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哪一年(揭秘中国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真相)

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哪一年(揭秘中国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真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12 更新时间:2024/1/21 5:29:35

广州城北,三元里。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村庄,之所以名震天下,与教科书中大肆宣扬的抗英爱国义教育息息相关。

以至于到现在,我们都会条件反射般将三元里抗英斗争打上反帝爱国主义运动的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是必要的,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但一切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必须忠于历史事实,否则再美好的谎言也会有破灭的一天。

而历史上的三元里抗英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谎言。

1941年5月,英舰停泊在广州城外的水面,懦弱无能的晚清政府炫耀肌肉,以图攫取在华权益最大化。

困难选择症的道光皇帝摇摆不定,时而主战,时而媾和。经过一番痛苦艰难的抉择,病人道光脑子燥热地发起了羊癫疯,宣布广州对英宣战!

在满清贵族看来洋人只不过是海上的巨无霸,一旦踏入大清的陆路,洋人就是一只处处受虐的弱鸡。英国佬却认为是时候上去给清政府几记耳光了,以免他们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双方按照各自的想法付诸行动。英军司令卧乌古率军很快登陆上广州城北,从未见过金发碧眼洋人的三元里村民对此很是新鲜好奇。

加之英军高层在不同场合多次暗示对清作战的对象是大清国政府,尽量避免将大清百姓卷入自己的敌对面。

因此英军登陆后不久,与三元里村民相处还不错,大家互换有无,大体相安无事,部分三元里村民甚至还为英军提供给养换取钱财。

照此发展下去广州就得提前一百多年形成“洋人村”,如果说洋人就是提前来探路的,那今日的“黑人村”就是来捡现成的。

三元里村民为什么要充当“汉奸”引狼入室?

假如你有一台时光机器穿越回了1840年后的晚清,你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阴阳头、长马褂的人问问,保证对方不仅没有任羞耻,甚至有可能还会反问你一句:那谁是汉人的政府?

首先要声明一点,封建社会中国人的思想里很少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普通百姓心中更是完全清零。

较为盛行只有忠君孝悌和华夏蛮夷等儒家思想观念。而这些围绕君臣家纲为纽带的思想认识绝不是后世公认的国家情怀。

因此,要一群连国家民族观念都没有的普通百姓深明大义满怀国仇的上阵杀敌显然不可能。

加之满清入关后对汉人的大肆屠杀以及精神上字狱的摧残,汉人心目中根本没有将满清朝视作自己国家,而满清贵族定鼎中原后虽在文化上也极力靠拢学习汉文明,但骨子里却依然将汉人、满人区分的清清楚楚。

例如大清朝会,汉人对皇帝只允许称臣,而满人对皇帝却可以自称奴才。因为奴才是自家人,臣却是连奴才都不如的低贱仆人,两者相较高低立现。

从入关伊始两个不同种族却依靠强权纽合在一起,满汉貌合神离,有民如此,焉能为国尽忠?

既然对于三元里的百姓来说洋人也好,满清也罢谁都不是自己的主子,只要谁给我实惠我就跟谁铁。

显然从洋人与三元里村民相处的情况来看,满清是绝对落于下风的,那为什么后来三元里村民又翻脸了呢?

其实与其说是三元里村民翻脸,倒不如说是英军给脸不要脸。

英军攻入城北后,很快占领了广州城外高地的五座要塞,广州城完全暴露在了英军的火力之下,拿下广州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一个星期后,驻守广州城北要塞的印度三士兵和部分英籍士兵后勤保障出现了问题,部分英军开始失控跑到三元里村大肆烧杀抢掠、杀人放火,甚至公然挖掘三元里村民的祖坟。

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是很难忍的,苦点累点、生活差点这些都没关系,只要你不触碰他们的基本底线,一切都可以好商量。

但显然洋人不懂中国百姓,更不懂三元里村民,他们不仅杀人抢劫、纵火淫凶,甚至公然挖了人家的祖坟!

百善孝为先,连祖坟都保护不了了,百年之后有何面目泉下面对列祖列宗?

三元里村民彻底愤怒了,他们愤怒不是因为国仇,而是出于私愤。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他们抗英的事实。

5月30日,三元里村民5000人手持钢刀长矛向英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英军指挥官卧乌古指挥得当,三元里村民首战失利。

当日下午13时许,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很快暴雨倾盆。三元里村民趁机向英军阵地再次发起进攻,英军枪械遇雨失灵,三元里民众持刀扬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英军死伤累累,落荒而逃。

若非英军海军陆战队凭借着装备的新型防潮火枪援救,驻守广州城外的英军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此役,在三元里民众一致对外的同仇敌忾下,英军大败而归。英军损失惨重,在作战中一名军官被三元里村民击毙,另外有十余名英国军人也惨遭毙命。

三元里抗英本是一场因为私愤引发的抗英斗争,在历史教科书中却被直接篡改成了抱着高度爱国情怀的三元里人为国而战的热血教育片。

倘若彼时的三元里人民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标签: 三元里揭秘真相事件人民中国

更多文章

  • 驴打滚是什么小吃(北京著名传统小吃驴打滚名字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小吃驴打滚,传统,由来,名字,北京,著名,什么

    一个地域的大众会对某几种特别的食物产生特殊偏好,这些食物因此成为该地区饮食文化的代表,反映着这一地区的食之趣味,也彰显这一地区人的个性。对老北京人来说,驴打滚、豆汁儿、爆肚、炸酱面、灌肠、羊头肉、卤煮火烧、炒肝、麻豆腐、酸梅汤、茶汤、艾窝窝、豌豆黄、核桃酪、油炒面、糖炒栗子、芥末堆儿、六必居与天源的

  • 座驾是什么意思(古代对于官员的座驾是如何规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座驾,官员,意思,规定,古代,对于,如何,什么

    座驾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代步工具,早在先秦时期开始,诸侯公卿的座驾就成了体现他们身份的一种标志。从牛拉的车驾,到马拉的车驾,从八抬大轿,再到各类豪华的汽车,座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特别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们,他们对座驾更是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但既然座驾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自然也就有了等级限制,

  • 歌手黄格选个人资料简介(人气不比当年但歌唱实力却未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黄格选,简介,人气,歌手,实力,歌唱,资料,个人,当年

    4月1日,有网友晒出著名歌手黄格选与好友聚餐的视频。当天,他身穿墨绿色polo衫搭配黑色的西服裤,打扮得简单朴实。不过,许久未露面的黄格选发福迹象有些明显,脸颊两处“堆”满了肉。在用餐开始之前,黄格选还为大家演唱了歌曲《天边》。当时他唱得无比投入,随着情感的投入摇头晃脑,手上的小姿势也未曾停歇。黄格

  • 我国计划经济哪年开始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票证经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计划经济,票证,等于,我国,开始

    一直‬以来,人们‬有‬一种认识‬上‬‬错觉‬,往往‬一‬提‬到‬计划‬经济‬,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当年‬的票证时代‬,错误‬的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票证‬经济。甚至‬把‬它‬视为‬洪水猛兽‬‬,这‬其实‬是对‬计划‬经济的‬一种误解‬。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它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

  • 田国富为什么是小人(人民的名义里的田国富真的是小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田国富,名义,小人,人民,为什么

    首先,田国富的身份和来历。祁同伟提到中央先是派田国富来改组省纪委,然后在派沙瑞金。这就说出了他的来历。首先他是中央空降的,然后就是他改组了纪委,但是没有更多的动作。一个官空降到东汉,然后改组纪委之后他开始了等待,直到沙瑞金来。这说明一个问题,田国富早就知道汉东的官场要来一次大清洗了,但是他却不是这场

  • 侯耀文谈马季打侯宝林事件真相(马季到底有没有打过侯宝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侯宝林,马季,侯耀文,真相,事件,到底

    相声界有许多恩怨,地域之间,门户之间,师徒之间……就那么几口饭,争的人多自然恩怨就多。师徒之争,最出名的当属马季侯宝林。马季22岁进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因天赋极高很受团里重视,给他安排了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4位名家亲自指导,共享殊荣的还有捧哏巨匠于世猷。4位老师中侯宝林任责任老师,相当于现在

  • 歌手李玉刚出啥事了(李玉刚投河自尽事件始末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玉刚,投河,始末,事件,歌手,自尽

    近日某博上出现了一个话题,叫“李玉刚跳河”。看到这事儿我吓一大跳,想说,不是吧,他这么优秀的人,到底是怎么了竟然想不开?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事儿竟然是真的。事情是这样的,李玉刚的人生虽然看上去似乎非常完美,既是歌手,又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功成名就,什么都不缺。但是在他没有参加《星光

  • 解救吾先生原型是谁(解救吾先生是根据真实改编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解救,原型,先生,改编,真实,根据

    在电影《解救吾先生》中,王千源饰演了一个凶残的绑匪,绑架了电影明星“吾先生”,整部影片都是围绕如何解救“吾先生”展开的!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中的悍匪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而且远比电影中描绘的更加凶残和狠毒。他就是“明星绑架第一案”的始作俑者:王立华,一个冷血的悍匪!王立华天生就是一个当悍匪的

  • 屈原个人资料简介(楚国诗人屈原年龄及生平事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屈原,生平,事迹,简介,楚国,诗人,资料,年龄,介绍,个人

    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

  • 西藏高僧仓央嘉措简介(一代情僧仓央嘉措24岁时神秘消失)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仓央嘉措,情僧,高僧,简介,一代,西藏,消失,神秘,24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很多人认识仓央嘉措,都是因为他的情诗。他的一生像是一个传奇,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却被认定为六世达赖,接受民众敬仰。可他又生性浪漫,在入住布达拉宫之后,经常偷偷跑出去,在小酒馆中寻找着自己的爱情。因为政权争斗,他成了傀儡,在被押进京途中,神秘消失。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