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生子当如孙仲谋什么意思(解释典故生子当如孙仲谋含义)

生子当如孙仲谋什么意思(解释典故生子当如孙仲谋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54 更新时间:2024/2/3 9:02:58

1204年,65岁的辛弃疾就任镇江知府,先后登上北固山,留下两首北固亭怀古,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另一首《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大多数人都更喜欢第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也被称为辛词第一,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写道:

里面的典故很多,总体来说说,最后一句表达了英雄迟暮的辛弃疾依然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豪言壮志,几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

而在第二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辛弃疾写道: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虽然《南乡子》给人感觉也是大气磅礴,但是总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主要原因就是两首词本身充满着矛盾,如果简单理解的话,第一首较为乐观,第二首较为悲观。

辛弃疾这种复杂的心态,其实是有原因的,辛弃疾出生在宋朝北方的沦陷区,22岁就参加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南下归顺朝廷,想要获得更多的抗金支持,然而在南宋期间,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动辄被贬,从二十岁等到六十岁也没有盼来收复故土。

几十年的冷板凳,让辛弃疾的心态变得十分复杂,一方面,尽管他已经年老,但还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收复故土;而另一方面,其实也表露出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最终形成了讽刺与挖苦。

当然,辛弃疾的讽刺与挖苦并非恶意的攻击与辱骂,其实辛弃疾的语言,还是那种恨铁不成钢,最终是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有所作为。

本文,主要来解读一下《南乡子》中蕴藏的历史典故,与辛弃疾想要表达的讽刺。

从青梅煮酒论英雄,看辛弃疾的“天下英雄谁敌手?”

辛弃疾《南乡子》是一首怀古诗,在第一段中,介绍了北固搂的风景,虽然有不尽长江滚滚琉这样摘取杜甫《登高》中的佳句,主要作用也是感叹,全词想要表达的内容都在第二段,从“坐断东南战未休”,就是让人将南宋与东吴政权进行捆绑,将人带入其中。

全词的重点,其实是在“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开始的,这个典故取自《三国志•先主传》中,曹操青梅煮酒时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南宋时期的文化界极力推崇刘备,奉蜀汉为正统,刘备是南宋时期的政治明星,辛弃疾引刘备,更能带动南宋文化圈的认同感。

然而,你若是只理解到辛弃疾想要表达对曹操与刘备的敬佩之情,那就太肤浅了,现在人喜欢读快餐文化,很多都是断章取义,因此只知道《三国志》中有“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却不知道这是半句话,曹操后面还有半句“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因为加上后面那八个字,显然不够霸气,影响他的传播度,就比如爱迪生的那句格言,人们只知道前一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却不知道后一句“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的重要。”

本初也就是袁绍,占据北方四州,拥兵几十万,是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曹操竟然说一句袁绍“不足数”,当时曹操不过一个割据军阀,相比较之下,远不如北方的袁绍。

在收集曹操有关对袁绍的评价中,首先是承认当时袁绍势力之强大“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然而最终认为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从马后炮的情况来看,曹操分析的实在是太过恰当,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曹操对袁绍的藐视,其实是来源于对袁绍的了解。

辛弃疾之所以引用这句话,似乎透漏更深一层的含义,我想辛弃疾是想以曹操和刘备当时实力不强,却敢于在战略上藐视当时最强大的敌人袁绍,这种精神应该是南宋朝廷应该学习的。

在辛弃疾看来,北方强大的袁绍就像当时的金国一样,虽然强大,却不堪一击“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的隐句应该是“金人,不足数也。”

当然,辛弃疾的藐视,跟曹操藐视袁绍一样,是建立在对金人了解的基础上的,开篇已经说到辛弃疾出生在金人占领区,以抗金南下归宋,这说明辛弃疾是了解金人的。

更为重要的是辛弃疾在担任镇江知府时,屡次派遣间谍潜入到北方,侦查金人兵马动向,驻守据点,将帅姓名,弓弩位置等情报,对金人防御有着很深入的了解,就等指挥宋军北伐了。

辛弃疾为何要声嘶力竭的吐槽“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在《南乡子》收尾的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整个词的精髓所在,很多没有读过《三国志》的人甚至认为,这句话就是辛弃疾原创的,而不知这句其实也是引用自《三国志》。

单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占据东吴的孙权的确值得称赞,也是曹操一生极少看得上的人,曹操之所以这样评价孙权,一方面是曹操与孙坚有过交情,站在长辈的角度进行的夸赞,并非是占孙权的便宜;

另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无法打败孙权,在统一北方之后,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发动赤壁之战,当时孙刘联军不过四五万人,曹操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力。

当时很多人劝孙权直接投降算了,但是孙权不为所动,最后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对曹操的戎马生涯的一生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到五年后,曹操卷土重来,再次集结了号称40万的大军与孙权在濡须口对峙。

这一次,曹操看到孙权的军队,也自知很难打败,不由得从内心夸赞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以往很多人在解读这句词的时候,通常被人认为是对孙权的简单夸赞,认为南宋统治者应该向孙权学习,其实都没有抓住关键所在。

两军对垒的时候,曹操说,生儿子就应该生孙权这样的,夸的不止是孙权,也是在夸他的父亲孙坚,孙坚是被历史低估的一名猛将,因为很多关于孙坚的的事情,比如孙坚打败华雄的事情被人写到了关羽的头上。

实际上,曹操这句话不止是要夸孙坚和孙权父子,更多的是反讽刘表与刘琮父子,因为在《三国志》中,“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也是半句话,后半句是“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没接触过三国的人,可能对刘表父子也不清楚,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刘表单枪匹马接收了荆州,由于荆州战略位置重要,是争夺天下的战略要地,刘表占据荆州不久就成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军阀之一,在实力上完全可以与袁绍、曹操争雄。

换句话说,东汉末年哪一个军阀不是刀剑添血闯荡出来,哪一个没有点真本事,然而曹操却评价他“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

等到曹操发兵攻打荆州的时候,本应该是刘表证明自己的时候,结果却是“背疽发作而身亡”,有人因此讽刺刘表是被曹操吓死的,虽然不是那么恰当,但是背疽发作其实也就是急火攻心,导致病情恶化。

刘表死后,他的儿子刘琮继承了荆州所有家业,却直接投降曹操了,因此,曹操说他儿子“豚犬耳”,意思就是跟猪狗一样。

辛弃疾引用这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半截话,实际上是表达后一句,就是要表明一个态度,那些在大敌当前,投鼠忌器,想要投降的人都是猪狗不如,借以讽刺南宋初年主和派占据上风的丑陋现象,直接升华出全词想要表达的愤恨。

简单点说,投降派就是垃圾!

说在结尾的话

辛弃疾的这句话诗中,简简单单引用了三国时期的几个典故,表面夸赞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三个人,实际上更是利用对袁绍的不屑,表现对金人的藐视,通过对刘表父子的讽刺,借以抒发自己对南宋投降派不思进取的批判。

三国的故事很多,南宋的故事也有很多,但是如果不去深入了解,又怎知辛弃疾在《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只用了16个字的典故,却深刻表达了自己的抗金意志。

标签: 孙仲谋生子典故含义意思解释什么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之行者武松(浅谈水浒传中行者武松人物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松,中行者,分析,人物,水浒传

    武松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之一,家中排行老二又叫武二郎,号行者,是清河县人氏,哥哥是武大郎。从小失去父母,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武大郎却身长不到五尺,面目狰狞,短矮可笑,号称“三寸丁谷树皮”武松家中太贫穷,为了糊口武大郎将武松送入嵩

  • 秦可卿是谁的老婆(红楼梦中秦可卿的老公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可卿,老婆,老公,名字,什么,红楼梦

    喜欢《红楼梦》的朋友,大概都会发现,古代这些权贵人家,他们的婚姻,确实很讲究门当户对。比如说贾母,娘家是“金陵史家”。还有王夫人和王熙凤,这姑侄俩的娘家,则是连东海龙王都要跑来借白玉床的“金陵王家”。他们管这叫联姻,也就是没什么感情。然而,这世上的任何事情,但凡有例行,就必然会有例外。就像贾蓉的老婆

  • 康熙和雍正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清史雍正继位之谜大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位王朝,一共存在了276年(1636年—1912年)一共有12位皇帝。清朝入关前两位,入关后共10位皇帝。期间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间为62年。为历代封建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孙乾隆崇拜康熙功绩,在位60年后禅位嘉庆。后代帝王无一超越。康熙在8岁登基14岁亲政。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

  • 黎庶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解释古时候黎庶一词指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黎庶一词指,含义,意思,古时候,解释,古代,什么

    在我们今天的称呼中,百姓就是字面的意思——老百姓。具体一点就是指平民、国民、普通人,都被称为“老百姓”。可是在古代,百姓这个词可不能乱用。因为它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称呼。百姓不是指普通老百姓?那它是什么意思呢?普通老百姓的称呼又是什么?“百姓”一词最早出现在商代。在那时,严格的姓氏制度还没有形成,除了

  •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变法,秦孝公,内容,任用,作用,目的,什么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和齐国,在战国初期,七雄中的各个国家虽然实力有高低之分,但是在合众连横的局势下,没有一国具有绝对的优势,可以以一己之

  • 年羹尧是汉人还是满人(年羹尧被抬旗后算是满族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年羹尧,汉人,算是,还是,满族

    年羹尧是清初影响力最大的将领之一,历经康熙雍正两朝,而且还是一个汉人。其曾祖父曾为明朝驻守辽东的将领,后来被满清俘虏,编在镶黄旗下。有旗人身份的加成,年羹尧祖上在满清的生活就不会太差,但是想要身居高位,还是得靠自己的拼搏。不过年家能人辈出,年羹尧的父亲,就曾当过湖广巡抚,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封疆大吏。但

  • 杨志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性格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青面,兽杨志,特点,性格,形象,人物,怎样,水浒传

    首先要说的是,杨志的武功属于一流,不亚于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梁山五虎将,这其中杨志和五虎将里的呼延灼与林冲比武,但显然没有看出高出多少超。杨志出身不错,自诩名门之后,原本希望通过国家正规渠道武举进入仕途,既能封妻荫子,也算光宗耀祖。所以的家族也是这样培养杨志的,如

  • 山阴公主刘楚玉介绍(历史上南朝山阴公主是什么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山阴,公主,刘楚玉,介绍,历史,人物,什么

    提到公主,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知书达理、温婉美丽的,可却有这么一位公主,虽有倾国倾城之姿,但却是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放荡女子。甚至晚年的大周皇帝武则天也自愧不如,同时也开创了古代女权的先河,她就是山阴公主刘楚玉。公元446年,刘楚玉出生在南朝刘宋皇室,父亲就是宋孝武帝,由于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因此十分得

  • 长津湖战役是哪一年发生(朝鲜长津湖战役发生时间及地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长津湖,战役,发生,地点,朝鲜,时间

    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让抗美援朝老兵再度重回公众视野。有心人或许会看到一个事实,1950年11月长津湖大战之时,我志愿军兵力不足,急调九兵团15万人入朝作战。战后结果证明,如果当时投入长津湖——也就是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兵力再多一些的话,哪怕再多一个军3万人的兵力,极有可

  • 十恶不赦首恶是什么重罪(我国十恶不赦具体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首恶,重罪,具体,我国,十恶不赦,什么

    在汉语当中,如果一个人犯的罪特别严重,罪大恶极。那么我们通常会用一个特定的词来形容,叫做十恶不赦。但是,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十恶又是指的哪十恶吗?所谓的十恶,指的是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十种罪行。不过,十恶最早其实并不是十种犯罪,而是一种佛家用语,意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