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闯关东是什么年代的故事(历史上最早闯关东是什么朝代)

闯关东是什么年代的故事(历史上最早闯关东是什么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82 更新时间:2024/1/23 0:28:59

2008年一部电视剧《闯关东》真是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尤其是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及环渤海几个省市更是得到更大共鸣。

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清末民初山东人民迫于生计,出关闯荡东北的故事,剧中以朱家一家人为典型,通过讲述朱家闯关东之经历,展示了那场“人口大迁徙”前后之辛酸苦辣。

相对于清末民初的这次众所周知的大规模闯关东,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开的闯关东就鲜为人知了。

乾隆年间的闯关东虽然在规模上绝对无法与清末的闯关东无法比较,时代背景也有一定差别,但是也反映出乾隆时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政治体制上的一些变化。

所以笔者简述一下乾隆皇帝统治时期社会状况,尤其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

另外,根据笔者家族一些老人的回忆老宗谱之记载,我们的老祖先就是在这一时期闯关东而在辽南地区落地生根,因此笔者也对乾隆年间的闯关东情有独钟。

讲述这段历史之前,还是要先了解一下,大清王朝对于关外东北地区管理政策之变化。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是一个由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王朝,它的前身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汗国,其发源地就在关外东北。

伴随着后金汗国的强大,后金汗国几次易都,最后定在了盛京(今沈阳市)。

皇太极执政时期建国大清王朝,沿用盛京为大清王朝之国都。

顺治时期,摄政王多尔衮带兵入关,大清王朝遂迁都北京,而跟随迁都的是举国迁移,无论官员百姓几乎都随从入关,整个关外一下子空了。

对于一个以农耕为主,人民对土地极其渴望的国家而言,东北地区的地广人稀且土壤肥沃,其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就在关外空了的时候,已经有关内人民,尤其是山东百姓,开始来到关外务农而生民立命。

上图_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即康熙皇帝

康熙初年,大清王朝统治者认为,关外东北乃“龙兴之地”应“保护”起来,因此要对东北地区进行“封锁”,也就是不允许关内迁移至关外。

这其实也是统治阶级给自己留有后路,清初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一旦中原“混”不下去,还可以退守关外。

而且,为了维护满蒙贵族的利益,从顺治年间就开始在东北修建“柳条边”,基本上这个时期流往关外的关内百姓多居住,如今辽宁省的东南地区就是“边外”之地。

换句话说,早在清朝初期,辽东、辽南就已经有了闯关东之底蕴。

时间来到乾隆年间,经过康雍乾三代领导人的努力,将中国封建社会之发展推向顶峰,但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乾隆朝最大的危机就是“人口爆棚”。

据乾隆朝的人口普查统计(中国较为科学可靠的人口普查以乾隆朝为始),乾隆朝中下叶,人口就已经达到近3亿。

这对于以农耕为主且农业技术发展并无长足进步的大帝国来说,让如此庞大数额之人口都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加之终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问题,穷苦人民根本吃不饱,甚至没得吃,社会危机一触即发。

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深谙封建君主统治之道的帝王,他很清楚这些饥肠辘辘的人民,对于王朝统治意味着什么,所以乾隆皇帝是一位极其重视农业的皇帝。

正是在乾隆皇帝的积极推动之下,红薯这一类生命力强,产量极高的农作物得以在全国推广,养活了不少人。

在面对自然灾害之时,乾隆皇帝积极调动各地粮食资源以支援灾区,以求能让受灾人民得以糊口。

同时,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禁止围湖造田,兴修水利,甚至是设坛求雨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之破坏。

然而,古代科学技术的严重落后,导致面对灾害之时,人为扭转之可能程度极有限。

同时封建王朝制度上的“天然缺陷”,更导致皇帝的命令在执行时被大打折扣,人民应得的实惠,却被层层剥削,落入了贪官污吏之私囊。“水深火热”绝对是乾隆盛世贫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当时百姓对生活的基本向往,北方人民犹如此,而且国人特别注重“根”。

特别重注乡情,落叶归根基本上是当时每个人心中的最终归宿,就是这样一个十分“恋家”的民族,人民却因为迫于生计而踏上离乡之路。

当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关外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而广袤无垠之时,这片“天堂”自然成为为了生存流民之向往。

而面对着窘境和压力的乾隆皇帝,也对于流民出关行为表示了允许,在史料中,可查到乾隆皇帝多次对于移民关外的应允,就一些官员对于阻止之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乾隆时代通往关外东北地区的大门已然虚掩,“闯关东”之模式就此开启。

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约束以及关外苦寒的气候条件令一些人望而却步,因此在乾隆时期,来到关外的人数规模不是太大,且以山东、河北人民为主。

这些人民来到东北为了避免与在关外居住的满蒙民族发生冲突,多数还是选择在“边外”为生,这也是现今在辽东、辽南地区能找到很多大家族群居一隅之原因。

.

那么来到关外闯关东的人们生活状态又是如何呢?

笔者的评价是窘困依旧,但是有了希望。就笔者宗族老人回忆老宗谱之记载,先祖本是山东登州府人,父子三人来到关外开始创业,其实就是寻觅生计。

值得一提的是,辽南这个地方因为临海比较偏僻,相对而言盘剥压榨稍少,再加之这里雨水充裕而少自然灾害,气候条件等于山东沿海地区类似。

因此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父子三人总算是在辽南的一个乡村置办上属于自己的一份田产,但数量十分有限,最后勉强仅让老二娶上了媳妇,后得三子。

其中一子过继给了老大,这样我们家族这一支人得以繁衍生息,这大概就是当时大部分闯关东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

通过乾隆年间的闯关东之一管,便可窥见乾隆朝时期整体朝政和贫下中农生存状态之一斑,朝政的腐败加之科技和生产力之底下,导致了底层人民生活始终处于朝不保夕,甚至是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

其实,纵观我国封建社会,普通民众能够得以温饱之时,简直就是寥寥无几,这不仅仅是乾隆王朝的问题,更是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问题。

正所谓,博古通今,只有了解历史才会知道我们当今之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当我们享有当今美好生活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它的来之不易,更千万不要忘记那些曾为此奋斗终生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更多文章

  •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简介(努尔哈赤是什么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清王朝是古代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其开创者和奠基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笔者将涉及他的史料综合整理,在此聊聊他的故事。 明王朝建立之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四大部。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女真的一个贵族家里,他的祖父和父亲也是明朝

  • 明穆宗朱载垕有多色(明朝朱载垕有多少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穆宗朱载垕有多色

    当皇帝对朱载坖来说是个很遥远的梦想。虽然自己是世宗皇帝朱厚熜的儿子,但并不是长子,位份只排在第三,所以混了半辈子只不过当了个小小的裕王。自己的母亲杜康妃,该说不说,还是皇帝最不宠幸的妃子。既非长子,又不能在宫中倚靠母亲,所以朱载坖说白了就是个大明皇室的边缘人。作为一个非常边缘的亲王,他的命运只有一种

  • 新和谐公社实验在哪里(新和谐公社在哪个国家提出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新和谐公社实验在哪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著作,是恩格斯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形成机制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因及实现途径的经典文献。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导致社会主

  • 历史上李世民活了多少岁(李世民寿命为什么这么短)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活了多少岁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很高的声望,他执政期间,开启了贞观之治,为盛世唐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古语有云五十知天命,唐太宗李世民活了51岁也不算短命了,但李世民早年一向身强体壮、精力充沛,似乎应该有更长的寿命。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样一位身体强壮的雄君明主,却在51岁时就去世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

  • 破四旧立四新是哪一年提出的(破四旧立四新的定义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破四旧立四新是哪一年

    我们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龙的传人,出生在华夏神州,生活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有我们的父老乡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川大地,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这一代人,是孝敬父母的最后一代人,我们是养儿防老的实践者。我们这一代人,是养老靠自己的第一代人,我们是养儿防老的终结者,我们的养老只能靠自己。长

  • 蜀汉其实可以统一天下的(蜀汉统一全国可能性大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其实可以统一天下的

    最近对三国非常感兴趣,前两天刚写了孙权为什么无法统一三国,今天再来说说刘备。其实刘备起势的过程和刘邦有非常相似之处,甚至刘备的种种行为表明,他是想复制刘邦的成功。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业未成,就病死在了白帝城,最终还是没有重现刘邦的开国壮举。都说卧龙和凤雏得一便得天下,可惜刘备两个均得,况且

  • 日本明治维新时间是什么时候(明治维新内容和影响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日本明治维新时间

    1868年1月3日 (农历腊月初九),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政复古”诏书,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结的幕府。农民和市民

  • 西晋王朝被谁给灭了(西晋王朝被什么朝代推翻消灭)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晋王朝被谁给灭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六朝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时代,无论政治、军事,还是文化都没有一丁点的进步,有的只是不断地杀戮和抢关夺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六朝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而关于刘裕的功绩令人争议最大的点便是他除了杀害皇帝外,他还屠尽了司马家。这也让很多人诟病,但另一

  • 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伯乐与千里马简短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伯乐相马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

  •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大闹瓦罐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却说那鲁智深走过几个山坡,不到半里路看见了一座破残不堪的寺院,细看之下,原来是一座破败多年的大刹瓦罐寺。进了寺庙空无一人,在厨房后面的一间小屋看到了几个面黄肌瘦的老和尚,智深上前讨要饭吃,老和尚们说没有食物并且诉说了寺庙被一僧一道强占的过程。智深折回来时,从方丈墙的缝隙中看到一个挑着酒肉的道人,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