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朱棣哪位更厉害(朱元璋朱棣谁更适合做皇帝)

朱元璋朱棣哪位更厉害(朱元璋朱棣谁更适合做皇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97 更新时间:2024/1/24 5:08:51

明朝的皇权集中达到空前水平,早期的皇帝极度追求至高无上的权力,热衷直接操纵统治大权。

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制下,系统分工严格的政权机构威力强大,国家依靠它得以清除混乱,开疆拓土,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

然而,明朝高度集中的权力设置、严酷的刑法,恐怖的特务机构和权倾朝野的宦官,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僵化和无理由的顺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被牢牢地束缚起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逐渐开始考虑如何在制度上为子孙后代做出设计,在这方面他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代开国者,可谓用心良苦,其统治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分权,以利互相牵制。

在建立明朝之后,他设计了一整套利于中央和皇帝集权的统治结构。朱元璋为巩固朱明王朝的万世基业,既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权力机构的互相牵制,以便皇帝个人控制;又以分封制将地方权力分散到朱姓王子的手中,但施行这个措施的后果,是朱元璋始料不及的。

分权:朱元璋的集权之道

朱元璋在中央统治机构的分权上做得很彻底,也很极端,颠覆了中国几千年的丞相制。他认为历史上太多的权臣擅权篡位,要从根本上予以杜绝。

尽管一开始明朝就设置了左、右丞相以防一相专权,但是朱元璋仍不放心。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给左丞相胡惟庸加上威福自用、暗通倭寇、勾结北元、图谋不轨等罪名,将他处死。

并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改由皇帝直接君临百官,将国家与政府首脑合而为一,从体制上保证君主在中央集权政治中的绝对权威。这也使朱元璋成为历史上最忙的皇帝,他每天要看200件奏疏,处理400件政事,每天早中晚3次上朝。

军事上,他将开国之初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防止军权过度集中。各府分别掌管京师和全国各地的都指挥使的军队,又分设左、右都督为长官。

监察方面,朱元璋大幅度拆分掌管监察的御史台。他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并扩大御史队伍,置监察御史110人监察百官,出视民情。作为皇帝的耳目,这些御史一旦受命出巡(称巡按御史),就权同钦差,小事立断,大事奏裁,对地方官颇有威慑力。都察院中还设置了六科给事中,负责驳正和稽核六部百官之事。

深通民情的朱元璋在设置这些官职的时候做了一个聪明的手脚,就是一方面给这些官员以巨大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只给他们低微的品级。

巡按御史和给事中只是七品官,但是他们的权力大到可以弹劾一品大员,这样的权力设置不仅有利于御史更好地发挥监察职能,也有利于皇帝对两方面的控制。

另外,朱元璋还设通政司,这个机构专门负责给皇帝递送各地承奏上来的奏章、建议和检举文件。它能多途径地收集信息,利于皇帝掌握真实情况,尽快做出处置,防止被下属蒙蔽。

◆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牡丹 图为暮莲纹瓷盘。

朱元璋对行政、军事、监察等重要权力机构做出了巨大改革,使其权力分散、互相牵制,便于皇帝独断指挥,突出君主意志和绝对权威。

削藩:多磨的事业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分封24个皇子,让他们领兵出镇全国各地。一部分镇守北方,阻挡蒙古贵族的侵扰,如燕王朱棣守北平(今北京),宁王朱权守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名城):另外派部分皇子分驻内地,如周王、齐王等,负责监督地方官吏,巩固朱家对全国的控制,将叛乱扼杀于萌芽状态。

在北方守边的9王中,燕王、晋王和宁王的势力最为强大,宁王有甲士8万,战车6000。燕王和晋王得到朱元璋的特许,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扩展军事实力,军中事大者才要奏闻。

为防止朝廷中奸臣篡位,朱元璋又规定诸王可以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必要时可以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为防止诸王跋扈,朱元璋又允许后世皇帝在必要时下令削藩。

朱元璋认为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但是分封制度造成了地方势力的逐渐强大,中央削藩的目标难以达成,骨肉相残的悲剧很快就发生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皇太孙朱允坟即位,是为建文帝。鉴于地方诸王势力日渐强大,建文帝与其亲信大臣密谋削藩。

他们首先逮捕周王,又拘执代王、囚齐王,并把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往塞外,在京城周围和城中部署兵力,准备削除燕王。但是对燕王的秘密逮捕没有成功,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

4年以后,朱棣打败了建文帝的军队,占领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这样,建文帝削藩加强中央集权的任务就落在朱棣的身上。

即位之后,朱棣吸收建文帝失败的教训,积极削藩。在北方掌握兵权的诸王,有的被迁往南方,有的被削去护卫,有的被废为庶人。藩王势力大大削弱,军政大权更加集中到皇帝手中。

标签: 朱棣朱元璋皇帝适合厉害

更多文章

  • 封狼居胥是什么意思(成语封狼居胥典故的两层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封狼,居胥,典故,含义,成语,意思,什么

    封狼居胥,是西汉著名少年战神霍去病载入史册的军事壮举。勒石燕然,是东汉名将窦宪建立的与霍去病不相上下的军事战绩。若比较二者的重要性,我认为应该相提并论。但是,人们往往对封狼居胥更为崇尚,对勒石燕然却不那么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盖因两个主帅霍去病与窦宪的经历和品格不同,或者说截然相反。因此使得上述两项

  • 李清照有几个老公分别都是谁(关于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清照,传奇,老公,一生,关于,分别

    读李清照,觉得女人这一生,当如此。虽生逢乱世,虽婚姻艰难,但永远不失女人的“骨气”。李清照,之所以一直是李清照,跟她有一对好父母有关。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学,曾被苏东坡赏识,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的生母早丧,继母乃状元拱辰的孙女。《宋史》里记载李格非的这位夫人:“亦善文”。李清

  • 明宣宗朱瞻基的主要贡献介绍(明朝朱瞻基是好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瞻基,明宣宗,皇帝,贡献,介绍,明朝,主要

    公元1424年七月到公元1425年六月,明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后换了3位皇帝,这让明朝周边的邻国和藩国都惊诧不已。新皇帝朱瞻基虽然只有27岁,但大家对他却并不陌生,因为朱瞻基当过“皇太孙”,也当过“皇太子”,曾被朱棣钦定为隔代接班人。明朝新君继位,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敬意,周边国家纷纷前来恭贺。《

  • 历史上鉴真东渡的意义(唐朝时期鉴真曾经几次东渡日本)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东渡,鉴真,意义,时期,历史,日本,唐朝,曾经

    唐和尚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中华文化普照东瀛大地一条唐人街,一件唐装,一首唐诗,以“唐”之名让世界了解中国,梦回大唐不仅是国人对昔日盛景的怀念,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体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除了依靠优质的文化内涵带来的吸引力之外,同时也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传播工作者。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

  • 宋江封的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宋江最后是多大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官职,宋江封,相当,最后,现在,什么

    水浒传作为我们国家的四大名著之一,堪称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其人物繁多却各个形象鲜明,情节复杂但又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其中的一些经典桥段也是总被人们拿出来不断的讨论。就比如宋江的楚州安抚史之位便是大家所热议的话题之一,那么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多大的官职呢?为前途用兄弟换官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辣目洋子是日本人吗(辣目洋子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辣目洋子,日本,中国,还是

    在《演员请就位2》来临之前,你或许不一定知道辣目洋子。但全网都知道,“楚楚Baby”这个梗。走时下热门话题,略带幽默与嘲讽的短视频风格气息,《辣目视频》与“辣目洋子”都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在《演员请就位2》、《演技派》这些节目之前,更多人记得的,是“网红”辣目洋子。翻拍《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

  • 真正的五虎上将是谁(中国人民解放军五虎上将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将,解放军,人民,中国,真正

    哪五位解放军名将堪称开国“五虎大将”?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国庆五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以隆重的典礼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与叶剑英元帅军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与许光达大将军衔,即闻名遐迩的“十

  • 中国古代科技十大发明(我国历史上的十大发明创造)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发明,科技,历史,创造,中国,古代,我国

    中国不仅是古代发明大国,而且还拥有数千年来蓬勃发展的丰富而迷人的文化。中国的大部分历史都以统治这片土地的特定王朝为标志。在这些朝代中,中国人发明了许多今天仍在使用的有用和有价值的物品。中国人对众多的发明和创新负责,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发明创造,我们一起来看

  • 金星为什么做变性手术(金星做变性手术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星,变性,手术,原因,为什么

    金星说自己什么都是把好手。她跳舞跳得全国知名,脱口秀也说得全国收视率第一。她做女人,也比许多女性更加出彩。可能因为她曾经是男人,她更知道一个女人被期望成什么样子。她做家庭主妇,会把家布置得非常温馨有情调。她做妻子,一个非天生的女人,可以让丈夫始终忠心永远支持,连王姬都很羡慕她。她做母亲,和三个无血缘

  • 北宋建立时间是哪一年(关于北宋的相关历史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内容,介绍,历史,建立,相关,北宋,时间,关于

    陈桥兵变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早年应募从军于后汉的郭威部下,后周时屡立战功,逐渐升任禁军高级将领。后周世宗临终前为防止军事政变,免去后周太祖女婿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军职,而代之以名位较低的赵匡胤。显德七年正月初三,传闻辽军南侵,赵匡胤奉命出征,次日清晨到达黄河南岸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南,在黄河北岸)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