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正一品是现在多大的官职(正一品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正一品是现在多大的官职(正一品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57 更新时间:2024/1/25 11:50:32

人是为了什么辛苦工作呢?为了名,为了利?还是为了自身的进步?亦或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总之,不管为了什么理由工作,大家最后都有同一个终点,那就是为了钱。人是要生活的,吃喝拉撒、养家糊口,哪一样不要钱。所以,工资是工作待遇中最重要的部分,判断一个工作好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说到工资,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有国民工资水平的数据报告,这是现代人的工资。那么古代人,他们的工资又是怎么算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不同官员的工资问题,以清朝官员为例,来探讨一下朝中一品大员的工资水平。

清朝正一品大员

在清朝的官员体系中,一品官并不是一个特定的职位,而是一个官员等级。当时,官员体系一共有九个品,每一品中又分为正副两个等级,一共是十八个等级。我们说的一品官员,就包括了正一品从一品两种等级。

在每一个等级之中,官员的官职又有高低之分。比如说,同样是正一品官员,但是京城的正一品官员就是比地方上的正一品官员吃香,也就是我们说的地方官不如京官,毕竟,天子脚下的朝臣,再怎么说威仪也要多得多。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像我们今天的公务系统当中,同样是正科级的干部,中央的干部就会比各省各市的干部在声望上更牛一点。

另外,官员之中除了有京官和地方官的区别之外,还有臣和武将的区别。同样都是一个等级的官职,文臣和武将的待遇可大不相同哦。一般来说,文臣的工资待遇要普遍高于武将,不只是清朝,根据史料记载,几乎历朝历代都是这么个情况。

说回正一品大员,清朝官职体系中的正一品大员,还是包括许多官职的。京城的一品文官有“三太”,太傅、太师、太保;京城的一品武官有御前带刀侍卫首领;地方上的一品文官有大学士、总督;地方上的一品武官有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等。

这些清朝的正一品大员,都是前途无量的肱骨之臣,他们是整个官场体系中领头的人物,他们身上所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整个清朝朝廷最前端的那群人的待遇水平,并不能代表所有官员或者说整个官场的平均待遇水平。

正一品工资水平

前面说到清朝正一品大员的待遇水平,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工资水平,那么大家知道他们的工资结构吗?其实啊,清朝官员的工资是由俸禄和大米两部分来组成的,俸禄是真金白银,大米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正一品官员,他们的俸禄和大米肯定是比其他等级的官员高的,这个毋庸置疑。

那么他们的工资是多少呢?据史料记载,在清朝,一个正一品官员的一年俸禄是180两白银,朝廷发放的大米是90石,折合到现在的计量单位来算的话,就是一年30000多块钱,加上2520公斤的大米。看到这儿可能会有人质疑,一个正一品官员,工资待遇怎么会这么低,跟我们现在的干部工资水平完全不一样。

其实啊,你不知道的是,就像现在的公务员除了基本工资还有津贴一样,那时候的官员,除了固定的俸禄和粮食,还有一笔收入。这笔收入当时叫做养廉金,顾名思义,就是给官员们一笔正常收入之外的补贴,让他们拿到钱之后能够廉洁奉公,不去做贪污腐败的事情。这笔养廉金可比正常收入的工资高很多,是官员们的一笔极大地收入来源。

正常来讲,一个正一品官员,他的养廉金可以达到1800两这么多,是他正常工资的十倍这么多。可是,即便有了这么大一笔养廉金,清朝的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仍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可见,人对于金钱的欲望是无限大的,即便是有了这么大一笔收入,官员们还是要搞小动作。三年清知书。十万雪花银,还真不是凭空捏造的。

更多俸禄职位

看了正一品官员的俸禄,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数目了,那么清朝还有没有比正一品官员俸禄还高的官职呢?当然有,或者说那不是个官职,而是一个地位的象征,那就是亲。亲王的俸禄,比一般的正一品官员高了好几倍,换算到人民币,大概就是一年几百万人民币的工资。这可真是个天价数字,我们普通人不知道要奋斗多久才能达到这样的收入。

亲王的收入如此之高,是因为他是真正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的人。要知道,亲王可是不会做实事的,这只是个名头和地位,不是个官职。所以,朝廷每年开支这么大一笔钱养着亲王,亲王又不会为国家做什么贡献,这是多么昂贵的代价啊。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不干事儿的亲王,清政府的国库亏空才会如此严重,以至于到最后难以为继。恐怕到最后,这些亲王们家中的私有财产,都不知道比国库多多少倍。这些米虫般的存在,让大清朝最后的体面逐渐被消磨掉。

不仅有这些亲王们,大清朝还有许多的皇室宗亲,他们跟亲王一样,只拿银子不做事,一点一点地蚕食掉国库的财富和大清的根基。虽然清政府的灭亡,他们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结语

工资不是衡量一个人工作好坏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却是重要的标准。良好的工资待遇,可以诱发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价值的创造之中。但是,高工资并不能遏制贪污腐败,譬如清朝,养廉金的存在,最后还是成了一个笑话。

由此可见,工作作风问题并不是由工资决定的,而是由本心决定的。只有真正行得正坐得端的人,才会保持工作的清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历史上雍正怎么去世的实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

    说起清朝的皇帝,名气最大的自然当属有着“千古一帝”美誉的康熙皇帝,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成就可以比肩汉武帝、唐太宗等人。不过,康熙晚年时期出现了怠政的现象,朝廷国库空虚,吏治败坏,“康熙盛世”名存实亡。如果不是雍正帝力挽狂澜,恐怕清朝会像当初的元朝一样,不到百年就灭亡了。毫无疑问,雍正是清朝功劳最大的皇

  • 刘秀其实很爱郭圣通吗(刘秀爱郭圣通还是阴丽华)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秀其实很爱郭圣通

    当刘秀军队来到真定(今河北定州)的时候,却忽然得到一个非常大的坏消息:手下拥有十多万精兵的真定王刘扬,竟然投附了邯郸的王郎政权。这一消息,真如晴天霹雳,刘秀等人一时间都蒙住了。汉景帝 画像真定王刘扬,乃汉景帝七世孙,确实是刘氏皇族后裔,是真正的刘汉宗室。这方力量,如果成为自己敌手,河北胜负,就真的难

  • 真实的慈禧恶毒吗(历史上为什么都说慈禧太后很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真实的慈禧恶毒吗

    满族入关以来,清朝共有12位皇帝,与此对应的皇后共有25位(包括死后追封的,也包括民国时期溥仪的皇后)。在这25位皇后中,活得最憋屈、结局最悲惨的,当属同治皇后阿鲁特氏。阿鲁特氏出身高贵,她是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其父崇绮历任中央要职,后被封三等承恩公。阿鲁特氏从小受

  • 古代的知府是现在的什么官职(以前的知府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知府是现在的什么官

    清代的知府是多大的官,知府衙门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员配置?这是最近一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的问题。因为短短的几句话并不能说清楚,所以本文就来仔细说一说清代的知府和知府衙门,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一、府的设立自唐代始,便于京都之所在地设“府”,其都督所在州亦称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至宋代,以州升府之地渐多,府才

  • 年轻时期的朱安最美的照片(鲁迅妻子朱安长得好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安最美的照片

    我以前听说周迅这个名字时思路总往鲁迅身上靠,没办法,鲁迅姓周嘛!待当我看到朱安的照片时,发现,还真不赖我。不信您自己瞅瞅!朱安是鲁迅先生的正式妻子,也可以说是原配夫人。虽属包办婚姻,但朱安对鲁迅先生的母亲一直照拂有加、恪尽孝道,鲁迅为了不忤逆母亲心愿,终生没敢行离婚之实。于是朱安独守空房四十一年,其

  • 四大天王排名第一是谁(四大天王谁最有名气)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四大天王排名第一是谁

    香港娱乐圈的“四大天王”,都是乐坛和影视双线发展,并各有成绩。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回顾过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情况,这一期来分享他们的电影成就,看看谁是“四大”中的首席影帝,四个人又如何排名。一、奖项指标1.刘德华我们先说最早出道的刘德华。刘德华在1982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从这一年开始算,他已

  • 吴三桂是不是千古罪人(为什么说吴三桂是汉人第一罪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吴三桂是不是千古罪人

    在历史书里,吴三桂一直都是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洗不掉的千古骂名。终其一生,他都在叛和降之间游走。先是因为开关降清,而被明人指为汉奸、叛贼,后因举兵反清,而被清朝定为逆贼、叛臣。但在当时,民间一向把吴三桂视为明朝最后的重将,且视为最后的国家脊梁。纵观整段历史,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反面

  • 林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原著小说琅琊榜林殊最后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林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林殊,在《琅琊榜》中存在了54集,最后一集时他选择了自我下线,他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出征大渝。面对景琰的断然拒绝,他用上了“计谋”,欺骗了这位打小相似的兄弟,然后又用一顿争吵,说动了蔺晨。然而当林殊面对从角落里出来的霓凰时,这一刻他第一次语塞,他不再咄咄逼人,也不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唯一做的就是彼

  • 关于解缙一生的简介(历史人物之明朝才子解缙生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解缙一生的简介

    在现实社会中,情商是一个广为别人议论的词汇。所谓的情商,就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智慧。人们喜欢用情商高低来评判一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具有发展前途。面对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情商是难以获得成功的。特别是在职场上,一个高情商的人能混得如鱼得水,相反,一个低情商的人,大概只有一直坐

  • 阿箬为什么背叛如懿(如懿传中阿箬什么时候背叛如懿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阿箬为什么背叛如懿

    在后宫中背主求荣的事情并不在少数,很多宫女和太监,为了能在残酷的后宫中生存下来,都会选择见风使舵,随波逐流,选着跟对自己最为有益的一方。但《如懿传》中的阿箬身为如懿的陪嫁丫头,自小与如懿一起长大,如懿对她也亲如姐妹,很多事情都由着她,惯着她,没想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在如懿背后狠狠的捅了她一刀。见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