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项羽的成语典故与故事(一想到项羽就想到的四字词语)

关于项羽的成语典故与故事(一想到项羽就想到的四字词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17 更新时间:2024/1/30 8:09:29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顶级流量的代表之一,项羽在当代民众心中也是有一定分量的。像戏曲、曲艺等等,甚至是“游戏”里的人物设定,都少不了西楚霸王项羽的身影。

项羽 画像

项羽能在浩瀚如海的史书典籍中脱颖而出,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能将人物性格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与其给后世留下的英雄故事、史实典故是分不开的。

继书童的上一篇文章介绍“兵仙”韩信留给我们的三十四个成语之后,应粉丝们要求,书童为大家奉上西楚霸王项羽与他缔造的成语故事!

西楚霸王与他的成语故事

  • 取而代之

  • 释义:意思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成语出自项羽成事前说过的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之!”与这句话相对应的便是刘邦说的那句:“大丈夫当如是!”两句话表述的意思虽然不同,但相同的是,项羽和刘邦都是在看到始皇帝豪华车驾出行时有感而发的。

    取而代之”,是自带贵族气质的项羽在揭竿反秦之前自身野心的纰漏,也是西楚霸王天生豪气的体现。试想,一个普通人看见当时最高权力执掌皇帝的车驾,恐怕只会跪着颤抖吧。

  • 破釜沉舟

  • 释义: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这恐怕是项羽最有名的一个故事了,还记得书童高三誓师大会的时候喊得就是这一句“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破釜沉舟,是项羽近乎天才的军事能力体现,在敌众我寡,士气低落的危急情况下,项羽灵活运用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军事案例。

  • 作壁上观

  • 释义: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作壁上观”,是秦末战争早期众诸侯的惯用伎俩。项羽作为秦末起义军中实力最强,名头最响的一支,首当其冲便受到了秦朝军队的“特殊照顾”。

    巨鹿之战,秦军主力将项羽军队围困于巨鹿一带,各起义军头领听到消息后早早的便把军队开到了巨鹿,但却无一家出手相救,他们都在等着秦军与项家军鱼死网破,自己好收渔翁之利……。“

    作壁上观”其实是对秦末起义军有生力量的严重损害,多亏里面围的是项羽,要是其他人,估计早被秦军吃掉了。

  • 膝行而前

  • 释义:意思是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成名,杀得数倍于楚军的秦军丢盔弃甲。这场战役的胜利,最重要的意义其实是起义军内部项羽项家军头领地位的确立。在巨鹿之战之前,各支起义军各自为政,自己打自己的,甚至当项家军被秦军包围时,各支起义军仍是作壁上观看好戏。但经过巨鹿之战,项羽以及项家军浴火重生,各支起义军首领便打心底里畏惧项羽。因此,项家军杀出重围回到起义军地盘后,各起义军的王、将军都“膝行而前”,跪拜项羽。他们开始畏惧项羽的威严,畏惧项家军的军事实力,开始默认项羽起义军头领的军事地位。

  • 先发制人

  • 释义:意思是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出自《汉书·项籍传》。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是项羽在指挥军事战斗时的常用策略,项羽作战谋略激进,主张军队进攻应出其不意。秦末混战,各支起义军心怀叵测,打着伐秦的旗号暗自扩张自己的地盘,遇见秦军,能不战则不战,以图保存实力。

    而项羽则反其道行之,主张先发制人,积极与秦军决战。最终,在巨鹿一战,杀出了威风,杀出了起义军中的头领位置。

  • 锦衣夜行

  • 释义:指的是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享有荣华富贵而没有在人前显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项羽的这句话,看似非常有道理,实则暴露了项羽的一个致命弱点。倘若是普通老百姓,心里有这个念头再正常不过了,发达了当然要回家乡显摆了。

    但项羽不同,他是西楚霸王,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他一人身系天下安危。当范曾让他留在关中称王时,他却选择了回归故乡,放弃这块宝地,将关中留给了刘邦。

    项羽的失败也在这一刻就埋下了伏笔,正是这句“锦衣夜行”,揭示了项羽的目光极短。

  • 沐猴而冠

  • 释义:意思是猕猴戴帽子。比喻外表虽装扮得很像样,但本质却掩盖不了。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少见的最初描述项羽的贬义词,这个成语,最初是因为项羽的一个谋士,奉劝项羽留在关中称王,但项羽非要回楚地做西楚霸王。无奈之下,这个谋士“骂”了一句沐猴而冠。

  • 妇人之仁

  • 释义:意思是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妇人之仁”算得上是项羽的另一个致命缺点,在军事上与刘邦势均力敌、早已失去优势的情况下,鸿门一宴项羽硬是放走了刘邦。“妇人之仁”正是范曾对项羽的深刻且正确的评价。

  •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 这两个成语,书童认为就不用释义了。英雄末路,或许项羽也未曾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自己英雄一世会被当初自己最看不起的那个刘邦打败……或许他心有不甘,但他并不后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项羽活着的时候,是神威的西楚霸王;项羽死后,千年不变,仍是我们心中的西楚霸王!

    标签: 关于项羽的成语

    更多文章

    •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有声故事片《爵士歌王》在美国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剧院首映。《爵士歌王》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尽管影片中仅有歌唱和部分对白达到有声效果,可这是电影第一次真的“开口说话”了。《爵士歌王》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代表着新类型电影与新类型娱乐已迈出决定性的一步

    • 朱高煦为什么不造朱高炽的反(汉王为什么不反明仁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高煦为什么不造朱高炽的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京途中病逝。临终之前他留下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而由于六军在外,为防止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趁机作乱,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金幼孜密谋之下,决意大军秘不发丧;同时杨荣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奏报。最终在太子朱高炽与群臣的精心安排之下,皇位实现了安稳过渡,九月朱

    • 朱祁镇和朱祁钰哪个好(明朝皇帝朱祁镇和朱祁钰谁是明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祁镇和朱祁钰哪个好

      【大明朝自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由南京迁都至北京开始,大明朝共计历经十四位皇帝。唯有一位皇帝没能葬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他就是明景泰帝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仅有两子,朱祁钰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朱祁镇。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年仅三十六岁的明宣宗朱瞻基去世。皇太子长子朱祁镇继承皇

    • 总督和巡抚哪个大(清朝的总督和巡抚相比谁的官职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总督和巡抚哪个大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清两国的故事,说到明朝和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我们首先看看明朝。说到明朝其实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当时的明朝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是明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还是很发达的,所以在当时的明朝当官员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当的。而且明朝官员的工资普遍都很低,这其实于当时明

    • 真正的灵山在哪(西游记的西天灵山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真正的灵山在哪

      灵山对很多人来说都知道,毕竟都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灵山取得真经。所以很多人对灵山的印象是那里很美,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那现实的灵山又是什么样的呢?现实中真的存在灵山吗?《西游记》中灵山真正的灵山是存在的,它的名字叫灵鹫山,是佛祖释迦摩尼修行的地方,位于印度

    •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三皇五帝”的传说。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三皇”、哪“五帝”。今天六石就带大家一起来揭开神秘的“三皇五帝”的面纱。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即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指的也是远古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 诛杀9族是哪9族(古代诛杀九族什么意思,指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诛杀9族是哪9族

      古时封建社会,帝王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会制定严厉而残酷的刑罚,惩治那些触及王朝利益以及罪大恶极之人。其中,“诛九族”就是帝王常用的残酷手段,相信大家在影视剧上都听到过这个罪名。那么这“诛九族”到底是诛哪九族呢?嫁出去的女儿或者上门女婿会不会受到牵连呢?图片:诛九族剧照最初,在秦始皇统治时期,还

    • 如来打得过元始天尊吗(元始天尊和如来谁的地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如来打得过元始天尊吗

      话说元始天尊看罢“黄河阵”方欲出阵,彩云仙子将戳目珠从后面打来。那珠未到天尊跟前,已化作灰尘飞去。云霄见而失色。且说元始出阵,上篷坐下。燃灯曰:“老师进阵内,众道友如何?”元始曰:“三花削去,闭了天门,已成俗体,即是凡夫。”燃灯又曰:“方才老师入阵,为何不破此阵,将众道友提援出来,大发慈悲。”元始笑

    • 为什么到嘉庆就衰落了(清朝从嘉庆开始衰败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到嘉庆就衰落了

      清朝中后期皇帝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执念——节俭。经历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之后,清朝进入了“嘉道中衰”,清廷国库存银锐减,财政支出剧增,同时王朝危机日益严重各地频频爆发大规模民变。这样的背景之下清朝帝王们想到了所谓中国历史屡试不爽的一剂良方——节俭。常言道:成由俭败由奢。现在没钱花肯定是因为以前花多了,

    • 阎婆惜和张三是什么关系(阎婆惜和张三典故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阎婆惜和张三是什么关系

      今天不讲一百单八将,聊一聊宋江包养的情人——阎婆惜。相信喜欢中国传统曲艺的看官老爷都听过《探清水河》,这曲本是流行于北京的叙事歌,讲述了清末民初发生在火器营的悲剧爱情故事。歌词有一段“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又好比这阎婆惜,坐楼想张三”,其中阎婆惜就是宋江的情人,而张三就是张文远,宋江的秘书。阎婆惜其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