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周瑜是什么样的人(在三国演义中真实周瑜简介)

历史上的周瑜是什么样的人(在三国演义中真实周瑜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12 更新时间:2024/1/19 8:03:25

《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锱铢必较,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恩将仇报的周瑜形象,但是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么?

其实《三国演义》为了衬托诸葛亮的光辉形象,严重抹黑了周瑜的形象,可惜《三国演义》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正史《三国志》。

毕竟《三国志》是用文言文写的,晦涩难懂,不适合普通读者阅读,而《三国演义》语言通俗易懂,因此现在大多数人对周瑜的了解,都从《三国演义》得来。

《三国演义》讲述的“三气周瑜”在正史中根本没有记载。

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记载,周瑜死因是“道遇暴疾”,而不是被诸葛亮气死,所谓“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也是子虚乌有。

《三国演义》描述的草船借箭、借东风、谋害诸葛亮等情节,在《三国志》中都未见记载。

可见《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和周瑜斗智斗勇的事件,全部的都是罗贯中虚构的。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历史上周瑜为人大方知恩图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赤壁怀古》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羽扇纶巾的智者形象,但是这其实是罗贯中的张冠李戴,在历史上羽扇纶巾的是周瑜,正史中的周瑜性格与《三国演义》恰恰相反。

周瑜字公瑾,贯籍庐江郡舒县,出生名门,家境殷实,又“长壮有姿貌”。

公元190年,年仅16的周瑜前往寿县拜访与他同年龄的孙策,双方见面,经过交谈,发现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于是结为生死之交。

五年以后,孙策带领一千步卒,孤身前往江东,那么孙策是如何以区区一千人打下江东各郡的呢?

原来,孙策经过乌江渡之时,周瑜率领五千兵马投靠孙策,凭借周瑜赠送的军队,孙氏才得以占据江东,可以说周瑜是孙吴事业的奠基人。

如果孙权称帝的时候周瑜还活着,周瑜就是开国元勋。周瑜本可凭借这5000士兵自立门户开创霸业,可他却无私奉献给孙策。

他对东吴集团可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分明是为人大方,知恩图报的周瑜,哪里有半分锱铢必较、恩将仇报呢?

兵才千余,骑数十匹。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三国志

历史上的周瑜心胸宽广选贤举能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面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瑜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陈普不睦”,意思是说周瑜性格大度宽宏,识大体得人心,唯独和陈普关系不好。

然而“性度恢廓”的周瑜为什么会和陈普关系不好呢?这还真不是周瑜的错。原来陈普是在孙坚时期就加入孙吴集团的。

可以说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可是现在作为晚辈的周瑜,却成为孙策托孤重臣,正是那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让陈普心生嫉妒。

三国志记载“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陈普自恃自己资历比周瑜老,和周瑜一样都是都督,于是与周瑜相处不和睦,差点坏了国家大事。可是周瑜是怎么做的呢?忍。

不管陈普怎么挑衅周瑜,周瑜都不与陈普起冲突,不和陈普计较,这是将相和故事的再现。

由于周瑜“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陈普终于被周瑜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与周瑜结为忘年之交,还逢人必夸周瑜。

周瑜去世之前,又为孙权推荐了吕蒙作为大都督,这分明是心胸宽广、选贤举能的周瑜,哪里有半分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呢?

标签: 周瑜简介历史真实什么样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奥匈帝国是哪个国家(一战奥匈帝国是哪个国家把它分开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奥匈帝国,国家,分开,哪个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奥匈帝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不去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如果参加完军事演习后,迅速离开,而不是在萨拉热窝城内招摇过市;如果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枪杀后,奥匈帝国稍微保持克制的态度,而不是贸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得那

  • 司马懿有几个儿子排列一下(司马懿儿子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排列,儿子,厉害,一下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因东汉朝廷被曹操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自此开始,司马懿成为曹操麾下的一位谋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开始对曹操存在抵触的情绪。但是,真正来到曹魏之后,司马懿不仅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支持曹操

  • 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是什么关系(都是满族却有仇的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叶赫那拉,渊源,爱新觉罗,关系,什么,满族

    清朝的建立者是满族的爱新觉罗家族,他们的前身是建州女真。在元朝末期的时候这个部族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女真最大的势力还不是建立清朝的安新觉罗,而是叶赫那拉,也就是海西女真我们要知道,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这两个姓氏之间的矛盾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根据记载,在元朝的时候他们两个部族就进行过一场战争,而在那个

  • 杨三姐告状真实故事概况(历史原型杨三姐告状真实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告状,杨三姐,原型,概况,历史,结局,真实,故事

    评剧《杨三姐告状》是近现代最火爆的评剧电影之一,这部电影的剧本,几乎完全依据真实事件编写。该电影讲述的是杨三姐控告姐夫杀害姐姐杨二姐,并成功报了血海冤仇的故事。杨三姐的姐夫叫高占英,他是河北滦县暴发户高贵章的第六个儿子。他和杨二姐属于父母包办婚姻,幼年时,他便与杨二姐定了亲。古时讲究门当户对,定亲时

  • 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的关系(谁的名声好,权利更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声,叶利钦,戈尔巴乔夫,权利,关系

    目前很多学者在研究苏联解体时,更多的把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两人作为苏联解体关键人物。从苏联解体前后,我们会看到叶利钦是作为戈尔巴乔夫一个对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经常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政策,是当时“倒戈”的先锋人物。而且还有一张经典的照片一直被后人所议论。这张照片是“8.19事件”后,叶利钦要求戈尔巴乔夫

  • 苏联什么时候解体变成俄罗斯的(前苏联是什么时候解体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解体,苏联,俄罗斯,时候,变成,什么

    二十世纪末期,发生了一件震惊全球的重大历史事件——苏联竟然解体了!苏联可是上世纪唯一能跟美国抗衡的国家,这一消息让很多人都很惊讶。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导致苏联政坛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特权阶层。据俄罗斯专家统计,在他执政时期,特权阶层人数高达50万人以上。加上他们

  • 王朗被诸葛亮骂死是真的吗(三国演义王朗是被谁骂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朗,诸葛亮,三国演义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谋臣虎将人才辈出。而在三国乱世之中,曾有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其中的卧龙指的便是诸葛亮。诸葛亮生来足智近妖,虽身在茅庐却仍知晓天下之事。在刘备前去请其出山之时,与其共析天下局势,而留下的《隆中对》,若是后来荆州未失,恐怕三国局势的发展,便真要如诸葛亮所预料的那

  •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评价(李鸿章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鸿章,大于,功过,评价,是非

    什么叫“客观”?每个人的客观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比如在美粉眼里,美国人说的一切都是对,这就叫客观。在精日眼里,抗战是不对的,这就叫客观。那么,李鸿章是什么人呢?我的客观回答就是:过远远大于功的人。李鸿章给中国留下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现,即李鸿章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李鸿章的精神核心就是:失去民族

  • 太平洋战争日本有机会赢吗(日本为什么输掉太平洋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争,太平洋,日本,机会,为什么

    日本最大的胜算就是:适时收手,见好就收。太平洋战争绝对是日本的一大昏招,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打,打必输,还输不起。如果日本真的能在关键时刻怂一点,野心小一点,也更冷静和狡猾一点,哪怕多付出一些利益,以二战的局面来看,他们吃不了什么大亏。日本的整个民族振兴,从来都是依靠啃食中国的血肉而完成的。他们遥居太平

  • 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三国周瑜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周瑜,性格,人物,什么样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早已成了家喻户晓,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诸葛亮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诸葛亮二气周瑜。周瑜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