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安史之乱李亨为什么囚禁唐玄宗(太子李亨在哪登基)

安史之乱李亨为什么囚禁唐玄宗(太子李亨在哪登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07 更新时间:2024/1/18 13:11:42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形势所逼,李亨不篡位就得死。

哥舒翰二十万大军潼关喋血。这时候,帝都长安肯定守不住了。非但长安守不住,关中也守不住。于是,宰相杨国忠护着唐玄宗赶紧往四川跑。

为什么是四川?

因为关中和四川之间是秦岭大山,安禄山的范阳铁骑就是再猛,也冲不破秦岭大山。还因为宰相杨国忠的根据地就是四川,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所以,唐玄宗肯定要往四川跑。

但是,关中老百姓不干了。皇帝跑了,老百姓怎么办?全都留给叛军吗?但是,这时候还没轮到关中父老出场。率先发难的,是太子李亨。

马嵬驿之变,就一个目的,即干掉宰相杨国忠。

杨国忠是奸臣还是忠诚,都不重要。但有一点非常重要:他是玄宗皇帝的宠臣加重臣。自宰相李林甫以来,唐朝的宰相跟太子的关系就没法好。李林甫当宰相的时候,就开始搞太子。杨国忠把死人李林甫弄得剖棺取珠,然后也开始搞太子。

为什么宰相一定要搞太子?垂老皇帝与壮年太子的组合,天然就不稳定。太子是皇帝的儿子,但也是储君,是二把手。你让宰相怎么玩?要么提前效忠,跟着太子混,但肯定会被玄宗皇帝搞死。因为跟太子走得太近而被处死的官员,已经数不胜数。玄宗才是大唐政坛的老江湖。要么效忠皇帝,站队老皇帝,那就只能跟太子死磕。所以,李林甫死磕太子,杨国忠也死磕太子。

自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开始,唐朝的太子就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最先被立为太子的,基本上都会被搞死。所以,宰相李林甫和太子李亨之间,就是一种天然对立的关系。关键是杨国忠这个宰相,是唐玄宗任命的。所以,天然就要全心全意为玄宗皇帝服务。他这个宰相可能对不起大唐,但一定要对得起玄宗。这也是唐玄宗的成功之处。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崇祯就跑不了。因为他连个铁杆奸臣都没有,没人护着皇帝跑。但玄宗可以,有杨国忠为首的一众亲随护着他跑。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

陈玄礼是禁军的龙武大将军,捏着皇帝的枪杆子。你不用问他为什么要搞杨国忠,就看他为了搞死杨国忠,找谁合谋去了。陈玄礼大将军这个玄宗皇帝的首席保镖,跟太子这个大唐帝国的二把手,“同仇敌忾”了。说是搞杨国忠,但这就是在搞唐玄宗。而这俩人联手把杨国忠杀掉之后,那玄宗皇帝自然就是光杆司令。

但是,吊诡出现了。陈玄礼只反杨国忠不反唐玄宗,带着禁军将士向玄宗皇帝表忠心了。所以,马嵬驿这场政变的结果,就是杀了一个杨国忠,而太子李亨没能上位。

而杨国忠是玄宗皇帝的宰相,还是此次四川出逃的总导演,甚至到了四川还是剑阁根据地的总官家。你把他给杀了,那玄宗皇帝怎么办?所以,就在此时,太子李亨与玄宗李隆基的关系就没法处了。因为马嵬之变收场没收好,李亨没上位、玄宗没下课。

而就在这个时候,关中百姓出现了。干什么来了?就是拦住玄宗皇帝、不许跑。于是,太子李亨和玄宗皇帝,也就都有了回旋余地。处理的方案很简单:老皇帝继续去四川,壮太子留守关中。但是,唐玄宗这个权场老手会认输吗?不可能,在去四川的路上,他下了一步狠棋:

上皇命诸子分总天下节制,谏议大夫高适谏,以为不可;上皇不听。

大唐帝都的十王院、百孙院,美其名曰是给皇室子孙分了大房子,实际是把这些人全给看了起来。因为晋鉴不远,大唐就不允许自己也搞出一个八王之乱。但是,现在,你玄宗皇帝这是干什么?把自己的儿子全都派出去带兵了,这不就是在重蹈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吗?谏议大夫高适不同意,不同意也没辙,诏命就这么下了。非但诏命出天下,连人也派出去了。

“永王璘,幼失母,为上所鞠养,常抱之以眠”。所以,论父子关系,永王李璘跟唐玄宗才是真父子。但这时候就别再腻歪了,安禄山不可怕,太子李亨才可怕。“璘领四道节度都使,镇江陵”,永王镇江陵了,而且亲领四道节度使,基本控制了大唐最后的财源之地。这才叫细思极恐。这时候要说唐玄宗没防太子李亨篡位,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后来,永王果然叛乱,但随即被平。永王毕竟太年轻,干不过太子大哥哥。有人说永王没造反,而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这不重要,他有造反的实力、也有造反的可能,这就行了。如果非要找佐证,你看大诗人李白就行了。这家伙当时就在永王幕府,一口气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每一首都把永王当皇帝夸。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这里的我王是谁,只能是永王。轻秦汉也就罢了,毕竟太远。但“却似文皇欲渡辽”是在跟谁比?是把永王跟唐太宗李世民比。李白不讲政治,这个可以有,这家伙从来就不讲政治,李白想造反也不够格。但是,你永王呢?这时候,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称帝了。

太子李亨留守北方、以抗叛军。这就是说说。他比老爹唐玄宗还要惨。唐玄宗跑路了,但起码知道往哪里跑。而李亨呢?《资治通鉴》载:太子既留,未知所适,李亨就不知道要去哪里。《旧唐书》载:肃宗北幸,至平凉,未知所适,李亨只能往平凉跑,一口气跑到了今天的甘肃省东部。这哪是什么平叛,这实际还是在跑路。

但是,至少有三个因素,让太子李亨峰回路转了。

一个是叛军和安禄山的调性,这个因素最关键。这伙人攻入长安之后,并没有痛打落水狗,死追唐玄宗。甚至,连扫荡关中也没干,而是盯着钱去了。老百姓趁乱抢了大唐的国库,但国库里的钱都是我安禄山的,你们这就叫趁火打劫。于是,叛军就向百姓兴师问罪、主持正义了。

另一个因素是杜鸿渐,这家伙是朔方节度使留后,肯定建议太子往朔方跑。而太子曾遥领过朔方节度使,对这个地方是有情感基础的。

再一个因素,可能是后人杜撰,就是太子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也建议太子去朔方。因为朔方节度使每年要来京向太子汇报工作。于是,建宁王李倓就跟朔方将士建立关系了,“将吏岁时致,倓略识其姓名”。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预谋良久,大多是走一步看一步。本来不知所往的李亨,终于找到了目标。老皇帝跑到了四川,壮太子跑到了朔方。然后,你就问关中、河西、陇右这写大唐的将士们,会往哪里跑?他们只能去朔方。也没有太多的原因,家就在这里。玄宗逃四川,四川能接待,因为人家是皇帝。这伙人跑到四川,就得按逃兵处理掉。

于是,在朔方,具体是灵武,太子李亨建立了自己的创业班子。这个班子特别强。有名将郭子仪,有能臣第五琦,有军师李泌,还有一众肯于效命的朔方将士。关键是肯于效命这四个字,凭啥这些人肯于效命?

冕等言曰:“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

太子李亨刚到灵武,一众幕府僚佐和朔方将士就劝太子“即皇帝位”。没啥可说的,这时候太子李亨就得当皇帝。马嵬之变的时候,唐玄宗也曾让过位。太子李亨当然故作矜持,但这时候也只能是故作矜持。因为形势所逼,李亨必须得当皇帝。

一个是朔方形势。这伙人凭啥肯于效命?你不当皇帝,人家凭啥效命。大家不就是想从太子谋臣变成大唐重臣吗?

另一个形势是玄宗皇帝已经出招了。除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外,还封永王为四镇节度使、盛王为广陵大都督、丰王为西北诸路节度都使。关键是把永王李璘给派了出去。

内要安抚幕府谋臣、近要激励朔方将士、远要权谋人精老爹、外要对垒安史叛军。这种形势之下,李亨就必须称帝。

不称帝,你让郭子仪和李光弼拿啥调动兵马;不称帝,你让第五琦拿啥筹措钱粮。让他们拿太子教命,还是让他们拿兵马大元帅的将令?所以,李亨称帝,才能破解所有问题,而唐玄宗只能被遥尊太上皇了。

后之视前,可能更为清晰。太上皇李隆基移驾长安兴庆宫后,首席保镖陈玄礼被勒令退休,首席太监高力士被流放巫州。而玄宗这个太上皇,竟然被一个太监李辅国带兵威逼。你从这个结果看,唐肃宗李亨与唐玄宗李隆基之间还有什么父子亲情吗?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游戏,已经没有一丝的感情了。

所以说,李亨灵武称帝,既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也是一种形势所逼的不得已。

标签: 李亨安史囚禁登基玄宗太子为什么

更多文章

  • 为何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称为千古一帝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千古一帝,评价,称为,为何

    汉高祖说:嬴政,你这个郡县制太极端。齐人齐语、邯郸学步,大家不仅说话不一样,而且连走路都不一样。哪能郡县制一竿子捅到底,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看我:郡国并行,秦地郡县、六国因俗,这多好?秦始皇说:刘老三,你这个楚地泗水郡沛县丰邑中阳里的泥腿子,我不告诉你郡县制,你搞什么郡国并行?你想象力的极限,也

  • 曹爽有击败司马懿的机会吗(司马懿夺权曹爽有兵不反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爽,司马懿夺权,反抗,击败,机会

    你能指望“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结束八王之乱吗?曹爽就这么个货色。“肉食者鄙,焉能谋”,但肉食者未必鄙。只有肉食者堕落了,才会鄙。而曹爽恰是这样的肉食者。如果曹爽死不投降,他能力挽狂澜、剿灭司马懿吗?可以说,在政变的关节点上,天时、地利、人和,曹爽全占了。为什么这么说? 司马懿的确发动政变了。但

  • 刘邦为什么把儿女踹下车(汉惠帝刘盈是刘邦和谁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汉惠帝,刘盈,儿女,下车,儿子,为什么

    刘邦是个狠人。别说是儿子,就是亲爹,为了逃命,他也敢踹。因为这家伙足够薄情。甚至,薄情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而是无情、无耻以及冷酷计算。 彭城战败后,妻子吕雉和父亲刘太公当了项羽的俘虏。被俘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205年四月;释放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03年九月。这期间,主要是成皋荥阳之战。这是

  • 简述什么是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人文主义,简述,意义,时期,思想,中心,文艺复兴,什么

    什么是文艺复兴?一群欧洲土包子,在弱鸡意大利的引领下,突然搞起了文艺范儿。这是文艺复兴表层现象。威信扫地的天主教会,为了重拾威信、找回面子,于是搞了一场文化运动。这是文艺复兴的底层动力。教会威信扫地、文化一片沙漠,这就是当时的欧洲。但是,怎么突然冒出了一大批文化大牛呢?当然,还有一个时代契机或历史背

  • 汉景帝为什么削藩(汉景帝时期削藩失败引发诸侯叛乱)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削藩,诸侯,引发,汉景帝,时期,叛乱,失败,为什么

    西汉的内政线索大体是这样的:先剪除异姓诸侯王、再削掉同姓诸侯王,之后再收拾豪族和商人。剪除异姓诸侯王的工作,刘邦全给干了。楚汉争霸从公元前206年打到公元前203年,差不多打了四年。但是,刘邦汜水称帝后,立即发动了剪除异姓诸侯王之战,从公元前202年一直打到公元前195年。刘邦死的时候(公元前196

  • 李世民为什么娶萧皇后做爱妃(萧皇后嫁给李世民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皇,李世民,后嫁,爱妃,原因,为什么

    文艺作品为了营造喜剧矛盾,会有意识地改变某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周瑜,他原本文武双全,温润大度,却被《三国演义》描述为心胸狭窄之人。还有隋唐年间的一位奇女子,正史上的她贤淑有德,深受各方尊敬,演义小说却将她曲解为妖艳的风流女子,她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妻子萧氏。萧氏于公元567年在兰陵出生,家

  • 洪七公提到乔峰的武功(天龙八部乔峰打的过洪七公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过洪七公,武功,乔峰打,提到,天龙八部

    金庸笔下若说最为让人熟知的一门武功当属“降龙十八掌”,这门武功可谓是大侠标配。《射雕英雄传》里面洪七公会这门武功,郭靖也会这门武功。《天龙八部》里面,乔峰也是是经常用这门武功。就连天龙第一人的扫地僧都曾评价这门武功为天下第一。本来这门武学已经深入人心,被很多读者所推崇。但是喜欢金庸作品的读者,都知道

  • 五代十国是指哪十国(唐朝十国分别包括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朝代,唐朝十国,包括,分别,什么

    何谓十国?十国是指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南汉、北汉、马楚、闽国、吴越国、南平国。五代十国后期形势一览前蜀的建立者是王建王建在唐僖宗年间从军,做过宦官田令孜的养子,田令孜失势后,王建被赶出朝廷,担任壁州刺史。王建为求自保,在壁州招兵买马,起兵攻占阆州和利州,从此成为一股割据势力。893年,王建击败西

  • 文房四宝是哪四种文具统称(中国文房四宝指哪四样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具,文房四宝,统称,东西,中国

    众所周知,文房四宝指书画必备工具:笔、墨、纸、砚。文房,即书房。文房四宝又称“文房四士”,因为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加上文人雅士的推崇,又谓之“四士”。“文房四宝”也已衍生为成语。据史料记载,“文房四宝”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但最早由谁提出,暂不得而知。中国的一些传统用具,总是独具风格,不仅因极高的

  • 楚河汉界的意思解释 (楚河汉界典源于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象棋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棋种,模拟两军交战,不同棋子象征不同的将帅和兵种,因其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广受棋艺爱好者喜爱。喜欢象棋的人都知道,在长方形的棋盘上,有9条竖线和10条横线相交组成90个交叉点,棋子就落在这90个交叉点上。与此同时,横线中间有一块未画竖线的空白分界,被称为“楚河汉界”。为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