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由校是谁的儿子(明朝天启帝朱由校的生母是什么人)

朱由校是谁的儿子(明朝天启帝朱由校的生母是什么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91 更新时间:2024/1/20 6:50:01

1620年,明朝又是一个多事之秋,等同两百年前那一幕重演……

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朱棣驾崩,随之太子朱高炽即位,可朱高炽在位不到10个月,突然暴毙,仓促间结束了仁宗时代;次年5月29日,长子朱瞻基登基,史谓明宣宗。这即是说,10个月内,换了三位皇帝。

历史不可复制,有时却惊人地相似,两百年后……

1620年8月18日,明神宗万历皇帝驾崩,接下来,太子朱常洛即位,朱常洛在位时间更短,因服用“红丸”29天后就魂归西天;同时长子明熹宗朱由校于9月初5(闰月)接盘,这一次三位皇帝更替,用时不到两个月。

但两次变局结果却大相径庭:第一次朱瞻基接手,励精图治,父子二人还合力开创了仁宣盛世;而朱由校呢?坎坷登基后,帝国已江河日下、一片狼籍。

那么,16岁的朱由校如何引领这偌大的帝国呢?

父亲的那些事

展开朱由校的故事,让我们从一段史料开始。《明史》载:

四十八年,神宗遗诏皇长孙及时册立,未及行。九月乙亥,光宗崩,遗诏皇长子嗣皇帝位。

什么意思呢?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在遗诏中嘱咐及时册立皇长孙,但没来得及进行。九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驾崩,他在遗诏中说,要皇长子继承皇帝位。

显然,皇长孙也好、皇长子也罢,指的就是朱由校。不过,这里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朱由校为什么两次在遗诏中出现呢?其实,这一切都与他父亲有关。

1581年的一天,万历皇帝去慈宁宫向生母李太后请安,因母亲游园不在,等待之余,他斜睨了婢女王氏一眼,只见这个婢女楚楚动人、娇羞满面,于是就宠幸了她,第二年,王氏产下一子,即朱常洛。

之后,万历皇帝差点忘了这茬,对王氏不再问津。因为他找到了挚爱一一一在所有嫔妃中对郑氏情有独钟,郑氏偶尔给他讲点民间趣事,或是来曲诨段子,搞得他五迷三道。

接下来的四年,郑氏一路飙升,被封皇贵妃,成了后宫的二号人物。不仅如此,还生下三子,其中次子朱常洵倍受万历疼爱,加之郑贵妃香风一吹,一场“国本之争”就拉开了序幕。

万历皇帝夸赞郑贵妃:柔嘉玉质,婉嫕兰仪。

而《明史》却评:

亦非有阴鸷之谋,干政夺嫡之事,徒以恃宠溺爱,遂滋谤讪。

一句话,郑贵妃恃宠而骄,成了“国本之争”的最佳女主角。偏偏万历皇帝一生痴心于这个女子,对大臣立储(立长)的奏疏左推右挡,一拖再拖,最后干脆不上朝,藏在深宫耍无赖。

因“国本之争”不是本文重点,所以过程不再多讲。只是万历在被逼无奈之下,才于1601年,把朱常洛立为太子。

朱常洛整整度过了二十年空窗期,由于父亲之前未把他作为国本培养,所以文化素养并不高,和万历完全不在一个层级。

接下来,朱常洛几乎复制了当年父亲的那一幕,让朱由校童年的悲剧聊胜于他。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其间娶了顺天府新城伯王钺之女王氏,1604年,王氏从“选侍”晋升为“才人”,身份仅次于太子妃郭氏,次年产下朱常洛的长子,即朱由校。

按理,王氏“母凭子贵”,在太子宫应该有一席之地,但朱常洛却不吃这一套,特别宠溺李选侍(即西李,后面还要专门讲到她)。

从此,又形成了一个怪圈,导致这个区区“选侍”骑在王氏头上,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彤管拾遗》记载:

皇考选侍李氏,恃宠屡行,气殴圣母,以致崩逝,使朕抱终天之恨。朕虽幼,未尝忘也。

意即“西李”依仗朱常洛,常与王氏发生口角,最后遭西李谩骂、凌辱、殴打致死。

脱脱一部人间惨剧,太子别宫又刨制了一个郑贵妃,朱由校成了朱常洛的翻版,早年同样不受父亲待见。

奇怪的是,王才人被殴打致死,朱常洛不但不彻查王才人的死因,反而把朱由校和朱由检(崇祯皇帝)交给西李抚养,并且答应自己即位后就封她为皇后或是皇贵妃。根本不顾及朱由校的感受。

移宫

让我们回到前文。九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驾崩,根据遗诏,朱由校应该在短时间内即位。

然而,接下来却发生喜剧一幕,“西李”自恃抚育着两个皇子,居然赖在乾清宫不走,从而制造了明史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九月二日,朝廷公布遗诏,以周嘉谟、左光斗等为首的东林党人遂去乾清宫迎接朱由校登基,但“西李”拒不放人,在太监李进忠(魏忠贤)的怂恿下,要求内阁必须答应她的条件。

什么条件呢?

因朱常洛意外身亡,皇后梦化为泡影,“西李”要求朝廷将其封为皇太后,不仅如此,内阁各类奏章还需她批阅,换句话说,效访英宗朝的张太后,辅佐幼王,垂帘听政

东林党人苦口婆心、好言相劝,但“西李”不依不饶,一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

实话说,“西李”太自不量力,一个区区选侍怎能挡住天下大势?朱常洛为她画的那个圆,怎可能变成随心所欲的工具呢?另外,她根本不知道对手有多强大。

双方持续胶着,“西李”负隅顽抗。

时间来到九月五日,朝臣突然命东宫伴读王安把朱由校从乾清宫里“抢”了出来;九月六日,御奉天殿,即皇帝位。朱由校历经坎坷,终于登上大位。

纵观“移宫案”,三个现象浮出水面:“西李”自不量力,彻底宣告失败,不日搬出乾清宫;明史上最大的宦官魏忠贤即将登场;东林党拔高问鼎,以拥立皇帝之功,赢得了一场彻头彻尾的胜利。

破局

朱由校突然转变身份,战战兢兢地站在奉天殿上,随之迎来了“公正盈朝”的局面。但这里的“公正盈朝”必须打个引号,因为此时朱由校仿佛是东林党人身边的一个影子。

客观地讲,明朝皇帝没有一个怂蛋,随时随地都紧攥着权柄。刚登基7天,朱由校就试图打开局面。《明史》载:

逮辽东总兵官李柏如。甲午,荫太监魏进忠兄弟锦衣卫千户。封乳保客氏为奉圣夫人,官其子。戊申,辽东巡抚御史袁应泰为兵部侍郎,经略辽东,代熊廷弼。

意即,抓捕总兵官李柏如,任命袁应泰为兵部侍郎,将稳定辽东提升为头等大事。十九日,封魏忠贤的兄弟为锦衣卫千户。封乳娘客印月为奉圣夫人。

这里有个疑问,几天前魏忠贤站在西李那边,还是一个反派,为什么一夜间就掌管了司礼监?有人说,他利用朱由校对客氏的信任,讨好客氏并成功与对“对食”,所以就扶摇直上了。

不管是不是这样,纵观这个人事任命,看似轻描淡写,实际非比寻常,短短几天,朱由校要冲了。

变局

前文提到,朱由校刚即位,明朝已江河日下,一片狼籍。

因为自万历三大征后,国库出现巨额亏空,边关发不出饷银,各地民暴此起彼伏,甚至连地方巡抚朝廷都不委任,一句话,就是个烂摊子。

如何弥补亏空,如何稳定边防,如何整肃吏治,如何扭转江河日下的局面呢?在这样的困局下,明史上最大的阉党集团便应运而生。自天三年,魏忠贤总督东厂后,阉党与东林党的对决便掀起了高潮。

本文不去过多叙述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劣迹,不过随着阉党的崛起,帝国的确发生了一些喜人变化:

对后金有攻有守,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库增收,基本摆脱了发不出饷银的困境;皇帝意志得以体现,客观地讲,局势正在扭转。

但由于阉党势大,突然间就权倾朝野了,东林党人不太适应这样的改变,于是向阉党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击。

党争

天启四年(1642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上奏,弹劾魏忠贤二十大罪状:陷害忠良,图谋不轨,字字血泪,状状催人命。

可朱由校对杨涟的奏疏不但不理会,相反削去吏部侍郎陈于廷、佥都御史左光斗、杨涟的官员,不久又将“东林六君子”下于狱中,迫害致死,同时下令捣毁各地的东林党讲学书院,以雷霆手段将东林党摧而毁之。

在这里,我们特别祭奠杨涟、左光斗等东林英雄。但不得不说,天启朝的其他东林党人除妄议朝政,打压齐党、浙党、阉党之外又干了些什么呢?无非是以正统为名,保住自己的尊严以及富庶地区的自留地罢了。

有理由相信,朱由校并非糊涂蛋,他敢于动东林党人的奶酪,用阉党彻底打击文官集团,所以临终前才对朱由检说:“忠贤可计大事”。这充分说明,魏忠贤在他手里无异于一颗好用的弹珠。

几年后,朱由检以迅雷之势拔掉了魏忠贤这颗钉子,重新启用东林党,不过在亡国前却发出哀叹:文臣误国,个个可以计杀。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证明,朱由校置身迷局,审时度势,精于谋略,破茧重生,识人之明远超朱由检。

朱由校之死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朱由校由客、魏相陪,在桥北浅水处的船上饮酒。一时兴起,命宦官泛小舟荡漾湖中,突然狂风四起,不小心跌入水中,从此落下病根,之后一直服用霍维华进献的“灵露饮”,导致全身水肿,卧床不起。

八月二十一日,和皇后张嫣一起对朱由检交待完后事后,死于乾清宫,年仅二十三岁。

奇怪的是,他和明武宗朱厚照一样,正值盛年,都因为溺水不治身亡,没有留下子嗣。

明史曰:

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也。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

标签: 朱由校天启帝生母儿子明朝什么

更多文章

  •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有什么称号(老舍先生被誉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骆驼,老舍,祥子,称号,作者,先生,誉为,什么

    1899年2月3日,近代著名小说家、作家、戏剧家老舍先生诞生。老舍的作品以表现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愿望著称,他为人们留下了如《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等多种形式的经典文艺作品。其作品风格既有英式的幽默又带有如瓷器般精致的北京方言特色,可以说老舍先生完全用北京腔的对话就能将故事情节写得惟妙惟肖,而

  • 仓颉造字的故事简介(仓颉造字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造字,仓颉,简介,故事,主要,什么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

  • 武松是什么样的人物(历史上武松是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松,特点,历史,形象,人物,什么样

    武松是个很出彩的英雄,起码在《水浒传》里是,起码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活得快意恩仇,潇洒。但其实也是粗线条的人。武松起码不是个细腻的人,没有宋江的城府心机,没有林冲的患得患失,没有杨志的始终活在祖先的阴影里。有的只是武松的极度草根出身。武松是个铁杆直男,柴进收留了他,可他喝醉逞强,打了庄客,久而久之

  • 孙膑的资料简介(历史上孙膑的个人背景及事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膑,事迹,简介,资料,介绍,历史,背景,个人

    妒贤嫉能,人性之劣根,古已有之,当今犹甚。才华横溢之士受其害者多矣。孙膑(约前378—前302),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后裔,战国军事家。早年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学成事魏,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膑,恐其贤于己,遣密使召膑至魏,借故处以膑刑。后齐使至魏,膑暗中求见,告以实情,为齐

  • 龙蛇演义唐紫尘是什么身份 (唐紫尘真的喜欢王超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当别人对你非常热情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什么值得对方如此付出,例如张姐,这个女子在外貌上不输于唐紫尘,而且有钱有势,在与王超喝酒的时候也有装醉的嫌疑,这就非常恐怖。因为以王超现在的战斗力来说,能够凭借两条腿追汽车还追上了,恐怕都不弱于初出茅庐的段誉,而且在武术的运用上他还越发熟练。除非

  • 犹太人是哪个国家的人(现在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国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哪个,现在

    犹太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高,他们之所以能那么出名,主要跟他们民族的精英众多有关。作为一个人口仅只有1400多万的民族,犹太人原本在世界上应该无法形成多大的影响,但是他们偏偏没有受到他们人口的限制,仅以那世界人口0.2%的比例,创造出了数量非常惊人的精英。 我们就

  • 明朝红丸案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明朝三大案之一红丸案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红丸案,真相,历史,明朝,大案之一,怎么

    明朝晚期有三大颇为著名的案件,那便是梃击安,红丸案,以及移宫案,其中铤击案和红丸案是相互关联的,那红丸案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红丸案事起于皇位争夺,这在宫廷剧中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情节了,因为历史总是在不厌其烦地重演着。具体情况是在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已经年迈,他想要立下太子,从而让他能够

  • 末代皇后婉容和侍卫是真的吗(清朝婉容和侍卫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侍卫,婉容,皇后,结局,末代,清朝

    溥仪是末代皇帝,婉容是末代皇后,关于这两人的传奇故事,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尤其是说婉容吸食鸦片,并且和侍卫私通生下一个女儿,最终女儿被溥仪丢进熔炉一事,更是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群众讨论。那么这些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婉容真的背叛了溥仪么?就算婉容那么做,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还原历史真

  • 埃及金字塔未解之谜有哪些(关于金字塔的十大神奇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金字塔,未解,埃及,神奇,关于,哪些

    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且还是七大奇迹之首,并且是七大奇迹中唯一幸存至今的,确实非常神秘。金字塔我们现在所指的埃及金字塔,一般是指胡夫金字塔,也叫大金字塔,位于埃及开罗市南面的吉萨省沙漠里。这里除了胡夫金字塔,还有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造在公元前2670年,而这个时期我国还处

  • 关于秦始皇帝的历史(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秦始皇,历史,故事,中国,关于,第一

    说到中国的皇帝,第一个提到的自然是秦始皇,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他创建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在统治方面他的才能确实无人能敌,所以在政治上世人对他的才能是肯定的。他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建立了中国最为伟大的长城,至今仍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说法,而且更有无数的外国友人慕名而来。但嬴政此人,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