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宗人府相当于什么机构(古代是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宗人府相当于什么机构(古代是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4/1/22 20:23:48

清朝的“宗人府”到底是干啥的?为何能让那些皇亲贵族和妃嫔们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呢?

关于“宗人府”,我们在很多清代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致的桥段是:某个皇室成员,或者是某个妃嫔因为做错了事被关入了宗人府。

但千万别以为这“宗人府”就是清朝独创的,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都设置得有“宗人府”,当然了,不一定都是叫这个名字,不过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大同小异的,即——管理皇族事务。

比如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就设立了“宗正府”,北齐的时候则设立了“宗正寺”,后来还被唐宋两朝继续使用。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了“大宗正院”,而这便是清朝时期“宗人府”的前身。

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帝便沿袭明制设立了“宗人府”,并设立宗令长官一人,在亲王或者是郡王当中选拔。

在“宗令”以下,设立有“左右宗正”各一人,且由贝勒或者是贝子兼摄。其下又设立得有“左右宗人”各一人,从镇国公、辅国公或者是将军中选取,且官员的任命由宗人府拟奏上报!

总的来看,宗人府在官员的设置上面,从最初设立到清末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是对宗室集团管理的特殊机构,其本身也有着其独特的一套制度体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清代时期将皇族宗室集团大致分为了左右两翼,每翼划分二十族,每族设立一个族长负责管理族务,继而又根据各族人数的多少设立一到三名“教长”。

总而言之,所谓“宗人府”就是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特殊机构。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中,宗室集团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比一般的人高贵,因此他们即便是犯下过错,也不能由一般的衙门处理,而须交由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宗人府管理!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对于涉及宗室成员的案件,宗人府基本上都是有完整的司法审判权的。

宗人府在成立之初,宗室成员涉及到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统一归于宗人府主持审理或者是陪同审理。

不过自乾隆朝之后,宗人府对宗室成员的司法审判被逐步压缩,并且将该项权利转移给了户部和刑部。

当然了,不管是自行审理还是交由其他部门审理,总而言之,它都是一个令那些宗室成员及嫔妃们闻之色变的地方。

因为被圈禁在宗人府的皇亲贵族们,基本上都是犯了大错,比如康熙晚年时期大阿哥为争夺皇位,欲将太子胤礽处死,随后便被康熙下令永久圈禁在了宗人府。

而十三阿哥胤祥也是被圈禁了十年之久!除此之外,一些妃嫔若犯下大错也会被圈禁在此地。

被圈禁在宗人府,虽说不会像直接处死那样残酷,但进了宗人府,就等于是和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没有自由,更没有人说话。严重的,甚至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虽不会让你快速死去,但却也能让你备受煎熬!

况且,只要有过圈禁宗人府的“案底”,那么基本上也就不会得到皇帝的重视。

特别是对于妃嫔来说更是如此,暂且不说后宫中的勾心斗角,尔我诈,就说为了简单的生存问题,这些妃嫔们都得要使尽浑身解数让皇帝看到自己。

对于她们来说,皇帝就是她们的衣食父母,只有获得皇帝的宠爱,那么自己乃至是她的家人才会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一旦被关进了宗人府,那基本上就与这些无缘了,说不定自己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因此,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皇帝的妃嫔,都对宗人府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的。但有时事实就是那么残酷,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还有什么愿不愿意!

更多文章

  • 明朝锦衣卫官职一览表图(明朝锦衣卫的官阶品级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锦衣卫官职一览表

    锦衣卫,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

  • 严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隐秘的角落严良和普普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严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最近,《隐秘的角落》正在热播中,昨晚也是迎来了大结局。 对于结局中普普和严良是不是死了,大家议论纷纷,有不同的看法,大多人认为他们已经死了。实际上,我觉得,普普和严良他们两个人都活着。下面我为大家细细剖析。先说说普普,普普因为接触猫引发哮喘病。张东升虽因为空卡的事,正在气头上,但一转眼看到普普躺在地

  • 徐达在名将中什么水平(徐达的军事水平在历史上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达在名将中什么水平

    在明朝初年领兵出战的猛人中李文忠和常遇春表现最为抢眼,他们的勇猛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比如常遇春就有“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沉鸷果敢,出则摧锋,入则殿后,未尝败北”的评价;李文忠也有“骁勇冠诸将”的官方评价。他们两人是洪武初年明军中最抢眼的单打王、得分手,但

  • 镇元子和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两人什么关系,谁地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镇元子和菩提祖师

    应该在伯仲之间,各有千秋!镇元子是谁?他外号同世同君,地球诞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存在,这个范围就很小了,连三清、女娲娘娘都不能称为与世同君(他们是盘古死了才诞生,离地球诞生晚了几百年)。参照封神演义符合条件的只有三个人:鸿均老祖、混鲲祖师和陆压道君。先排除鸿均老祖

  • 杜月笙是好的坏的人(杜月笙脾气好很厉害吗 )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月笙是好的坏的

    杜月笙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上海黑帮大佬,这个人物自身的性格也是比较复杂的,在他这一生中利用自己黑势力老大的身份做了很多坏事,但是杜月笙除了黑帮老大这一个身份之外还有一些别的身份。比如他是红十字会的一名副会长,在抗日时期为国家也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已经不能单纯的用好或者坏去评价杜月笙了。其实杜月笙和枭雄曹

  • 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到底是谁(菩提祖师真实真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到底是谁

    取经路上,和妖怪开打之前,自我介绍时,孙悟空总会提及大闹天宫之事。显然,在他看来,这件事值得吹嘘。一、菩提祖师其人被压五指山之前,他和如来佛祖打赌,说到自己的手段,他提到了筋斗云和七十二变,以为自己很牛。孙悟空之所以敢如此,就在于他有一身本领,他很自信。而这种迷之自信,和一个人有关。《西游记》中,孙

  • 宸妃喜欢言侯还是皇上(原著宸妃娘娘和言侯爷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宸妃喜欢言侯还是皇上

    在原著中,关于言侯爷和宸妃的描写很少,几乎仅有一小段,作为书中的“配角”,他们的感情,被太多人忽视了,但是通读全文你又会发现,这两个人又何尝不是一场爱而不得的悲剧呢?言侯爷,是小豫津的父亲,在豫津的口中,自己的父亲一心向道,是一个不太关心自己的老。同时,也不管朝廷的纷争,这十几年来,豫津哪怕是再晚回

  • 皇帝没虎符能调军吗(为什么古代调兵遣将只认虎符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没虎符能调军吗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所以虎符是代表皇权的象征,持有虎符就代表着得到了皇帝的授权,可以调动指挥军队。由于古代的通讯设备不发达,皇帝和军队是很少直接面对面的。为了

  • 老百姓喜欢朱元璋吗(明朝朱元璋时期受百姓爱戴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百姓喜欢朱元璋吗

    朱元璋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朱元璋是个枭雄,可以和曹操相提并论。因为他统一了天下,恢复了北宋汉界,这是难得的功劳。他本是一个和尚,四处流浪、乞食、他了解人情世故、人心,这为以后他从政从军积累了经验。他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人浮于事,沽名钓誉,了解人心,做事直达目的。他军令如山、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高膽远瞩

  • 吴三桂后代杀光了吗(历史上吴三桂家族后裔都被灭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三桂后代杀光了吗

    崇祯末,大明王朝是内外忧患,一个忠心耿耿的袁崇焕中了离间计被剐了,当时崇祯身边可用之人只有吴三桂了,于是一边加爵,一边被指派来京救驾。刚来到半路就受到了崇祯上吊的死讯,一下子,吴大将军就蒙圈了,成了无娘的孤儿了。前面是李自成的起义军,后边是皇太极的清军,进退两难啊。再难也得给自己找个退路啊,其实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