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日本德川家族历史传说(德川家族现在在日本的地位)

日本德川家族历史传说(德川家族现在在日本的地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51 更新时间:2024/1/23 6:00:41

日本皇室据称是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皇室。日本人认为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孙子,日本国是由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的,这一年是中国的周惠十七年:

这一年赤狄攻破卫国,齐桓公出兵救卫,正式开了他尊王攘夷的霸业;同样是在这一年春秋时代秦国最杰出的君主秦穆公继位,秦国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日本人自称其皇室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间断过,至此已延续了126代天皇、历时长达2680年。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超过两百年的就算长寿了。

不过日本的文字系统形成相对较晚:直到中国唐代时期留学生吉备真备才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片假名,后来日本人又根据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平假名。

在此之前日本无法使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历史。日本史籍中关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生于何时、葬于何地根本没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其生平事迹更类似于神话传说。

尽管日本皇室的历史很可能并没日本人自己吹嘘的那么久,但自从有明确文字记载以来日本皇室从未被人取而代之却是事实。

尽管日本皇室一直不间断的传承至今,但在日本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皇室其实是不掌握国家实权的。

自公元1185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政权起天皇朝廷就开始受制于武士阶级建立的幕府政权长达682年。

在此期间国家军政大权完全操之于由武士阶层创立的幕府手中,以天皇为核心的京都朝廷已淡化成为仅仅只具有象征性质了。

幕府政权可不像天皇朝廷那样能一直维持不间断的统治,事实上在长达近七百年的幕府时代先后经历了镰仓、室町、江户三代幕府政权的更迭。

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代幕府政权是从1603年开始统治日本的江户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867年。江户幕府是由于统治中心位于江户城(今东京)而得名的。

由于江户幕府的统治者姓德川,所以又被称为德川幕府。德川幕府总结了之前镰仓、室町两代幕府的经验教训强化中央集权,从而构建起了相对稳定的幕藩体系。

德川幕府由此成为三代幕府政权中统治最为稳定的:镰仓幕府历时141年,室町幕府历时237年,相比之下德川幕府历时264年。

德川幕府不仅是三代幕府政权中最长寿的,也是统治期间社会秩序最为稳定的。

室町幕府尽管历时237年,但后面的106年完全是在地方诸侯大名割据混战的状态中度过的,室町幕府政权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空架子。

直到1573年织田信长废黜室町幕府最后一代将军后连这个空架子也不复存在。相比之下德川幕府从1615年大阪夏之阵结束到1853年美国黑船来航之间这238年日本国内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争出现。

在长期的天下承平局面之下商业和城市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德川幕府统治下和平安定的局面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却反过来冲击到了由士农工商构成的身份等级制度,从而动摇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支柱。

德川幕府尽管三代幕府政权中集权化程度最高的,但并没完全彻底剥夺地方藩主的所有权力。

在德川家族当初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还与一些藩主结过仇,所以整个德川幕府时代其实一直存在反对幕府统治的暗流。

只不过在长达两百余年期间德川幕府一直牢牢掌控着形势,直到1853年美国黑船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一切。

德川幕府在美国人的坚船利炮之下被迫打开国门,随后又陆续与英、法、俄等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原本就一直存在的反幕府的暗流在外敌威胁的刺激下愈演愈烈:反幕府的政治势力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要求德川幕府把政权奉还给天皇。

1866年德川庆喜就任德川幕府最后一代将军。德川庆喜面对风起云涌的尊王攘夷运动试图通过在幕府内部推行改革的方式化解危机:

德川庆喜建立了一种与西方国家的内阁制相似的政府体制,从而使行政程序更加集中化。

与此同时德川庆喜授权一位从荷兰留学归来的学者草拟一份政治改革方案:在法院、行政部门和议会之间进行分权。这实际上就是在模仿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

在政治改革的同时德川庆喜解散了以武士为主体的老式军队,用新式武器重新武装军队。德川庆喜还改革了日本的财税制度,又让自己的弟弟去法国参加巴黎博览会。

德川庆喜这些改革如果能一直顺利推行下去,那么日本的近代化也许就是由德川幕府完成的,也就没后来的明治维新了。

然而反幕府的政治势力已不愿再给德川庆喜任何机会了。公元1867年10月14日德川庆喜迫于形势宣布”大政奉还“:辞去将军职位和头衔,把权力还给天皇。

德川庆喜尽管辞去了将军职位和头衔,但这时他还有自己的封地和家臣,所以他手中依然掌握有较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权力。

那些拥护德川家族的藩国要求任命德川庆喜为新政府的高官,反幕府的势力则要求德川庆喜交还领地。反幕府的势力甚至不惜伪造“诛杀反贼庆喜”的诏书,还在江户制造骚乱。

德川庆喜尽管迫于形势辞去了将军职位和头衔,但反对派咄咄逼人的攻势使他担心如果自己彻底交权会不会最终落得被清算的下场呢?1868年1月德川庆喜率军前往京都向天皇进谏。

德川家的军队在行进到京都南部的鸟羽、伏见地区时被维新政府的军队伏击。德川方面占据人数上的优势,但维新政府方面装备有更多的西洋武器。

在经过四天的战斗后德川庆喜逃回了江户。维新政府的军队趁胜追击一直打到江户城下。德川庆喜不得不在抵抗到底与争取和解之间进行抉择。

尽管这时德川家的势力已遭到重创,然而还并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德川家手中仍有数万用西洋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江湖市民以及关东地区的诸侯藩主们普遍站在德川家一边。

尽管德川庆喜已宣布辞去将军职务,然而这时明治维新政府还并没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列强依然将德川幕府视为是日本唯一的合法政府。法国大使甚至表示可以为德川家提供帮助。

如果德川庆喜为了维护个人权力选择抵抗到底,那么他其实也具备与维新政府一战的实力。

可如果他这么做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江户城会成为战场,势必会造成百姓生灵涂炭的局面,甚至整个国家也可能被卷入内战之中。

法国大使承诺援助自然是有所求的,其他列强未必没同样的心思。一旦内战全面爆发,那么列强会不会趁机干涉呢?

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德川庆喜拒绝了支持者拼死一战的要求:他宣布解散军队,他本人随后离开了江户城,住进了上野的宽永寺。

德川庆喜委任胜海舟作为自己的代表与维新政府的代表西乡隆盛进行和平谈判。

事实上维新政府的军队这时也是投鼠忌器: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之孙德川家茂的夫人是明治天皇的姑姑和宫,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的夫人笃子则出自萨摩藩。

萨摩恰恰正是倒幕势力中的主力,也是明治维新政府中的主要政治势力。正在围攻江户城的西乡隆盛就曾是笃子父亲的家臣。

笃子利用自己家族和西乡隆盛的旧交情给西乡写信要求他保全德川家族。作为德川家族谈判代表的胜海舟在谈判一开始就说道:“打起仗来万一伤到城中那两位大人物可就不好了”。

胜海舟口中所谓的大人物就是指的和宫、笃子两人。这两位一个出自皇室家族,一个与政府军参谋西乡隆盛有交情。况且在德川庆喜已做出降服的姿态之后西乡隆盛也无意破坏江户城。

最终双方达成了关于江户无血开城的七项和平协议:德川庆喜引退、幕府家臣全部迁出江户城、武器装备悉数交给新政府......

1868年5月3日维新政府的军队在不流血的状态下开进了江户城。与此同时德川家族及其家臣则全部迁出了江户城。身为末代将军的德川庆喜为避嫌从此与以前的家臣老死不相往来。

这位末代将军喜欢打猎、听民谣,后来又迷上了摄影。不过德川庆喜的摄影技术却相当糟糕,以致于连续给几家媒体投稿都被退回。

1877年德川庆喜从静冈县搬到了已阔别9年的江户城。这时这座城市的名字已改为东京,成为明治新政府的首都。在东京德川庆喜拜见了明治天皇。

1902年德川庆喜被天皇册封为公爵。1913年75岁的德川庆喜因患上肺炎而去世。

德川庆喜共有10男11女,但活下来的连一半都不到。其中有英国留学背景的德川家达继承了德川“宗家”。

德川家达不仅得以继承父亲的公爵头衔,还出任过地方知事(类似于省长)、议会议员等等,在从政的同时还一直被邀请出任各种会长、社长、馆长。

德川家达的儿子德川家正大学毕业后长期担任日本外务省任外交官,见证了军国主义日本的疯狂和最终崩溃。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之前德川家族一直属于日本的贵族阶层。

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尽管日本皇室被保留了下来,然而原来的贵族身份等级制度则被废除。德川家族的公爵头衔自然也不复存在。

尽管公爵头衔被取消了,但德川家毕竟家大业大。德川家的后人用祖先留下的财产经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财团家族。如今德川宗家的后代有的成为了政府官员,有的成为了企业巨头。

然而德川家毕竟是一个大家:由于主要财产被宗家所继承,所以旁支分家的后代大多已泯然众人。

德川宗家第十八代掌门人德川恒孝曾长期担任日本邮船株式会社董事副社长,退休后又担任该社的顾问,同时兼任横滨港振兴协会会长、“德川纪念财团”理事长等等。

如今德川宗家尽管名义上已失去了贵族头衔,然而他们依然是一个势力庞大的财阀家族,同时也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时至今日德川宗家子弟依然被高看一眼,事实上成为了没贵族头衔的“贵族阶层”。

2001年皇太子德仁(如今的日本天皇)的女儿敬宫爱子内亲王诞生后举行浴汤之仪。德川宗家的当家人德川恒孝与前田利佑作为武家代表担任了仪式的鸣弦役。

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川宗家在日本社会依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德川恒孝如今已有80岁,他的继承人是生于1965年的长子德川家宏。

如今回头再看德川庆喜当初的选择于公避免使日本陷入内战的漩涡,于私避免使德川家族在战火中落个玉石俱焚的下场。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对德川庆喜给予高度评价:

“德川庆喜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顾全民众的将来与国家的发展,坦然从权倾一国的至尊之位引退,使德川家族与平民并齐、归于平淡,却引导出一个辉煌雄伟的日本。”

时至今日德川家族在形式上的确与平民百姓并无区别,然而德川家族的财力和社会地位依然使其成为日本一流的豪门望族。

权力之手握紧容易,然而要松开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历史上多少枭雄豪杰为争权夺利落得满门身死的下场。

政治家在登上历史舞台时需要过人的勇气,然而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还必须看清历史发展的形势,必须知道自己该在适当之时以适当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而这同样需要过人的胆识。

19世纪中叶的日本尚未形成领导人和平交接的政治体制,如果当时德川庆喜为了自己的权力一意孤行,那么也许今天德川家族的命运乃至整个日本的命运就大不一样了。

更多文章

  •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启示(罗马帝国形成衰落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在世界史上,出现过许多璀璨的文明。但可惜的是,许多文明就像是昙花一样,在辉煌之后,迅速凋零,罗马就是这样的文明。在疆域上,罗马人曾坐拥过五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其

  • 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和影响意义(改革成功原因及成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1832年议会改革

    议会,又称为国会。议会起源于英国,是从封建性质的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1265年贵族孟福尔以摄政名义召开由贵族、僧侣、骑士和市民参加的会议。后来,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开端。在今天看来,英国议会进行的改革和暴力革命的影响一样重要,使得普通资产阶级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都知道,议会是当今世界许多国

  •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意义(明朝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关于郑和此人,我想大家也并不陌生,毕竟初中历史课本上也曾经记载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是,并非很多人知道关于他的人生信仰以及与他相关的其他小故事。郑和,又名马和、马三宝、三宝太监,公元1371年出生在云南昆阳的一个元军将领家中,在他十岁时,元朝亡国,父亲自杀,仅剩他一人活了下来。所以他在年幼时就被

  • 维京人是哪个国家民族(古代维京人祖先是现在的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维京人是哪个国家

    瑞典是北欧的一个国家,他的祖先是维京人。维京人是中世纪生活在北欧地区的一个庞大群体。严格来说,他们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区域和文化概念。英文中,“维京”写作“viking”,意为“来自峡湾的人”,主要指生活在丹麦、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地区的人们,并不是某个民族和国家。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恶劣

  • 丁戊奇荒最吓人的片段(丁戊奇荒人祸故事有多恐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丁戊奇荒最吓人的片段

    就当今社会而言,浪费粮食这一现象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不然也不会出台什么“光盘消费”的行动。其实粮食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经常会出现灾荒。只要是学过历史,或者是看过电视剧的人都会有所了解。一旦发生灾荒,在没有任何的粮食可吃的情况下,百姓们只好去啃树皮,去吃石头,甚至有些人还将

  • 日本甲级战犯名单及职务(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罪行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日本甲级战犯名单

    其中罪行最大的就是甲级战犯,目前一些资料上说有14人,一说有28人,也说有32人。小编经过查询考证,认为28人的甲级战犯名单是非常准确的。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这28名日本甲级战犯。1、东条英机日本总理大臣(即首相)。他是日本法西斯统治集团的魁首,是侵苏战争、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 1

  • 北约和华约有哪些国家组成(北约与华约各有多少成员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北约和华约有哪些国家

    在冷战时期,华沙条约组织(华约)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国际组织。1991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华约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55年5月,华约成立于波兰首都华沙,并将总部设在了这里。当时,一共有8个成员国,包括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匈牙利、波兰、捷克斯诺伐克和阿尔

  • 历史真正妲己样子(古代的妲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真正妲己样子

    提起苏妲己,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艳如桃花,妖媚动人,美丽多姿”的美人。据说她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奉女娲娘娘之命,蛊惑纣王,纵情女色,残害忠良,断送商纣王基业。如在苏妲己的蛊惑下,商纣王杀了比干在内的很多忠臣,逼迫黄飞虎等其他忠臣投靠了西周帮助西周灭了商朝。对苏妲己的这一切认识,大家都是来源于明

  • 乾隆和康熙在位多少年时间(乾隆跟康熙哪个年代更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和康熙在位多少年

    说到清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康熙和乾隆,后来被人们称为“康乾盛世”。康熙在位61年,乾隆却在85岁时选择退位,让嘉庆帝即位。其实乾隆在退位的时候,身体还很硬朗,还可以在继续处理政事,那为什么乾隆会选择退位呢?乾隆还是小弘历的时候,最敬佩的人当属他的爷爷康熙了,皇家的亲情由于掺杂了权势争夺,还有严格的规

  • 文秀和溥仪离婚后去了哪里(溥仪和文秀什么时候离婚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秀和溥仪离婚后去了哪里

    每一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无不期望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然而世事难料,伟大的爱情有时难免输给狗血的生活,就连皇帝家,也免不了遇到闹离婚的事。1922年,年仅14岁的文绣十里红妆,风光大嫁,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新婚燕尔,两个人感情还不错。文绣生活无忧,每天刺绣读书,倒也乐得逍遥。1924年,冯玉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