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魏是什么时期的国家(北魏时期的民族矛盾有多深)

北魏是什么时期的国家(北魏时期的民族矛盾有多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3/12/10 8:44:23

南北朝时期,天下分裂动乱,政权更迭频繁。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政权,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

到了公元471年,北魏第七位皇帝拓跋宏登基,是为孝文帝。

由于拓跋宏继位时仅有5岁,年纪尚幼,便由祖母冯太后临朝执政。因为,冯太后是历史上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所以,在她的影响下,拓跋宏更是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

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开始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觉得一个民族若没有文化底蕴,即使王朝再辉煌,也将会成为昙花一现。

所以,他要改变整个民族的本质,要让鲜卑族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汉族相融合。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提倡穿汉服、说汉话,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此外,鼓励鲜卑上层人物和汉族进行联姻,并且,参照南朝典章制度进行官制改革。

可以说,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为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意义非凡。499年,一代大有作为的皇帝病逝,年仅33岁,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

我们都知道,鲜卑族拓跋部原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统治者在建立北魏入主华北之地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在汉人居住的地方,利用汉族士人来统治汉民,而汉族士人也通过鲜卑统治者,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但是,鲜卑贵族和汉士族之间,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北魏初年,汉族士人的政治地位较低,一般无权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让汉族士人大都心怀不满。

权且以崔浩为例,崔浩作为汉士族的代表,出身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官,父亲崔宏在北魏时,曾官至吏部尚书,赐爵白马公。

并且,崔浩比起父亲来那是更甚一筹,博览经书,满腹才华,曾辅佐北魏三代皇帝,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诸多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道武帝时,实行王、公、侯、子四等封爵制,但是,崔浩却极力主张恢复封建制度五等爵位。要知道,崔浩曾被封为武城子,后袭封白马公。

由此可见,他的主张不仅仅是要把四等改为五等,他是想让世家大姓,按割据势力的大小受五等爵号,历代世袭并得到北魏皇帝的认可。就像西周时期那样,诸侯各自治理自己的封国,只对周王室保持着朝贡的关系。

因为,崔浩在北魏政权汉化中逐步得到了重用,使得他误以为北魏可以完全汉化,甚至,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鲜卑和汉士族共同执政的局面。

但是,这无疑触碰到了鲜卑皇权的底线。

自古以来,皇帝都想的是如何加强皇权,而不是与人分权。到了公元439年,魏太武帝令崔浩编修《国书》,要求根据真实资料编写一本魏国的国史,以留给皇室后代翻阅。

汉士族讲究礼制,而鲜卑族相对落后,而且,鲜卑拓跋部人喜欢把头发打成辫子,穿着都是便于骑马的服饰,这对于一向喜欢衣冠齐楚的汉士族来说,当然是看不惯的。

此外,拓跋部人的同姓通婚,更是为汉士族所不齿,最终,诸如此类不雅观的事,都被崔浩毫不避讳地写进了书里,并且,他还将其刻在了石碑之上公布于众。

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鲜卑贵族,最终,在公元450年,崔浩被杀,株连九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国史之狱”。

然而,崔浩想平分北魏皇权的理想,正好反映了鲜卑贵族和汉士族之间的尖锐矛盾,而崔浩正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想来“国史之狱”只不过就是一个借口罢了。

北魏克柔然后,南朝成了它最大的威胁,再加上,北魏统治下的汉人居多,若北方士族响应南朝北伐,那么,北魏政权将会陷入危机之中。

公元489年,魏孝文帝向诸臣寻求良策,大臣李彪建议:“对接近南朝七个州的汉士人进行加官封爵,给予和鲜卑贵族同等的待遇,这样就可以笼络人心,稳固政权。”

之后,孝文帝采纳了李彪的建议,开始重用汉族士人,极力调和汉士族和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在鲜卑入主中原后,面对众多的汉士族和汉民众,鲜卑统治者想要收服人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到了公元494年,孝文帝之所以力排众议迁都,并实行汉化政策,除了仰慕汉族文化、想要易鲜卑风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要维护鲜卑政权,更深层次的来稳固拓跋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

此外,孝文帝的改革使得北方社会的经济有了明显发展,不仅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连商业活动都日趋活跃。

而且,不仅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还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甚者,最主要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标签: 时期民族国家北魏矛盾什么

更多文章

  • 兵马俑为什么不挖了(兵马俑不继续挖了有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兵马俑,原因,继续,为什么

    众所周知,秦皇陵兵马俑是享誉中外的世界奇观,秦始皇为了死后也有一只兵马守护自己而建造的兵马俑和秦皇陵也一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猜测!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去往西安,想身临其境的了解这个神秘的景观!但是,我们发现在游览发掘坑道的时候,每一批兵马俑之间存在着一堵一堵的土墙,这是为什呢?难道是还有东西没有发掘出来

  • 范进中举后怎么样了(历史上范进中举后做了什么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范进,历史,怎么样,什么

    范进参加二十多次科考,40余岁才考中了个秀才,年过半百终于中举了,却也因此高兴疯了。然而人人都以为这是一个讽刺故事,却没想到这其实是一个“励志”故事。那么你知道,中举发疯后的范进后来怎样了吗?又有几人知道他后来官拜朝堂,变得非常牛了呢?古代封建社会的寻常百姓,想要出人头地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读书、考

  • 民国十大军阀实力排名(民国时期几大军阀谁最厉害 )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自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之后,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动乱时代。从1916年到1928年,民国出现了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军阀。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下面这一些。段祺瑞段祺瑞是袁世凯部下的大将,是北洋军的元老人物。在民国初年,段祺瑞担任陆军总长这一要职,在全国各地安插了不少的亲信旧部,比如徐树铮等。袁世凯

  • 薛平贵历史原型(薛平贵不是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薛平贵,历史,原型,人物,真实,存在

    由陈浩民、宣壹主演的《薛平贵与王宝钏》当时也是非常火的一部剧。剧中的王宝钏是相国王允的第三个女儿。当时因宫廷争斗,太子流落民间并改姓薛,名平贵。薛平贵长大后进长安,遇到相国之女王宝钏,两个人一见钟情,此时皇上赐下凤冠霞帔为王宝钏搭彩楼招亲。宝钏钟情薛平贵,不顾父亲王允反对,与父亲“三击掌”断绝父女关

  • 日本二战为什么谁都敢打(日本为何敢主动挑战中美苏三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战,日本,挑战,三国,主动,为何,为什么

    提起日本,在我们的眼中所能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条位于板块缝隙之间的狭长岛国,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国,却在几十年前引发了席卷整个东亚大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二战开始之前,日本陆军就曾在蒙古地区直接和苏联军队硬碰硬,并且,当二战进入到太平洋战争时期时,日本竟然以轰炸珍珠港的形式,强行将美国拉进了二战的战

  • 蒙古国是中国的吗(现在的蒙古国与中国还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蒙古国,中国,关系,还有,现在

    在东亚五国(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中,中国由于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济高速发展、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引起全球瞩目,日、韩则是发达国家,朝鲜则以对抗美国闻名世界,唯有蒙古在国际舞台上“露脸”的机会少之又少,堪称东亚存在感最低的国家。那么,蒙古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蒙古,地处亚洲中部的蒙

  • 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水浒传中的武松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武松,形象,人物,怎样,一个,水浒传

    俗语说: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这句话用来形容武松武艺高强,名副其实。武松的徒手厮杀、搏斗之功夫,在水浒中数一数二。即使是梁山马军五虎将,跟武松徒手格斗,胜算的把握也不大。原因何在呢?一是因为武松身材高大、魁梧,典型的山东大汉。民间说:身大力不亏。现代体育竞技,也是按体重分级别,假如让一个体重50公斤的

  • 三国是哪个三国分别是谁(三国是写哪个时期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时期,三国,哪个,分别

    在东汉末与两晋之间,曾有魏、蜀、吴三国鼎立,这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而有趣的是,后世还广泛流传“天下三分,魏占其七”的说法。都“三国鼎立”了,还怎么能如此不均衡的“魏占其七”呢?一、“三国鼎立”的合理性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作者罗贯中写出了这样一个章节标题“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其中所谓

  • 王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王维的生活朝代以及生平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朝代,生平,事迹,诗人,王维的,生活,哪个,以及

    一、年少出仕报国遁入空门,也许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也许是一种灵魂的升华,超然物外的自适与旷达的逍遥,沉淀了灵魂深处的洒脱。当一个人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心中的抱负无法实现,世事的险恶需要解脱,走进一个新的境界,人生便有一片崭新的空间。逆境中的转身不是自我放弃,承认不适也不是自我掩饰,只要灵魂有着不懈的

  • 古时候守宫砂的真实存在吗(守宫砂的原理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守宫砂,原理,古时候,真实,存在

    大家都看过《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这些武侠小说吧,都是非常经典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电视剧,翻拍版本也非常多,而且能得到不错的流量。在武侠小说中有一个设定,就是“守宫砂”。“守宫砂”这个东西在古装电视剧或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守宫砂的存在表明了这个女子还是个清清白白的黄花大闺女。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