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仲景简介资料(医圣张仲景到底存不存在有记载吗)

张仲景简介资料(医圣张仲景到底存不存在有记载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83 更新时间:2024/1/24 19:12:22

一、张仲景生平事迹

葛洪《神仙传》有云:“仲景穿胸纳赤饼。”此言虽然荒诞,但也恰恰说明:东晋时期的张仲景,已被世人“神化”了。

此间中人,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超凡之功也。张仲景之功,正是他的一生心血之作——《伤寒杂病论》。

丧乱以来,仲景病逝,其所著医典几经流佚。

至西晋年间,太医令王叔和不忍仲景医术亡于后世,不惜花费多年苦功,搜集并整理得出《伤寒论》10卷,以慰后人。而能够证明张仲景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据,便在此处。

王氏在《伤寒论》前言中明确指出:该书为“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述”

仲景活跃在建安年间(见《伤寒论》自序),王叔和亦出生于建安十五年(210年),两人相距不过数十年,可见叔和之语应当颇为可信。

无独有偶,魏晋名医皇甫谧(皇甫嵩之曾孙)所著《针灸甲乙经·序》中,亦曾谈及张仲景与王粲相交二三事。

而《殷芸小说》《太平御览》等典籍中,亦有相关记载。加之皇甫谧本为史家出身,本就掌握不少典籍,可知仲景事迹绝非是捕风捉影。

当然,非但是张仲景有据可考,就连其身后的宗族,也是有根据的。《伤寒论》自序中有提及:“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时居其七。”

章太炎先生在《张仲景守长沙考》中指出:张氏十四望中,南阳张氏仅次于清河张氏。

但张仲景称宗族不过二百余人,可知其所在张氏,极有可能是南阳张氏的一处分支。

东汉仕途重视门第,张仲景有此出身,便与他举孝廉(见《名医传》)而后又任长沙太守的经历相吻合。

综上,张仲景的存在毋庸置疑。既然如此,他又为何不见于正史记载呢?

二、华佗与张仲景

一个人未见于史书记载,并不代表他不存在。正如《资治通鉴》中未写屈原,难道屈原便不存在了吗?屈原之文,仲景之医,哪怕不见于史书,仍有后人铭记于心。

话虽如此,华佗入史书,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何华佗入得,张仲景便入不得?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然(华佗)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作为功成名就的神医,华佗为何会经常感到后悔?盖因当时社会对医者颇有偏见,以致于医者地位普遍不高,远不如士族。华佗被陈寿编入“方技”,与看相、算卦、解梦的“神人”并列,便可见一斑。

是以,华佗虽然名声在外,却依旧向往仕途之路。而从《三国志》所载华佗事迹来看:他行医也是带有一定目的或功利性的。

这具体表现为:华佗接触的患者群体,从一开始的县吏、府吏等地方小官,逐渐变为督邮、将军乃至郡守、太守这样的地方大员,最后得以通天,以一介白丁的身份接触到了曹操。

可惜伴“君”如伴虎,华佗“操作不当”,触怒曹操,最终下狱而死。正如曹操所言:“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华佗意在挟医求官,殊不知,这恰好撞在了曹操的“枪口”上。

是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彻底平定北方,进大汉丞相,正是意气风发之时。面对欲“养其病而自重”的华佗,曹操当即诛之,此举不仅平复了其心头之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文武百官与北方士族。

可见,华佗之死的背后,有几分政治原因。不仅如此,华佗常年游走于官宦之家,名声鼎盛,从荀彧也曾为其求情来看,华佗在当时还有不小的影响力。

综合这些因素,华佗被载于史册也就不难理解了。

反观张仲景,却没有如此知名度与影响力。一来,张仲景的主要活动范围,尚在荆州南部一带;二来,与其有交际的汉末名人,不过王粲、何颙二人,未能显名于世。

马伯英《张仲景事略考》引邓曼先生之语倒是颇有见地:“考史书记载某地某官的姓名,一定他的事迹对于当时的军政时局等方面发生过某种比较重要的影响或关系,不然的话,被略而不载。”

陈寿作史,本就惜字如金,张仲景在政治上作为不大,不被载入史册倒也可以理解;加之他未知名于当时,亦未与曹魏政权的高级官吏有过交集,所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也无须引入仲景事迹。

三、关于蜀官无记的猜想

据《长沙市志》记载:“建安十三年,是年长沙瘟疫流行,太守张仲景医术,坐公堂为庶民义诊,活人甚众。”

按此处记载,张仲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时,仍为长沙太守。

这一年,恰好是曹刘争夺荆州之际。曹操败北后,刘备略定江南四郡,长沙郡也划归刘备集团掌控。换言之,张仲景在这之后有极大可能归顺了刘备。

既然如此,张仲景就算见于史书,也应该在《蜀书》中。然而,关于蜀国官员的史料,却极度匮乏。

又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如此一来,关于蜀国官员的史料,难免会“缺斤少两”。其中,不乏有部分重要官员,在正史中只是昙花一现,甚至无影无踪。

如刘备的元从将领陈到,其位次“亚于赵云”,却只能在《三国志》中留有只言片语。哪怕是赵云,其身上诸多精彩事迹,也多靠裴注《云别传》的补充。

至于王崇、寿良、杜轸、罗宪等蜀国后期重臣,更是“杳无音信”,只散见于《华阳国志》《晋书》中。

在此情形之下,张仲景又如何能见于蜀国史料?既然蜀国史料都未必能收录其名,更别提陈寿的《三国志》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神仙传》《长沙市志》《张仲景事略考》《张仲景守长沙考》

标签: 张仲景底存医圣简介资料记载存在

更多文章

  • 传说中文财神是谁(我国传说中共有几个财神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财神,传说,共有,我国,分别,中文

    现在的人们都很崇尚金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能够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是事儿!其实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金钱有着美好的向往,而古时候的人们把金钱视为上天的赐予,于是就有了掌管金钱的财神爷,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供奉财神爷。尤其是经商之家,有了财神爷的庇护,可以向财神爷祈求家庭富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方茴和陈寻是什么电视剧(匆匆那年电视剧两人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电视剧,陈寻,方茴,结局,那年,如何,什么,匆匆

    匆匆那年:陈寻最终失去了最干净的女孩方茴,有些人错过就不在了当陈寻得知,方茴糊里糊涂委身于自己的混蛋室友邝强之时,陈寻内心崩溃了!陈寻立马找到方茴,质问她为何要这样伤害自己!难道陈寻不知道吗?因为他的移情别恋,深深伤害了方茴的心,因为他的渣,把方茴逼到了堕落的边缘,她把初夜献给了一个不喜欢的人,因为

  • 古代十大名剑分别是什么(我国古代著名的剑排行及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剑,剑排行,传说,古代,著名,我国,分别,什么

    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常常被当作一种高贵的装饰品,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当然剑还是一种兵器,它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可伤人,可砍可劈可刺。凶险异常,为杀而生。是一种单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兵器,长剑便于

  • 俗语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是什么意思(三十不立是不是废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立子,俗语,意思,三十,什么,一直

    农村俗语“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是什么意思?古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惑,五十知天命”。三十而立,就是说一个人到了30岁就要成家立业。成家立业的标志是,人要结婚,生孩子,有了事业,就算完成了30岁之间的任务,否则,是不合格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这是古人的认为。在现实的农村生活中,农村人不管是男人还

  • 民建是什么组织(你知道我国的民主党派都有哪些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建,民主党派,组织,我国,知道,哪些,什么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八个政党参政议政形成多党合作政治格局。这八个民主党派便是我们常说的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民主党派是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的特定称谓。主要指: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2、中国民主同盟,

  • 四月初八是什么日子(民间有哪些关于四月初八的谚语)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谚语,民间,初八,日子,四月,关于,哪些,什么

    今天,是公历5月8日,农历的四月初八,也是四月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浴佛节,也叫佛诞节、龙华会、佛诞日等等,也是“九龙吐水”之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在民间,非常关注这天天气变化,老祖宗留下了大量农谚俗语,看看有什么预兆。1、四月八下,虾子鱼烂成坑。我们看看四月初八这天下雨,会有什么预兆?我是畅谈民

  • 博物馆是干什么的(逛博物馆的人们都看什么怎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博物馆,人们,东西,干什么,怎么

    先来掉个书袋,对博物馆这个定义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略过此段看下文。以下是我找到的,不同国家对于关于博物院的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

  • 杨茂之简历(娶了刘思齐的杨茂之究竟是何许人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茂之,何许人也,刘思齐,简历,究竟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年仅28岁。当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传到毛主席那里后,毛主席潸然泪下,久久不语。20年前,同样是在11月,毛主席痛失爱妻杨开慧,如今又与爱子毛岸英阴阳两隔,这其中的痛苦滋味,不言而喻。当时,毛岸英与刘思齐刚刚结婚一年时间,毛主席知道,如果把这个消息告诉刘

  • 墙角数枝梅题目和作者是谁(诗句墙角数枝梅写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数枝梅,墙角,题目,诗句,作者,什么

    经冬及春的寒风中,总引人驻足与注目的有两样物事:一为雪,一为梅。雪与梅,既相似又有不似的地方,似与不似都奇绝,二者相伴出现,更是一等美景,为古今人们所不尽吟咏。梅花开在早春,在寒气未销时凌寒绽放,带来春的第一缕消息,是春的使者。在人们心中,她有着许多美好的品质:不与它花争艳,凌寒独放,姿态清绝,时有

  • 北宋文坛四大家都是谁(北宋文坛四大家彼此有交集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坛,交集,北宋,彼此

    北宋文坛四大家指的是北宋时期四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与黄庭坚。北宋四大家以文章著称于世,他们四人中,除黄庭坚之外,其他三人也位列“唐宋八大家”名录中。北宋文坛四大家,他们的文学具有时代性,因为他们四人都生活在北宋,他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生交集。比如,苏轼与欧阳修。苏轼视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