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约八亿字。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收藏于天津图书馆。
狄德罗百科全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1747年,34岁的狄德罗在巴黎已很有名气。当时,有两个出版商看到英国钱伯斯出版社1728年出版的《百科全书》销路很好,就想把它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
那两个出版商找到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尔,将翻译工作托付给他们。
但狄德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
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出版商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
编纂的笔顺?
“编”字共有12画,笔画顺序为:撇折、撇折、提、点、横折、横、撇、竖、横折钩、横、竖、竖
“纂”字共有20画,笔画顺序为:撇、横、点、撇、横、点、竖、横折、横、横、横、横、撇、捺、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例句
1,时间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选集编纂者。
2,编纂词典要用很多的时间,要有极大的耐心。
3,只可惜,编纂故事的人,纵然翻云覆雨,笔转乾坤,可他们想要的完美,却始终无人能给。
通典的编纂特点?
1创立典制体2主张“会通”:全面掌握历史资料;将历代正史中的书志融会贯通3重议论:重视搜集历史上的重要议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议论4倡经世:“所得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方色有政”5进化的历史观:一是反衬“非今是古”二是主张“变通”和“适时”,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论语的编纂始于?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
编纂体例的含义?
史书编纂体例可以分为内容体例和方法体例两种:从内容上看,史著的编纂自《史记》创“礼”、“乐”、“律”、“历”、“卦禅”、“河渠”、“平准”等“八书”体裁始,后世史家在编纂史书时,虽在项目及名称上有所更改和新增,但体例却已基本确定。
从方法上看,史书的编纂体例主要包括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纪事本末体等。
周易的编纂年代?
成于西周
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林则徐编纂的书籍?
试帖诗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闽中小题砺锷集》,《云左山房诗钞》等等诗集作品
《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之嘱而编著的。系统地介绍了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史地知识,
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多国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样式等。《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之嘱而编著的。系统地介绍了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史地知识,
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多国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样式等。
宋史编纂时间?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
《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
《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
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百科全书和新青年产生的历史背景?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在规模和内容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几乎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背景: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的转变。从城市到农村,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春节时,百姓的门户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受到尊崇。
这时,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