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嫦娥,事件,历史,奔月,真实,故事

    嫦娥奔月是中国的神话传说里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个传说里有月宫,玉兔,吴刚,还有吃月饼的典故。在中国的古籍淮南子里,记载说嫦娥偷吃了西王母的长生药,所以飞奔到月宫成为了仙人,但是这月宫里只有他一个人,这是多么寂寞的事情啊。于是这时候她就开始想念下界自己的丈夫——后羿。于是她告诉后羿,平时我无法和你

  • 凯勒奇计划是谁提出的(为什么要实施并推进凯勒奇计划)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凯勒奇,计划,实施,推进,提出,为什么

    什么是“凯勒奇计划”呢 ?凯勒奇计划——大量制造混血儿。为什么要“警惕凯勒奇计划”呢?凯勒奇,全名叫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出生于1894年,父亲是典型的欧洲白人,是当时奥地利的一名外交官,家庭还算富裕,母亲是日本人,所以凯勒奇是个混血儿。凯乐奇计划的目标是消除纯种人,瓦解每个国家的

  • 长津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介绍(长津湖历史真实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津湖,介绍,历史,事件,意义,背景,真实

    在这片土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所经历的已然不能用凄风苦雨来形容了。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宋时轮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我们不仅要与人斗,还要与天斗。飞机在天空中轰鸣、盘旋,但是那时的飞机不同于如今的飞机可以寄托孩子们的童年。蓝天白云间,一架架飞机掠过长空,发动机的轰鸣声成了危险降临的信号。朝鲜半岛上数以

  •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谁(元曲四大名家人物及其代表作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曲,名家,代表作,介绍,人物,及其

    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成就当是唐诗宋词元曲了,对于唐诗宋词大家耳熟能详大都能背诵几首,唐宋八大家几乎是家喻户晓,而对于元曲就有些陌生了,今天我就聊一聊元曲四大名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

  • 上古十大神龙排名(中国上古时期的十大厉害神龙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神龙,排行榜,排名,时期,上古,厉害,中国

    黑龙黑龙是水属性的龙,在古代多代表北方癸水。在《墨子·贵义》中书:“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更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高诱 注:“黑龙,水精也。苍龙苍龙其实有三

  • 官渡之战的主要人物(直接参加官渡之战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官渡,人物,历史,参加,直接,主要

    官渡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中原的基础,也决定了东汉末年的诸侯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