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称长安的是哪个城市(长安曾是哪几个朝代的首都)

古称长安的是哪个城市(长安曾是哪几个朝代的首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0 更新时间:2024/1/1 16:37:12

说起我国历代王朝的都城,西安绝对有一号。这座文化底蕴极高的城市,古称“长安”(如今长安乃西安市一个行政区),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美誉。这“十三朝”中的秦、(西)汉、隋、唐都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

可以说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07年,在这1100多年里,长安都是我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但是为什么自唐朝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王朝将都城放在长安了呢?

在探知长安被甩出“都城圈”之前,先来了解一下,长安为什么会成为都城的热选城市。

上图_ 黄河流域地图

一、经济与文明优势

在周王朝及以前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完全是在北方,主要是在黄河流域,所以说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那个时候黄河相对“温顺”许多,河水也清澈很多,黄河两边有大把适合耕种的良田。

在无与伦比的的优势条件下,必然孕育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文明。所以在完全以农业为经济主导的时代,黄河流域有着绝对优势的经济地位。

正因如此,中原地区成为了华夏大地经济与文明的中心。

然而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并没有在黄河流域,黄河孕育出的强大的经济基础又与长安有什么关系?

虽然长安不沿着黄河,但是却沿着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这条横穿关中平原东西的大河,不但源源不断地给黄河添加水利助力,更是冲刷出关中平原这么一块巨大的宝地。

上图_ 左图示意长安城的位置,右图示意长安城周围的河流和水渠分布

这块宝地拥有着黄河流域同样的特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同样孕育着农耕文明。而且,西周文王、武王时期的都城就在关中平原之内。

但随着周成王时代都城的东迁,再加之这里毕竟置身黄河流域之外,关中地区一度被中原各诸侯国所忽视。然而,随着秦国的崛起,大本营关中平原,又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其都城咸阳(长安附近)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政治地位更是空前提高。

而继秦帝国之后的西汉,同样是占据了关中平原之后而统一全国,并且定都长安,关中平原的政治地位得以延续。这为长安拥有“首席都城”之地位打下基础。

上图_ 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分区图

二、地理优势

相对于经济与政治,地理上的优势,才是让长安能够成为“首席都城”的第一要因。

长安所在之地——“关中”,绝对是一块易守难攻的宝地。因为关中四面环山且十分险峻,在秦汉时期,想要进入这块平原地区,唯有翻越崇山峻岭。而在这延绵千里的山岭之间,方便行军的,唯有四个地势相对平坦的峡谷通道。

上图_ 关中四塞(东面是潼关、西边是散关、北面是萧关、南面是武关)

如此,只需要在四道峡谷之中,占据险要地理位置修建关隘,就可以轻松抵御敌军的入侵。这四个关隘分别是:

1. 位居西北的萧关,乃通往西北甘、宁之要道;

2. 位居西南的大散关,乃联通汉中与巴蜀之要道;

3. 位居东南的武关,乃通往南阳盆地的必经旱路,也可以直插荆襄水路要塞;

4. 位居东侧的先函谷关,后潼关,故又称函潼关隘,此关口比邻黄河,是抵御水旱两路进攻之要塞,这个关口也是关中连接中原的主要通道,因此尤为重要。

正是有了这四个要塞关隘的保护,在那个辎重运输困难的年代,想要突破关中平原的防御体系谈何容易。

再加之,相对稳定与充裕的经济基础,使得关中平原成为建立都城的理想之地,而位于渭河等几条河流流域汇聚之地的长安,就成为了关中平原的最佳地点。长安也就成为继秦帝国之后,各大王朝首选的建都之地。

上图_ 长安地理位置示意图

那么既然长安及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区优势如此明显,为何会最终被王朝摒弃,而最终跌落“都城神坛”?

实际上,恰恰是因为经济与地理上两大优势的丧失,而导致长安失去了首都地位。若二者比较之,经济地位的下降则更为关键。

  • 先说地理优势的丧失。

  • 前文提及,关中平原的优势在于易守难攻,防守住四大关隘,似乎关中则可高枕无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地理的进一步探索与认知,通往关中的道路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四关。至少,从汉中通往关中就开发出了四条通道。

    更可怕的是,从中原通往关中平原已经不再需要必经潼关,从山西南端(今郓城一带)可以渡过黄河直插关中。

    这条道路简直成了关中平原防御上的噩梦,唐高祖李渊灭隋,梁太祖朱温灭唐都走的这条路线。关中平原已经不再是无法攻克之地。

    上图_ 梁太祖朱温(852年—912年),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 其实,地理优势地位的下降,更多是表现在经济地位下降之中。

  • 在我国封建王朝统治时代,都城必定是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长安自然也不会例外。

    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的农业产出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长安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需求。面对这样的窘境,从其他地方调配物资支援长安,乃是唯一选择。

    经过东汉、三国,尤其是南朝时期,江淮以及江浙地区得到了大力开发与长足发展。等到了隋唐时期,南方已经成为了国家的经济支柱,尤其是粮食产量,更是远高于北方。因此,江淮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长安需求物资的主要来源地。

    但是,从江淮到达长安,这条“物资补给线”上,简直是困难重重。这困难一方面来自长安地处西部,与东部江淮距离遥远,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关中平原四年环山的险峻地形。

    上图_ 隋唐大运河

    在唐朝,借着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物资从扬州上船出发,到达洛阳就得半年,这只是完成了一半的行程,这半程相对轻松,因为全是水路。物资再从洛阳转至长安,那就更费劲了,得先靠陆运,将物资绕过黄河天堑三门峡,再进入渭河水运至长安。这一套下来,成本高到惊天,时间更得一年开外。这种经济上的制约,已经让关中平原易守难攻地理的优势,完完全全地变成了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大劣势。

    如此低效长距离的物资运输,更加致命的问题就是,一旦发生战争,敌人只需要掐断你的物资运输线路,都城长安就会瞬间崩溃。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率先占领了洛阳,掐断了长安的粮道,这招釜底抽薪几乎让唐王朝崩溃。

    为了缓解长安物资供应的压力,隋唐的前几位皇帝都不得不采取长安与洛阳两地奔波的执政方式。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隋炀帝和武则天都不愿意待在长安了。换句话说,隋唐时期的长安,名义上是首都,但是其地位已经比较尴尬了。

    上图_ 游牧骑兵

  • 此外,还有这个重要因素,也令长安不能够再作为王朝都城,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已经由西转东。

  •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主要集中在西北,贺兰山与阴山成为了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战斗的前沿。

    但是,随着两汉时期对匈奴等民族的强力打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相继入侵,并在中原北方建立政权之后,西北这一片的游牧民族要么是在战斗中消亡,要么就是被汉化而融入中原,西北一侧的入侵问题得以缓解。

    而在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崛起,最具代表的就是契丹、女真与蒙古。

    而北方抵御入侵战争的前沿,也从贺兰山与阴山,转至太行山与燕山一带,所谓“燕云十六州”成为战略要地。而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则进一步下降,甚至黯然失色,一落千丈。

    上图_ 燕云十六州

    总而言之,长安以及所在的关中平原,在唐朝之后,所有的优势都荡然无存,自然也不再可能成为首都。但随着当今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西安这座历经沧桑的历史名城,再次成为经济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标签: 城市长安朝代首都哪个

    更多文章

    • 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故事(显微镜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列文虎克发,显微镜,发明,故事,明显,出来,怎么

      在污浊的空气中、露天的脏水里,甚至我们的指甲里,常藏有让人生病的病原微生物。常洗手、修剪指甲,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要捂住嘴等,这些习惯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事。但是在300多年前,不仅是普通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也并不知道人的一些疾病是从哪里得来的,因为在那时,人们还不能用肉眼看到这些微生物。荷兰科学家

    • 康熙传位给四阿哥还是十四(四阿哥篡改诏书是真是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位,诏书,篡改,康熙,阿哥,还是,十四,真是

      关于康熙的皇位到底是传给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小编就跟大家从两部电视剧说起。第一部讲的是《宫锁心玉》,《宫锁心玉》结局那一段儿,康熙皇帝快不行了,把四阿哥叫入房中,语重心长的跟他讲,之所以表现得更看重十四阿哥和八阿哥,是为了防止朝中大臣将自己的黑手伸向他早已考虑好的继承人——四阿哥。这一段发生在康熙给

    • 日本为什么有杨贵妃墓(为什么杨贵妃墓在日本这么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贵妃,日本,有名,为什么,这么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凄美爱情结局让我们惋惜。对于杨贵妃的结局,历来有很多传说,众说纷纭。史书记载最多的是"安史之乱"发生后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葬于马嵬坡贵妃墓中。但有人说杨贵妃没有死,死的是一个替身,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已经覆灭,当年马嵬坡究竟发生什么?这

    • 史记记载了从什么到什么时的历史(史记一共有几部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记载,部分,一共,什么,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记传体通史的代表作。《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太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数千年的历史。司马迁

    • 昆虫记被誉为什么(法布尔的昆虫记又被称之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昆虫记,法布尔,称之为,誉为,什么

      有这样一个人,他创造了许多奇迹:用一生的时光坚持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研究,直到91岁与世长辞;用一生的时光以昆虫为对象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第十卷问世时他已是86岁的老人;他这部著作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享誉世界……他就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亨利·法布尔,他那部十

    • 蒸汽机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谁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蒸汽机,发明,制造,世界,时候,第一,什么

      蒸汽机是一种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产生蒸汽需要使水沸腾,所以需要使用木头、煤等作燃料烧锅炉,然后利用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输出动力。蒸汽机的出现,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最终引发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一说到蒸汽机,大家不约而同地就会想到瓦特,很多人以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实际上他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气,周瑜,诸葛亮,内容,主要

      “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临终的遗言,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在他的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和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周瑜与诸葛亮自一认识,就被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给吓着了。他每走一步,都会被诸葛亮识破、看透,并予以破解。所以在周瑜的判断中,以后对江东威胁最大的不是曹操,因为在周瑜的眼里曹操

    • 赵云能打过关羽吗(赵云和关羽的武力值谁的更高一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力,赵云能,关羽,一点

      关羽关云长,中国历史上最付盛名的武将,有武圣之称。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身高九尺,相当于现在二米一十的样子。这样的身高,加上身大十围,那两膀的力气相当惊人,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在云长手中,会是一件相当称手的兵器了。高人一等的身长,最重的兵器

    • 裹小脚的历史和起源(历史上这么多年为什么要女人缠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缠足,起源,女人,多年,为什么,这么

      众所周知,俗称为“裹小脚”的“缠足”,是中国古代压迫女性的一大残忍陋习,这种用布条紧捆使得女性足部骨折而扭曲变小的习俗,与欧洲14—16世纪存在的束腰(用铁骨架紧压女性腰部造成扭曲变细)、非洲至今还有少数地方仍存在的割礼(在女性结婚圆房前先用刀具割破处女膜)并称为“人类三大残害女性的陋习”。然而这种

    • 历史上张仪结局有多惨(秦武王时期张仪干过哪些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仪,秦武王,事件,时期,历史,结局,哪些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原本是魏国安邑人,一生之中协助秦惠文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张仪原本是魏国人,与战国时期另一位纵横家苏秦一样,曾师从鬼谷子。张仪出师以后,首创连横的学说,开始游说列国,最终入秦,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被封为相国。成为秦相的张仪,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