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伍姓的来源和历史 百科

伍姓的来源和历史 百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30 更新时间:2024/2/25 12:00:25

伍姓的来源?

伍姓

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芈姓、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伍胥为得姓始祖。

宋代,伍姓人口排在第二百位之后,宋版《百家姓》中未列入。至2010年,按人口排序,伍姓列第89位,人口约二百六十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1%左右。

1、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称伍氏至今,史称伍氏正宗。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称小司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徒,是上古时期官名,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在夏、商、周王朝时期都设有“司徒”之官,辅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务。春秋时期,诸侯列国也多设有“司徒”职位,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命氏的,就称作司徒氏。

3、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户甲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初期,姜尚为齐国建立了户甲管理制度,将五户人家编在一起,称作“轨”,五户连保称伍,由轨长管理,轨长在民间俗称“伍伯”。在轨长、伍伯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4、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周朝,军队编制中设置有伍长,即五人编为一伍,由伍长统之作战。伍长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5、源于改姓而来:

①回族改伍姓,出自元末明初西域撒马儿罕人伍儒,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洪武二年,伍儒奉诏迁居今南京城中的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博士。后裔世居江苏省南京市。

②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察哈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台本氏,源出喀尔喀蒙古,元朝时有冠汉姓为伍氏者;武氏、乌扎喇氏,世居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

③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满族温都氏部落,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

④源于锡伯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锡伯族伍都氏,亦称温都氏,世居今黑龙江海林张广才岭及乌苏里江流域。

伍子姓的来源?

起源源流

1、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称伍氏至今,史称伍氏正宗。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称小司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徒,是上古时期官名,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在夏、商、周王朝时期都设有“司徒”之官,辅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务。春秋时期,诸侯列国也多设有“司徒”职位,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命氏的,就称作司徒氏。

3、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户甲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初期,姜尚为齐国建立了户甲管理制度,将五户人家编在一起,称作“轨”,五户连保称伍,由轨长管理,轨长在民间俗称“伍伯”。在轨长、伍伯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4、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周朝,军队编制中设置有伍长,即五人编为一伍,由伍长统之作战。伍长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5、源于改姓而来:

①回族改伍姓,出自元末明初西域撒马儿罕人伍儒,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洪武二年,伍儒奉诏迁居今南京城中的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博士。后裔世居江苏省南京市。

②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察哈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台本氏,源出喀尔喀蒙古,元朝时有冠汉姓为伍氏者;武尧氏、乌扎喇氏,世居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

③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满族温都氏部落,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

④源于锡伯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锡伯族伍都氏,亦称温都氏,世居今黑龙江海林张广才岭及乌苏里江流域。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伍姓大约有3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之后。当时东南地区是伍姓的重要聚集区。

明朝时期,伍姓大约近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三位。江西为伍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伍姓人口的34%。全国伍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集中了大约51%的伍姓人口;其次分布于广西、浙江、四川、福建、湖北、广东六省,又占伍姓总人口的42%。全国基本形成了以赣湘为中心,向南、东、西三方逐渐递减的伍姓分布状。

当代,伍姓人口有130多万人,为全国第一百二十八位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11%。自宋朝至当代的1000余年中,伍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伍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约占全国伍姓人口的24%。全国伍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四川,这三省集中了伍姓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安徽、江西,这四省又集中了伍姓人口的24%。全国形成了北起湖南,南接广东,西联四川的伍姓聚集分布带。

当代伍姓人口分布频率,在湖南、赣粤桂大部、海南、贵州东部、重庆南端、湖北南段、四川中南、云南西北,伍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约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0%的伍姓人群;在广东东端、福建西部、江西东北、安徽西南、鄂渝川黔大部、广西西段、云南东北和西南、陕甘川交界地,伍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8-0.27%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6%的伍姓人群。

杲姓的来源和历史?

杲[gǎo]姓据说是明朝的忠实臣民或者皇族为了纪念明朝而改的。祠堂在江苏邳州。

杲姓来源:

民俗学会理事、姓氏学专家钱传仓先生翻阅了诸多朝代的多本姓氏词典,也未能为杲姓寻找到确切的姓氏来源。他说:“杲姓最早见于南朝所编的《姓苑》一书,或是由于该姓人少,没有族谱,因而未能查找到来源。杲姓自颜氏演变而来的说法,符合我国姓氏的发展规律,但应该只是杲姓一支的来源,颜杲卿之前的杲姓来源则无法回答。”

杲姓名人

《稀姓录十九皓》:杲元,元朝诗人。

《沂水县志》:杲文奎,明朝嘉靖年间教谕。

桂姓的来源和历史?

桂姓

一、姓氏源流桂(Guì)源流纯正,源出有一: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因避祸改姓。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东周灭亡后,原王族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姬季眭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就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眭”,将姬季桢的四个儿子更改姓名避祸。长子名奕,改为桂奕,居住在幽州守坟墓;老二叫突,迁居济南朱虚;老三叫炅奖,居住于齐国历山;老四叫炔奘,移居河南阳城。于是有了桂、、炅、炔四个同音的姓。桂姓就是姬季桢长子桂奕的后代,世代相传桂姓。上面所说的四个姓,字虽然不同,但是音却是相同的,为同宗同源。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地区。

党姓的来源和历史?

部分党姓源流: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姬氏的后代。《姓氏考略》上记载,鲁大夫有党氏,是周的公族的后代。根据《韵府群玉》记载,夏禹氏的后代中,唐宋时期有党芬、党进。而《广韵》则记载,党氏原来是西羌姓氏,姚秦有将军党耐虎。党氏有西羌的血统,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一支位于今青海省境内的西党,党项族就是部落的后裔,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91位。在2015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31位。

来姓的来源和历史?

1出自子姓,是汤王后后裔。商王族支孙食采于(今山东黄县东南,一说在河南荥阳东),其后遂以封地名为姓,后因避难去邑为来姓。见《唐书.宰相世系表》。参见《史记.殷本纪赞》。路史: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孙。2传说大禹的后代。3商朝莱侯的后代,

疏姓的来源和历史?

疏姓的源流有四:

出自田姓,为齐国田单后人一支,田单率军复齐国后,国人欲拥戴为王,田单辞曰:单乃疏氏,何可王焉。故其后人乃以疏为姓;

出自妫姓,为古代战国时齐国一个部族的姓氏;

出自猗姓,后改为疏氏;

出自古代复姓栖疏氏所简改。疏姓当今人口较少,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疏姓望族居南阳郡(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历史名人有:疏源、疏广等。

葡姓的来源和历史?

姓氏:葡。拼音:pú。

人口:不足千人〔稀有姓氏〕。

排名:第1812位。位于芭姓之后,邙姓之前。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及其晋中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按:葡,即葡萄,水果名,疑即指此以为姓。)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安徽淮南有此姓。

相姓的来源和历史?

相(Xiàng)夏朝有一个帝王叫相,他的后裔支庶子孙,有的就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氏。另外一支相姓出自子姓,商王河甲居住在相地,后来又迁都他处,而仍然留居在相地的人,便以相作为姓氏。相荣是晋代的著名辞赋作家。相士芳是明朝文士,举为进士后当官,善诗文。

相姓何来来源有二:1、出自姒姓,是夏朝王族的后代。夏朝有帝相,是夏王仲康之子,其后裔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相氏。2、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代。商王河禀甲原居于相,后又迁都,留居相地者便以地为姓,称相氏。

柴姓的来源和历史?

柴姓基本上都是源自姜姓,追溯到最源头可以从姜子牙讲起,当时姜子牙受封于齐国,于是世代以齐为姓,传到齐文公吕赤这一代的时候,他的儿子姓姜,名高,而这一脉的庶系子孙也就逐渐以祖先名为姓,形成了高姓氏族,传到高柴这一代之后,又有庶系子孙开始以祖先名为姓,最终就形成了柴姓,这一过程就像蔺姓起源和来历一样曲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百科一点通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无上玄通》是连载于旗峰天下的一部玄幻小说,作者是流浪猫。玄幻小说一切的武技与神器在最强大的力量下,都是无用之功。林风在三年前接受玄门神通时,却意外的失去了玄力。。。。他也并没有绝望,努力着再次崛起…...在驾校一点通里是看不到自己每一科的成绩的。驾校一点通只是针对学习有用处,尤其是科一和科四可以用

  • 小学生人文历史百科(小学生人文历史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想弄明白什么是“人文”,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如人文科学,人文景观。人文历史侧重于历史。重点讲人类的某种社会现象的兴起,昌盛,衰败的历史过程。历史人文则侧重于人文。是指某一社会现象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是什么样子的。人文百科是一个旨在探索和广泛分享关于人文的知识的在线资源,涵盖历史、文化、宗教

  • 王昭君历史故事秒懂百科(王昭君历史故事秒懂百科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俄狄浦斯(Oedipus或Odipus,有时拼为Oidipous),是欧洲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拉伊俄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

  • 历史人物汉尼拔百科(历史人物汉尼拔百度百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沉默的羔羊》四部曲:《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红龙》,《少年汉尼拔》。汉尼拔是小说《汉尼拔》系列里的主人公,是一位有着极高智力和敏锐洞察力的精神病医生,同时也是一个系列杀人犯,其出名之处在于他会吃掉被害人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食人魔”。兰斯亨利克森(LanceHen

  • 小duer童历史百科绘本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开始《中国儿童经典必读书系:社会百科(注音彩图版)》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多彩。为便于小读者阅读和理解,我们还给文字加注了拼音,并配上了精美的彩图。希望《中国儿童经典必读书系:社会百科(注音彩图版)》能成为小读者的亲密伙伴,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启迪心灵,开发智慧,了

  • 历史课大清帝国百科(历史大讲堂清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大清帝国皇帝顺序: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是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之后按顺序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存在过,共十二帝,1616年~1912年焦阳大秦帝国的制片人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是根据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由黄健中、延艺、丁黑导演,孙皓晖编剧,侯勇

  • 说明百科全书历史背景(说明百科全书历史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747年,34岁的狄德罗在巴黎已很有名气。当时,有两个出版商看到英国钱伯斯出版社1728年出版的《百科全书》销路很好,就想把它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那两个出版商找到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尔,将翻译工作托付给他们。但狄德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

  • 历史研究百科全书(历史研究百科全书电子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

  • 奥运会历史百科科普视频(奥运会历史百科科普视频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列举了五条人文历史常识如下:一、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的文明表现在:象形文字,十进制位的计算方法,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等。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表现在:楔形文字,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用肉眼观测月蚀等。古印度的文明表现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

  • 丰臣秀吉的养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丰臣秀吉的养女分别是他名下子女中的四女前田豪姬与六女前田菊姬。四女,前田豪姬,(母为芳春院)-丰臣秀吉养女-宇喜多秀家正室六女,前田菊姬(母为隆兴院)-丰臣秀吉养女2.丰臣秀吉(日语:臣秀吉;英语:ToyotomiHideyoshi;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