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徐达在名将中什么水平(徐达的军事水平在历史上怎么样)

徐达在名将中什么水平(徐达的军事水平在历史上怎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73 更新时间:2024/2/2 22:02:52

在明朝初年领兵出战的猛人中李文忠常遇春表现最为抢眼,他们的勇猛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比如常遇春就有“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沉鸷果敢,出则摧锋,入则殿后,未尝败北”的评价;李文忠也有“骁勇冠诸将”的官方评价。

他们两人是洪武初年明军中最抢眼的单打王、得分手,但明军中还有一个平时绝少出手,但一挽起袖子带队冲锋就战果非凡的猛人,那就是大将军徐达

徐达和常遇春本来是竞争关系,两人的智勇旗鼓相当(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在中山下)。

在池州杀俘事件以后,徐达就超过常遇春成了明军诸将之首。徐达也比常遇春全面,他除了打仗,还会搞统战挖墙脚(陈友谅旧部、毛葫芦兵都是他招降的)、会搞战后建设,是更好的全军统帅。

因此徐达亲自领兵冲锋的场面极少,一般人一般战局真没这个待遇。

第一个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人就是陈友谅,战局就是著名的鄱阳湖大战。在这场大战中,陈友谅一方的张定边,明军的常遇春都很抢眼。

但第一个让明军士气大振的人却是徐达,徐达在在第一天的大战中“身先诸将”,带着部下一天杀敌1500多人,还俘获了一艘巨舰,击败了陈友谅大军的先锋。

徐达的战果和张定边战果相当,是明军第一天的得分王,就是风头被善于远射的常遇春抢去。

因为是水战的缘故,鄱阳湖大战虽然是数十万人参与的大混战,但是斩获非常有限(大部分倒霉鬼不是淹死就是被烧死了,抢人头非常困难)。

在第二天明军烧烤陈友谅主力后,诸多将领的斩首总和才达到2000多个。

所以战后朱元璋评点鄱阳湖大战时才说:“我军威震,由王事先”,一向喜欢吹嘘自家先人的郭勋(郭英后人)也不得不承认鄱阳湖大战“竟歼友谅,由达做气”。

因为徐达的高光表现和他不喜欢杀人的名声,徐达随后收编陈友谅的部下十分顺利。

第二个能让徐达带队冲锋的人就是“奇男子”王保保,时间是在1270年的定西之战。

定西之战的起因是王宝宝趁徐达返回南京时,在1269年冬天偷袭兰州,试图恢复北元在西北的统治。

1270年的春天桃花刚开,徐达就不得不领着大军跑到甘肃定西县和王保保PK。两人在沈儿峪对阵多日,四月初八王保保一度靠1000精锐骑兵差点就攻破胡德济把守的营盘。

害得徐达差点要斩杀胡大海的儿子立威(到底还是没杀,送给朱元璋发落)。

四月初九不带队砍人很多年的徐达亲自冲锋,“不避矢石”宛如战神一样冲在明军最前列,明军人人以一当十扑向王保保的大军。

王保保的部下里没有玄冥二老,拿不下徐达,只能暂时撤退。但徐达依旧不愿意放过他,派邓俞在王保保大营前建立栅栏后,继续猛攻,明军像洪水一样冲进了王保保大营。

王保保大营中的郯王、文济王、国公阎思孝、平章韩扎儿、虎林赤、严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宗王文武大员1865人全都当了徐达的俘虏,84500名王保保的部下也进了战俘营。此战过后,王保保彻底失去了大规模反攻明朝的能力。

战争规模最大的群体运动,作为明军第二统帅的徐达并不贪功,因此平常总把刷分、出风头的机会让给别人,但他这个狮王发起怒来也确实很可怕。

更多文章

  • 镇元子和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两人什么关系,谁地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镇元子和菩提祖师

    应该在伯仲之间,各有千秋!镇元子是谁?他外号同世同君,地球诞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存在,这个范围就很小了,连三清、女娲娘娘都不能称为与世同君(他们是盘古死了才诞生,离地球诞生晚了几百年)。参照封神演义符合条件的只有三个人:鸿均老祖、混鲲祖师和陆压道君。先排除鸿均老祖

  • 杜月笙是好的坏的人(杜月笙脾气好很厉害吗 )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月笙是好的坏的

    杜月笙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上海黑帮大佬,这个人物自身的性格也是比较复杂的,在他这一生中利用自己黑势力老大的身份做了很多坏事,但是杜月笙除了黑帮老大这一个身份之外还有一些别的身份。比如他是红十字会的一名副会长,在抗日时期为国家也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已经不能单纯的用好或者坏去评价杜月笙了。其实杜月笙和枭雄曹

  • 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到底是谁(菩提祖师真实真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到底是谁

    取经路上,和妖怪开打之前,自我介绍时,孙悟空总会提及大闹天宫之事。显然,在他看来,这件事值得吹嘘。一、菩提祖师其人被压五指山之前,他和如来佛祖打赌,说到自己的手段,他提到了筋斗云和七十二变,以为自己很牛。孙悟空之所以敢如此,就在于他有一身本领,他很自信。而这种迷之自信,和一个人有关。《西游记》中,孙

  • 宸妃喜欢言侯还是皇上(原著宸妃娘娘和言侯爷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宸妃喜欢言侯还是皇上

    在原著中,关于言侯爷和宸妃的描写很少,几乎仅有一小段,作为书中的“配角”,他们的感情,被太多人忽视了,但是通读全文你又会发现,这两个人又何尝不是一场爱而不得的悲剧呢?言侯爷,是小豫津的父亲,在豫津的口中,自己的父亲一心向道,是一个不太关心自己的老。同时,也不管朝廷的纷争,这十几年来,豫津哪怕是再晚回

  • 皇帝没虎符能调军吗(为什么古代调兵遣将只认虎符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没虎符能调军吗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所以虎符是代表皇权的象征,持有虎符就代表着得到了皇帝的授权,可以调动指挥军队。由于古代的通讯设备不发达,皇帝和军队是很少直接面对面的。为了

  • 老百姓喜欢朱元璋吗(明朝朱元璋时期受百姓爱戴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百姓喜欢朱元璋吗

    朱元璋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朱元璋是个枭雄,可以和曹操相提并论。因为他统一了天下,恢复了北宋汉界,这是难得的功劳。他本是一个和尚,四处流浪、乞食、他了解人情世故、人心,这为以后他从政从军积累了经验。他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人浮于事,沽名钓誉,了解人心,做事直达目的。他军令如山、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高膽远瞩

  • 吴三桂后代杀光了吗(历史上吴三桂家族后裔都被灭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三桂后代杀光了吗

    崇祯末,大明王朝是内外忧患,一个忠心耿耿的袁崇焕中了离间计被剐了,当时崇祯身边可用之人只有吴三桂了,于是一边加爵,一边被指派来京救驾。刚来到半路就受到了崇祯上吊的死讯,一下子,吴大将军就蒙圈了,成了无娘的孤儿了。前面是李自成的起义军,后边是皇太极的清军,进退两难啊。再难也得给自己找个退路啊,其实当时

  • 明朝朱厚熜的熜字怎么读(明世宗朱厚熜的拼音怎么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厚熜的熜字怎么读

    为民间称为"正德皇帝"的明武宗,崩于正德十六年三月,享年三十一岁。武宗荒淫而无子嗣,曾有一个弟弟,亦为孝宗张皇后所出,三岁而殇。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张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迎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入承大统。兴献王朱祐杬为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孝宗之弟、武宗之亲叔,封在湖北安陆,已薨。他只有一子,就是后来

  • 古代骂皇帝犯法吗(在古代辱骂诋毁皇上是什么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骂皇帝犯法吗

    在古代骂皇帝这一听就是一件不要命的事情,皇帝在古代作为最高统治者,就算是心怀不满,也没有谁敢当面骂,然而在明朝的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六品小官在奏折上把嘉靖皇帝骂得一无是处。尽管嘉靖被气得吐血,但还是忍住没有杀他,他就是明朝最有名气的清官,海瑞是他有特殊手段还是嘉靖突发慈悲。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 梁武帝被饿死的因果(梁武帝信佛为什么饿死台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梁武帝被饿死的因果

    本文,我们着重聊一个论题:佛家讲究轮回果报,梁武帝崇佛一生,为什么下场如此凄惨?首先,我们要澄清一点。如今网络上有些错误认知,比如梁武帝灭佛词条。实际上,历史上有三位武帝灭过佛,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而梁武帝一生崇佛,只是其过度纵容佛教发展,间接给佛教带来了无穷灾难。达摩祖师曾经跟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