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百科全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1747年,34岁的狄德罗在巴黎已很有名气。当时,有两个出版商看到英国钱伯斯出版社1728年出版的《百科全书》销路很好,就想把它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
那两个出版商找到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尔,将翻译工作托付给他们。
但狄德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
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出版商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
百科全书和新青年产生的历史背景?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在规模和内容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几乎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背景: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的转变。从城市到农村,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春节时,百姓的门户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受到尊崇。
这时,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
简要说明正变论产生历史背景?
正变论亦即发展论,着重讨论诗歌历史发展的规律。《原诗》问世,是针对此前诗坛的两股思潮而言的。
一是明代前、后七子提出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
二是其后公安派和竟陵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个性化创作主张。
前者试图以复古为革新,但未能看到诗歌创作之变化,其对汉唐之复古实际上导致了创作的停滞甚至倒退,不仅使诗歌写作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泯灭了诗人的主体性情感和个性舒展;而后者,其虽意图清除前、后七子的复古流弊,但为封建士大夫独专的所谓“性灵”,实际上又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给诗坛带来了消极颓废之风。
在此情势下,《原诗》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两种思潮的偏颇,重新就诗歌的出路与发展问题发言。
分别说明历史和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为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
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
《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
说明陇海铁路开工和全线通车的历史背景?
陇海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干线,于1905年起动工,经过四十余年的分段建设,至1952年全线建成,目前全长1759公里,为I级双线电气化线路。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之一。又叫陇秦豫海铁路。它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东起连云港东站,与海运港口相接;西行经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兰州西站,与兰新、包兰、兰青铁路衔接;并与京沪、京广、焦枝、南同蒲、咸铜、宝成等铁路相交,全长1759公里。
民国时期的建设:
自汴梁(今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是依照芦汉铁路的支线修建的。1904年10月开工,以郑县车站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施工。1909年12月竣工,全长183公里。
1912年9月,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定修建1,800公里的陇海铁路借款合同,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展筑,两段工程于1913年5月同时开工。1915年5月,开封至徐州段通车,长277公里。同年9月洛阳至观音堂段30公里竣工。1920年5月,北洋政府又与比利时和荷兰签定了借款合同,继续修建陇海铁路。东段徐州至海州的大浦198.3公里,于1920年开工,1923年竣工。西段观音堂以西的线路,到1927年11月,修至灵宝。
南京政府铁道部于1928年成立后,决定续建陇海铁路。灵潼(潼关)段长72公里,1930年11月开工,1931年12月竣工。潼西(西安)段长131公里,1932年8月开工,1934年12月竣工。西宝(宝鸡)段长173公里,1935年1月开工,1936年12月竣工。灵潼段是将比利时退还庚款的剩余部分作为借款修建的。潼西、西宝两段的国外购料由法国财团承担。
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长154公里。这段铁路工程复杂艰巨,南京政府忽停忽建,朝令夕改。从1939年5月至1945年12月,用了近7年时间,才勉强竣工。通车后,塌方事故不断发生,被称为陇海铁路的“盲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继续修建天水至兰州段,
1953年7月完成,至此,陇海铁路全线修成通车。1955年以后,相继开始兴建郑州、兰州、徐州、商丘、西安、宝鸡等枢纽工程;1956~1970年郑州至宝鸡分段改建为复线,其中在三门峡水库工程地段还进行了相应的改线;1980年郑州至商丘复线建成。2000年宝兰二线工程始建,该线路东起宝鸡车站东闸口,西至兰州东站西闸口,全长487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是西北地区东通路扩能的重要工程。宝兰二线也是我国电气化增建二线最长的铁路,全段特大桥22座、大桥67座、隧道108座,桥隧总长106.89公里,占全线总长的22%。目前复线工程已经全部完成,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线铁路电气化。这条铁路工程艰巨,如宝鸡至天水段,穿越秦岭六盘山,上行沿渭河峡谷北岸延展,依山傍水曲行,地质、地形都比较复杂,下行高桥长隧,直线前进。它的建成通车,对开发中国西部地区尤有重大意义。
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雷帽历史背景?
贝雷帽,音译自英语Beret,可能起源于15世纪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区牧羊人佩戴的一种圆形无沿软帽。后来发展成一款无檐软质制式军帽,通常作为一些国家军队的别动队、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的人员标志,各国主要是在颜色上对不同的兵种予以区分。
20世纪80年代,贝雷帽开始成为美国一种街头文化的标志。21世纪,贝雷帽发展成带有复古味道的单品。
右江历史背景?
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支流郁江的中游河段。起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区澄碧河口,终于南宁市西郊宋村与左江汇合口的郁江干流河段。
右江因与左江形成一左一右而得名;又因左右江流域是壮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史籍常以“左右江”或“左右江溪峒”、“左右江羁縻州”代表壮族或壮族先民地区。
右江是一条滩多水急、暴涨暴落、枯水期长的山区河流,通航能力低。建有澄碧河水库、八桃水库、百东水库、仙湖水库等数百处大小型水库。
历史:
右江上游的田阳县敢壮山,是壮民族文化发祥地、布洛陀文化遗址和壮族始祖布洛陀的故乡,也是壮族人民向往的精神家园。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壮族的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开创天地、创造万物,被公认为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文化不仅影响珠江流域,还影响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敢壮山歌圩还是广西最早、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歌圩,自隋唐以来,每年农历三月三以后的几天都有数万至十多万群众自发汇聚到这里,连续数日在此祭拜布洛陀、唱山歌,进行各种民间文娱体育活动。
右江流域内,西林县句町古国遗址出土的豪华铜棺和铜鼓等表明,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西南的政治文化中心。1856年发生的“西林教案”是近代英、法帝国主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之一,“西林教案”遗址现维修保存完好。
西林县明、清岑氏古建筑群,是清云贵总督、抗法将领岑毓英和曾任多省总督岑春煊父子的故居,不仅是桂西壮族地区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壮、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是桂西历史文化的象征。靖西龙邦边境口岸的十二道门,是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边关上的特殊军事设施,设计巧妙、建造奇特、雄伟壮观。百谷和高岭坡遗址、那坡感驮岩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社会面貌及古代文化的互动关系的珍贵资料。
右江两岸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凝聚了浓郁的革命气息。轰轰烈烈的右江农民运动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早掀起的农民运动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21年,壮族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在东兰、凤山一带领导各族人民开展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东兰农民武装曾于1923年三次攻打东兰县城,成为广西最早的农民运动。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爆发。
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后来,这支英勇的队伍转战南北,所向披靡,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使中国工农红军的声威震撼全世界。
救赎历史背景?
.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背景
小说的背景是20个世纪30年代,那时,“美国的政治腐败已经迟到了商人面前”,甚至波及到了监狱。故事中,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杀而被判无期徒刑,由于监狱的腐败,他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监狱饱受了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
然而,安迪并没有被多舛的命运毁掉,他经过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重获自由,在墨西哥海边过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特斯拉历史背景?
说到特斯拉必须要提到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2003年,特斯拉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潘宁创建。这些工程师分别成为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通用汽车公司结束其EV1计划并摧毁了电动汽车后,埃伯哈德和塔彭宁受到启发创建了这家公司。他们以著名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他们的公司,他是电学的先驱。由于马丁艾伯哈德没有建造电动跑车所需资金和材料制造经验,最终找到ACPropulsion公司。在ACPropulsion公司CEO的引见下找到埃隆马斯克(ElonMusk),2004年2月,埃隆马斯克向艾伯哈德的团队特斯拉(TESLA)投资630万美元,但条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长、并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2018年10月1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地区实质性落地。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宣布,上海特斯拉工厂将主要生产model3和modely两款车型,这两款车型是特斯拉产品的最新两款车型。据介绍,该厂一期的年生产规模为25万辆纯电动汽车。特斯拉超级工厂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全部建成投产之后,其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0万辆纯电动汽车。
刘长卿历史背景?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