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庄子是什么时期的人(道家学派庄子的年代及代表思想)

庄子是什么时期的人(道家学派庄子的年代及代表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1/17 17:08:20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字,大多都是寓言,他把“贵生”“为我”引“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庄子所著的经典《庄子》,是道家思想的精髓,被后世称作“钳揵九流,括囊百氏”。这部庄子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丝毫不亚于《论语》等经典名著。

庄子的远见卓识,是同时代思想家所不具备的。庄子拥有超时代的思维,而这种思维也让他观察事物的角度独特,更加细致入微。

庄子所生活的年代战乱频发,各诸侯国割据中原。庄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因为统治者“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正因如此,自己的经世之才不能为公所用,“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寥落的处境,并未让庄子沉沦。在《逍遥游》中,庄子向世人展现了他的志向与胸怀。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是一种出现在山海经中的瑞兽,根据《说文》的描述,“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可见,除了凤之外,鹏在禽类中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我们常用到的“鹏程万里”一语,亦是出自逍遥游中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那么,鹏指代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在《逍遥游》中,鹏是由鲲转化而来的神兽,与这两种体积庞大的瑞兽相比,蜩和学鸠的眼界和见识显然微不足道。

比较巧妙的是,鲲鹏只是存在于传说中的神兽,没人在现实中见过它们的踪迹;而蜩和学鸠却是真实存在于世界的生物,且是随处可见的。

这篇文章以虚实结合的手法,阐述了发人深省的道理: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鹏的力量其雄厚,稍稍振翅即可在三千里的水面掀起滔天巨浪。相比之下,蜩鸠的力量仅限于“抢榆枋而止”。

从力量上来看,鲲鹏与蜩鸠简直有天壤之别,然而蜩鸠却没有自知之明,对鲲鹏进行了言语嘲讽:“时则不至,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毫无疑问,这两种生物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眼界和见识自然天差地别。境界上的差异,使蜩鸠成了井底之蛙。

以鲲鹏和蜩鸠做铺垫之后,庄子便开始阐述“人化”的部分。

庄子认为:在某地做官、跻身士大夫、成为诸侯甚至天子,都不过是蜩鸠一样的行为。毕竟,人生短暂,执迷于既得利益的人都是短浅之辈。唯有那些“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人,才能像鲲鹏一样。

蜩鸠所处的环境,就是世俗。他们的生活不由自主,处处受制于人。反观鲲鹏,能够借助客观条件谋定后动,从境界上已胜过蜩鸠。

不过,在庄子看来,尽管鲲鹏拥有超凡的能力,但它仍未达到最高的境界。毕竟,借助客观条件,仍要“有所持”,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

既然,连鲲鹏都无法达到逍遥游的境界,那么,这一境界又是如何达成的呢?庄子认为,唯有“无所持”,才能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上境界,这也是庄子毕生所求的理想境界。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庄子乃至道家思想中“出世”的特点。

不过,庄子的思想与传统的道家思想尚有区别,在保持了“养心”这一根本的基础上,庄子还糅合了儒家的“修身”。庄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进入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想要深刻剖析庄子,单凭一部《逍遥游》是远远不足的,我们还需结合《齐物论》中的论述。如里面的一句“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就颇具哲学价值。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你的存在,就没有我的存在,只要我与你的距离足够近,那么,就能取得任何我想得到的东西。看起来这句话毫无逻辑,读来云里雾里,实际上这就是庄子对物质和意识形态的探索。

毫无疑问的是,庄子肯定了物质的第一性,认为依附于物质的意识为第二性,二者之间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就是这句话中的“你”和“我”。庄子并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后继人,他本身就是哲学的巨人与先驱者。庄子的思想在后人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庄子。

“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读庄子时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悟。也难怪《古典新义》的作者会认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标签: 庄子学派道家年代时期思想代表什么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到底有多残忍(历史上的秦始皇为何如此残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历史,残暴,残忍,为何,如此,到底

    大国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和历史让我们得以在今天的文化竞争中的自信得以大大增强。在这历史长河中,从秦王嬴政时起,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确立。在历代君主中,不乏有贤明的,如:贞观长歌——唐太宗李世民;大汉天子——汉武帝刘彻;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世界之王——成吉思汗;中华始治——汉文

  • 秦朝多少年历史(中国历史上秦朝统一后多久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灭亡,统一,秦朝,中国,多久,多少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秦始皇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这个短命的秦朝只统治了15年就灭亡了,经历了秦始皇、胡亥、秦二世3代。那么,这个短命的王朝为何被灭国呢?诗经女孩带你一起来看。一、秦朝一共统治了多少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自秦始皇至秦二

  • 猴王出世主要内容(关于课文猴王出世的课堂笔记 )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俺老孙来也。”“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呼了六七钟。睁着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一、生字预习【芝】zhī(芝兰)(芝麻)字义:古书上指白芷。【遂

  • 赵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历史上的赵高是怎么样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高,历史,形象,人物,怎么样,什么样,一个

    在很多历史剧中,赵高都被塑造成一个太监的模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赵高宦官的身份;赵高第一次出现,就是以宦官的身份服侍秦始皇起家,后来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机敏而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开始平步青云,直至成为中车府令。这中车府令的官职或许不是很高,但却是很重要,因为中车府令是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不仅驾驭车马的能力

  • 被称为诗杰的唐代诗人是谁呢(关于诗杰称呼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诗杰,称呼,诗人,来历,称为,唐代,关于

    王勃,字子安,唐诗著名的诗人,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被称为“诗杰”,与当时的骆宾王、卢邻照、杨炯等人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是四个人当中最有才华,最有创造力的诗人,其主要成就是骈文和诗歌,作品华丽唯美,以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滕王阁序》来说,整篇文章洋洋洒洒,写得不仅有气势,同时也最能够体现出诗

  • 安南国是现在的哪里(明朝皇帝对于安南国的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安南国,皇帝,态度,明朝,对于,现在,哪里,国是

    安南,秦时称为交趾郡,东汉时改名交州,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北方一带。“安南”一词始于唐朝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李治曾在这里设立了安南都护府,直到清嘉庆八年才更改国号为越南。安南虽然称臣千年之久,但早在五代十国时就已经脱离南汉成为了独立的政权。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证地区的安宁,特意在《皇明祖训》中记

  • 老舍的原名叫什么(著名作家老舍的个人生活及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老舍,原名,代表作,作家,著名,生活,个人,什么

    老舍是一个讽刺小说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都以讽刺出之。然而决不如鲁迅那么刻薄,反而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或者要感谢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气质。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好人,老舍小说里的李子荣、张大哥、丁二爷,都十分可爱。他口角边虽常常挂着讥嘲的笑意,眼里却蕴着两眶热泪。——苏雪林《幽默作家老舍

  • 哪吒的师傅是谁(封神英雄榜中哪吒的师傅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师傅,哪吒,封神,英雄,名字,什么

    《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门下有十二金仙,在封神大战中大放异彩。这十二人虽然在黄河阵中一度被削去顶上三花,废为凡人,然而后来却得到 大机缘大造化,成功渡过杀劫,以仙道成就长生,成为独立于天庭之外的世外神仙。十二金仙中,对于今人来说太乙真的名气最大,那么太乙真人在十二金仙中能排第几?他真正的实力在仙界又

  •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性格特点(鲁滨逊值得学习的人物品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滨逊,人物,漂流,品质,特点,性格,学习,值得

    《鲁滨逊漂流记》,最早是在初中英语课文中学到的。当时,正好同桌有这本小说,我便借了来,一个晚上就读完了,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看的虽然很快,但其中鲁滨逊在荒岛生存中体现出的坚韧精神,深深的根植于心中,久久不能忘怀。《鲁滨逊飘流记》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了鲁滨逊的离奇遭遇。鲁滨逊听从内

  • 教育家卢梭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卢梭的启蒙思想及其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卢梭,教育家,思想,启蒙,主张,影响,及其,什么

    1.论人的天性在人性论问题上,他认为人性善,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存在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他的性善论与宗教的原罪说针锋相对,充满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他同其他启蒙学者一样,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持感觉论观点。2.自然教育理论他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