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屈原个人资料简介(楚国诗人屈原年龄及生平事迹介绍)

屈原个人资料简介(楚国诗人屈原年龄及生平事迹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54 更新时间:2024/2/16 4:01:59

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屈原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屈原的历史典故(一):众口铄金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当时担任“左徒”的官职,但是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大国齐国,共同抗秦。

昏庸的楚怀王,不听忠告,反而偏信谗言,疏远屈原,并向秦国妥协。结果连连上了秦国的当,怀王最后终于死在秦国。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横继位为顷襄王。顷襄王像他父亲一样糊涂,竟把屈原赶出郢都,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沅、湘和洞庭湖一带。

屈原始终热爱他的祖国,在被疏远、遭打击,以至被流放的苦痛年月中,无时不关心着人民的生活,无时不怀念着国都郢都。

他写的《九章》等不朽的诗篇,充满了悲愤和热烈的爱国之情。《九章》共包括九篇,其中的《惜诵》,一般都列为第一篇。

《惜诵》,据专家考证,是屈原劝楚怀王联齐抗秦而被谗去职时写的。“惜诵”二字,据说是“不愿随便歌颂”的意思。诗中有一节假托在梦中和大神谈话来表达自己始终不变的忠诚。

诗的大意说:“我曾在梦里企图登天,无奈既没有路也找不到船。请大神帮帮忙吧。可是他说,理想虽好实行困难!难道我的理想将永远被认为危险而无法实现?

在屈原的《惜诵》原文中,有一句“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后来也成为一句成语,即“众口铄金”。这句成语的“众口”却变为舆论的意思,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石也要被消毁。

屈原的历史典故(二):屈原投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他面容憔悴,披头散发,骨瘦如柴。

有个渔父过来劝他:“你何必这样呢?楚国人哪一个不知道你是忠臣!你为什么不跟世人一样呢?”

屈原说:“国王他们是糊涂人,只有我清醒啊!我伤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楚国弄到这个样儿,我心里像刀割一般。我怎么能够眼看着国家的危险不管呢!

只要能救楚国,就是叫我死一万次我也愿意。如今,大王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国家大事我没法儿管,我的主张没处去说,我大声呼喊君王,君王也听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疯了。”

屈原在流放中,抱着这样的想法,经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历史故事)。他看到恨秦国抢楚国的土地的人民,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地,还是经常受冻挨饿,生病没钱医,死了没钱葬,遇到天灾人祸,就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欢把他的歌写下来,这会儿写得更多了。《离骚》这首有名的长长的诗歌,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日子过得挺快,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忧虑国家的前途,日里梦里,老想回楚国的国都郢都。

他想借山川景物来排解他的爱国忧愁,结果反而更加伤心。楚国的政治这么腐败,秀丽的河山逐渐被秦国抢去,楚国太危险了。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劝楚王,事实上已不太可能。有人对他说:“你何必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

屈原说:“我怎能扔了家乡、扔了父母之邦啊!鸟飞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狸死了,头还向着土山啊!救国的道路漫长漫长啊,我不能离开楚国,我要上下寻找救国之路啊!”

坏人掌权,楚国的大难终于临头了。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兵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这时,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楚国被毁,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敌人手里,他要和楚国同存亡,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

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呢?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献给他。他们为他招魂:“屈大夫,你回来啊!”

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仪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逐渐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楚国的屈原死了,赵国呢?赵主父死后,赵惠文王拜他的弟弟赵胜为相国,封为平原君。平原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结交天下各种人物,把他们收留到门下供养着。这种收养门客的做法,当时成了风气。

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像平原君那样收养着门客。他们每家都有几千名门客。连秦昭襄王听说平原君收养门客,都想跟他结交呢。

屈原的历史典故(三):屈原发米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是奇怪。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被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

标签: 屈原生平事迹简介楚国诗人资料年龄介绍个人

更多文章

  • 西藏高僧仓央嘉措简介(一代情僧仓央嘉措24岁时神秘消失)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仓央嘉措,情僧,高僧,简介,一代,西藏,消失,神秘,24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很多人认识仓央嘉措,都是因为他的情诗。他的一生像是一个传奇,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却被认定为六世达赖,接受民众敬仰。可他又生性浪漫,在入住布达拉宫之后,经常偷偷跑出去,在小酒馆中寻找着自己的爱情。因为政权争斗,他成了傀儡,在被押进京途中,神秘消失。此后

  • 真的有穿越时空的人吗(穿越时空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时空,穿越,真实,存在

    如果有一天醒来,你发现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的幸存者,你会怎样?这不是电影台词,也不是玄幻故事,而是有人说这是真实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并提供了大量的视频证据,你会相信吗?最近国外有一位叫哈维尔的小伙,自称身处2021与2027年之间回不去了,他的世界空无一人,甚至连动物都莫名消失了。只剩他是地球上的唯一幸存

  • 朝秦暮楚的历史典故和由来介绍(朝秦暮楚是什么时期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秦暮楚,典故,介绍,时期,历史,故事,什么

    现在说起朝秦暮楚,肯定有人很熟悉,意思和朝三暮四相近,主要用来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但是关羽朝秦暮楚的典故你们知道吗?里面的主人公又是谁呢?朝秦暮楚的主人公是谁?其实朝秦暮楚的主人公指的是两个国家,是秦国也楚国。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

  • 会昌中兴和大中之治什么意思(两者的关系与异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异同,会昌,意思,大中,关系,两者,什么,中兴

    “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走向了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一直困扰着唐朝的政治。唐宪宗时期,藩镇得到了一定上的削弱,出现了短暂的“元和中心”。不过唐宪宗并未在根本上解决唐朝的一系列疑难杂症。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所杀,宦官专权更加严重。在唐朝末期,出现了所谓的“会昌中兴”和“大中之治”,不过仔细

  • 李易峰什么星座(金牛座明星李易峰面对催婚机智应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易峰,金牛座,星座,催婚,明星,应对,机智,面对,什么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对大多数人都是很友好的,满街的年味,可以回到家里一家团聚,特别温馨。但是也对一些人不是那么友好,就是我们到了适婚阶段的单身朋友们,过年回到家,就可能面临着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那叫一个难受。我们来看看明星都是用哪种方式来机智应对的催婚吧,学习一下。通过星座的方式,细数每一个星座

  • 灵与肉和牧马人是什么关系(牧马人是根据什么改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牧马人,改编,关系,根据,什么

    “任何人都抵御不了享乐的诱惑。”父亲像把一切都看透了的哲学家似地笑着,“他们现在也不是禁欲主义者了。”——张贤亮《灵与肉》作家张贤亮生于江苏富贵之家,但却有长达22年时间是在西北农场的“劳动改造”中度过的,生活的苦难塑造了他独特的叙事风格,饥荒、囚禁、伤痕、性的描写,是他一贯的主题。《灵与肉》就是以

  • 镇魂街曹焱兵的七个守护灵(曹家的七位守护灵谁最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守护灵,镇魂街,曹焱兵,曹家

    曹焱兵是三大武神躯中,最晚成为武神的人,但他也是守护灵最多的一位。如今七位守护灵均已登场,曹焱兵身后就是一支军队。七位守护灵各有不同,每一位都有极强的作战能力。在《镇魂街》最新一话中,因为曹焱兵得到了曹操的认可,还拿到了龙核,最后一位守护灵张辽也就认可了曹焱兵。如今七位守护灵同台,一起作战。论颜值的

  • 民国时期广东军阀陈炯明简介(人物陈炯明的个人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炯明,军阀,民国,简介,资料,时期,人物,广东,个人

    陈炯明,曾用名陈捷。陈炯明幼时便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读书算数可是难不倒他,在过去,有人寒窗苦读十年都未必能得到一个功名,而陈炯明年纪轻轻便考取了一个秀才。虽说因为清朝的破败,秀才已不如过去值钱、受人尊崇了,但从侧面我们还是能看出,陈炯明是一个有脑子的读书人。之后陈炯明的人生就开启了顺风顺水模式,先是从

  • 赵飞燕的个人简历(真实历史人物赵飞燕哪个朝代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飞燕,朝代,简历,历史,人物,真实,个人,哪个

    孝成赵皇后,野史记载为宜主,号飞燕, 善舞。独创了“掌上舞”在公元前18年封为婕妤。公元前16年六月立为皇后。在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登基,赵飞燕被尊为皇太后。公元前1年汉哀帝崩逝,被贬为孝成皇后。一个多月后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虽然赵飞燕不是贤后,但是她的一生也是足够传奇

  • 秦琼简介资料(秦琼战功显赫为何在功臣中排名倒数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琼,功臣,战功,倒数,简介,资料,排名,显赫,为何,第一

    秦琼字叔宝,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主角,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秦琼却并没有那么出名。虽然他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但却在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排名倒数第一,连程咬金(第十九名)都要比他高!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琼战功显赫,屡挫强敌,为何却在功臣中排名倒数第一呢?秦琼是齐州历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