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博物馆是干什么的(逛博物馆的人们都看什么怎么东西)

博物馆是干什么的(逛博物馆的人们都看什么怎么东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09 更新时间:2023/12/29 3:49:10

先来掉个书袋,对博物馆这个定义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略过此段看下。以下是我找到的,不同国家对于关于博物院的定义:

博物馆是什么?

国际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植物园。

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蒙教育的机关。

《苏联大百科全书》提出: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

日本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是收集、保存、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工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供一般民众使用,同时进行为教育、调查研究、启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作为目的的机关。

我国的博物馆协会也认为:博物馆是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综合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就是收集、保存、展出人类文明成果,为公众开放的空间。根据这些定义,大多数人最直观的感感受就是:死气沉沉。

没错,博物馆里展出的,基本上都是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没有呼吸的物体,而它们的陈列方式,几乎也都是聚光灯下,玻璃罩子里静静地放着。

但依然有人乐此不疲的去看它们,而且有人还专门为了看某个展览去到某个博物馆,那些特意去看一个博物馆的人究竟是在看什么呢?

逛博物馆的人在看什么?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说:“博物馆犹如一部光辉灿烂的人类百科全书。

通过它能了解世界史的发展进程,品味文化和艺术的衍变,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和杰出的人物,追忆一份属于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作为公共空间,博物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人们来此约会、游览、感悟历史和人生。” “许多个性化的博物馆建筑往往成为城市地标,代表城市管理者的文化品位。”

人类过往文明的精华,几乎都浓缩进博物馆里了。走进博物馆,就是站在时光的纵轴上,回首前尘,可以得知我们从而来;展望未来,可以洞察我们将去往何处。

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都是过往历史的遗迹,看懂了那些文物,也就明白了过往历史的文明图景。

逛博物馆,不仅与博物馆里的万千展品对话,也是一场发现之旅,更是一种提升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的绝佳方式。

了解了博物馆是什么,和去博物馆都看什么之后,怎么看懂博物馆里的展品,可能是很多人逛博物馆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也是阻碍他们去博物馆的拦路虎。

其实【怎么看懂】确实是个大问题:

一是需要观看者对展览的背景有所了解,再有就是看的时候需要观赏者调动自己对眼前展品的所有知识储备。

所以我一般看展前都会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展览的背景和特色,这样去看展的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净看了热闹了。

如果想去看展,又不想做功课,那最好就是请个讲解,或者和懂的朋友一起去。

有些人也许还想说,你说的那些我都不想做,那我建议您就别去看了,不然又费时间,又费精力的,还让自己累,何必呢?

话说回来,可能有的人觉得看展前做了功课,看展的时候也是云里雾里的,看不明白,这个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去博物馆怎么看?

博物馆里怎么看?

其实在看展览的时候,就是发挥每个人想象力和知识储备的时刻,要想真的看懂一件展品,就要做到佛家所说的人生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只有经历了这三重境界,再看博物馆里的展品的时候,才不会觉得它们至始至终都是静止不动、沉默无语的。

好比说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鎏金走龙,我们看这件展品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它的造型。

走龙独角竖耳,头须后,尖嘴龇牙,长舌卷曲,锯齿状背脊,长尾拖后上卷,全身刻有鱼鳞纹,三爪长腿,筋骨强劲,昂首行步,看完这些惟妙惟肖的细节之后,这就是“看山是山,见水是水了”。

要达到第二重境界,我们就需要在多了解一下背景知识,比如这件鎏金走龙制作于唐代,出土于西安市东郊的韩森寨。

由此也可以推断,在唐代的时候,冶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也比较高超了。这也就是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要想达到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除了以上两点,还需要的我们之前提到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情趣,再有就是整体观和大局观。

比如通过这件鎏金走龙的造型,我们可以看到走龙雄壮刚健的姿态,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当时的社会风貌崇尚恢弘强健;通过冶金技术的成熟,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当时社会发展比较繁荣富强。

而这些推断,是我们依据眼前的鎏金走龙想象的,而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件鎏金走龙,但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一件鎏金走龙吗?

同理,在博物馆里,可以借助青铜重器,探索商史周礼;可以从敦煌的壁画中,了解盛唐的繁华;还可以从茶叶与瓷器中,发现“茶马古道”的踪迹……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遗迹,但文物又不仅仅只是历史遗留下来经的物件,更是现代人通过这些文物,发掘它们背后的信息,从而拼接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标签: 博物馆人们东西干什么怎么

更多文章

  • 杨茂之简历(娶了刘思齐的杨茂之究竟是何许人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茂之,何许人也,刘思齐,简历,究竟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年仅28岁。当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传到毛主席那里后,毛主席潸然泪下,久久不语。20年前,同样是在11月,毛主席痛失爱妻杨开慧,如今又与爱子毛岸英阴阳两隔,这其中的痛苦滋味,不言而喻。当时,毛岸英与刘思齐刚刚结婚一年时间,毛主席知道,如果把这个消息告诉刘

  • 墙角数枝梅题目和作者是谁(诗句墙角数枝梅写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数枝梅,墙角,题目,诗句,作者,什么

    经冬及春的寒风中,总引人驻足与注目的有两样物事:一为雪,一为梅。雪与梅,既相似又有不似的地方,似与不似都奇绝,二者相伴出现,更是一等美景,为古今人们所不尽吟咏。梅花开在早春,在寒气未销时凌寒绽放,带来春的第一缕消息,是春的使者。在人们心中,她有着许多美好的品质:不与它花争艳,凌寒独放,姿态清绝,时有

  • 北宋文坛四大家都是谁(北宋文坛四大家彼此有交集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坛,交集,北宋,彼此

    北宋文坛四大家指的是北宋时期四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与黄庭坚。北宋四大家以文章著称于世,他们四人中,除黄庭坚之外,其他三人也位列“唐宋八大家”名录中。北宋文坛四大家,他们的文学具有时代性,因为他们四人都生活在北宋,他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生交集。比如,苏轼与欧阳修。苏轼视欧

  • 我国军衔大将和上将哪个大(我国军衔制度的历史沿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军衔,沿革,制度,上将,历史,大将,我国,哪个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得胜之后便要论功行赏,以嘉奖将士们在沙场上拼命挣得的功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按照各位将领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所做出的的贡献,我党也开始“论功行赏”——授衔。从大元帅开始一直到列兵,大家都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嘉奖。那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之间到底有和区别?他们的待遇又有怎样的不同

  • 东厂是谁设立的(致使明朝灭亡的东厂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厂,灭亡,致使,设立,建立,明朝,时候,什么

    在《明史·刑法志》中有这么一句话:“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厂卫”指的是明朝专属的特务组织——东厂、锦衣卫,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便是由宦官掌握的东厂,令无数人闻名而丧胆。 历来人们一般认为宦官“刺臣民隐事”始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明史》里也说:“皆自永乐间始”。而实际上早在洪武六年,朱元

  • 七夕节是传统节日吗(七夕节的四大习俗你了解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习俗,节日,传统,七夕节,了解

    七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古代的妇女节,这个节日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我们在一些电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一些有关七夕的场景。比如说近期大火的电视剧《梦华录》,池衙内准备在七夕这天向赵盼儿求婚,两人在街边闲逛,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糖人,颜色丰富的香包,还有一对对的有情人。其实

  • 世界最大地震是多少级(智利9.5级地震是已知最大震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地震,震级,智利,世界,多少

    今天我们简单聊聊人类已知最大地震:震级达32,威力相当于引爆一颗月球大小的核弹。当然了,这个已知最大地震必须分已知地球最大地震和已知宇宙最大地震来说,毕竟两者威力天差地别,不能放一起讲。怎么回事呢?先说人类已知的地球最大地震,这个地震叫5·21智利地震,发生于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震级为9.

  • 亏妻百财不入是真的吗(亏妻百财不入的意思与道理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亏妻,解读,道理,意思

    古人常说:亏妻则百财不入,稍有常识的人便知道,这是教育男人们要对自己的老婆好,但仅仅如此吗?这背后又存在着哪些逻辑呢?其实很简单。人常说,一个女人可以影响家中三代人的运势。如果家中的女主人整天愁眉苦脸,怨气横天,教育出的子女自然不会心境平和,人才讲究智商,情商,逆商,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女人如何将自己

  •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前一句(举头三尺有神明完整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苍天,举头,抬头,神明,完整

    中国有句老话: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生而为人,要行善积德,多做善事,利益他人,集福于己,福生无量。自古: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人生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事,我们却无法做合理的解释,人的营谋算计,时常会失灵失策。因为人总是忘了,老天也有一算,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盘

  • 喜剧演员马丽是哪里人(喜剧女王马丽的成名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名史,马丽,喜剧,演员,介绍,女王,哪里人

    011982年,在辽宁丹东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里,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父母为她取名为:马丽。可不是游戏里那个“超级玛丽”,小时候的马丽,长得像个洋娃娃,母亲对这个女儿也格外疼爱,把她当小公主来养,常常会买精致的公主裙,将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羡煞旁人。她的老搭档沈腾,已经早她3年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出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