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梁武帝被饿死的因果(梁武帝信佛为什么饿死台城)

梁武帝被饿死的因果(梁武帝信佛为什么饿死台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16 更新时间:2024/1/16 18:25:59

本文,我们着重聊一个论题:佛家讲究轮回果报,梁武帝崇佛一生,为什么下场如此凄惨?

首先,我们要澄清一点。如今网络上有些错误认知,比如梁武帝灭佛词条。

实际上,历史上有三位武帝灭过佛,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而梁武帝一生崇佛,只是其过度纵容佛教发展,间接给佛教带来了无穷灾难。

达摩祖师曾经跟梁武帝见过面,说他这一生并无功德。这一点,我们在文章最后会有解释。

想要了解一位古人,就要先了解其历史背景。

梁武帝生在南北朝,跟五代十国类似,也是一段混乱分裂的时期。

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

梁武帝萧衍取代了南齐,建立了南北朝时期的南梁。

这位皇帝能征善战,博学多才,通晓的领域很广泛。不止文章写得好,书法也很了得。而且还是围棋高手,更离奇的是连占卜一道都很精通。

统治初期,梁武帝勤于朝政、改革前朝弊病,从谏如流,关心百姓疾苦。

而且,这位皇帝的个人生活出奇的简朴。每天的饮食很简单,没有什么大鱼大肉,有时候只吃一餐。忙的时候,甚至只喝点粥来充饥。

他也不在乎什么穿着,一切从简,没有华丽的服饰和住所。也不好娱乐,也不喝酒。极为注重个人威仪。

在这样的皇帝领导下,南梁国力迅速复苏,社会秩序安定,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富足。文化领域的程度达到了魏晋以来的最高繁荣。

在封建时代,得遇明君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如果这么持续下去,梁武帝的名声将不让秦皇汉武。

可惜的是,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说起来,信仰并没有什么对与不对。只是在坐在某个位子上,就要践行相应的责任。

如果平头百姓放下责任遁入空门,可能还造不成什么影响,但如果是一位皇帝要出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可能因为梁武帝此人太过多才,对于世事的观察很敏感,内心世界格外丰富,比起普通人更追求精神领域的探索。

当时,佛教已经很兴盛,无论是百姓还是贵族普遍信奉。

就这样,英明神武的梁武帝入了佛门,并一发不可收拾。

原本一个皇帝信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古以来,信佛信道的皇帝多得是,但大部分都是徒有其表。

而梁武帝的信仰却是发自内心的,不可动摇的。

这位皇帝本来就天资聪颖,对于任何学问都上手极快。很快便读遍佛门经典,掌握了诸多佛学要义。根据《南史·梁武帝纪》记载,只是其注解的经书就达到了数百卷。而且,还经常为僧人们讲经。

如果他不是一位皇帝,而是无牵无挂的出家人,必然会是一代高僧。

然而,人的精力本来就很有限,梁武帝把时间给了佛门,朝政上自然就懈怠了下来。以至于朝纲松弛,奸臣并起,本就刚刚复苏的国力迅速衰退。

还不止如此,当狂热的信仰和权力交织在一起时,各种荒诞事接踵而来。可以说,佛门和百姓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伤害。

原本佛门并没有吃素的戒条,佛家讲的禁止吃‘荤’,其实是后世的误解。

荤字在佛经中读‘熏’,意为有刺激性的植物。《梵网经》中记载,佛门弟子不应食五辛,也就是葱、蒜、韭、薤、兴渠等五种食物。

为什么呢?

佛家讲究静心宁神,这样更利于修行。有刺激性的食物不但让自己情绪不稳定,还会影响其他的信众。佛寺中焚香也是这种道理,并非是佛要享受诸家香火,这本来就是很荒谬的事。

而且,佛教有三净肉、五净肉和九净肉的说法。诸家经典中,也从来没有过禁止佛家弟子吃肉的戒条,只是说明了某些肉不能吃。

但到了梁武帝后期,为了践行‘戒杀生’的戒条,立下了誓言,决定以后断酒断肉,断绝杀生,否则甘愿下阿鼻地狱(十八层地狱)。

如果说只是他本人如此也就罢了,还向他子民推行这一戒条。提倡全民吃素的同时,还禁止了僧人吃肉。就算是天地神明和祖宗都没有放过,在祭祀时,禁止使用三牲,而是用五谷做的素肉供奉。

从此之后,和尚们就再也不吃肉了。时过境迁,渐渐成为了佛门的戒律之一。

梁武帝做的荒唐事还不止如此,有的甚至开始威胁到国势。

他不吝重资广建寺庙也就算了,还出现了数次让人啼笑皆非的‘舍身’行为。

大通元年,梁武帝去往同泰寺礼佛,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突然决定要出家。一干同行的大臣几乎都要被吓疯了。个个痛哭流涕,死说活说算是把皇帝劝回去了。

但梁武帝回宫后,左思右想感觉这种行为太轻浮,既然说了出家怎么能出尔反尔?所以,他毅然决然地又去出了家。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为了让他回来当皇帝,出巨资为其‘奉赎’,来回几次竟然耗费了4亿钱。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乱世中的国家,本来就很脆弱。所幸,梁武帝前期攒下了不少家底,国家在风雨飘摇中又硬撑了二十年。

直到一起叛乱爆发,南梁朝覆灭。

这里要提及一个人,东魏大将军侯景。因与东魏丞相高澄有矛盾,被逼投向南梁。梁武帝喜用降将,欣然接受了侯景。

这也为南梁覆灭埋下祸根。

其实,真正导致南梁覆灭的并非是侯景,而是梁武帝本身。

公元547年,梁武帝已经八十五岁高龄,派个不争气的侄子萧渊明去攻打东魏。结果这货根本就不会打仗,损失了十万士兵不说,连自己和一干大将全都被俘虏。

梁武帝向东魏求和,东魏丞相高澄提出要用侯景来交换萧渊明,昏聩的梁武帝进入不顾时局满口答应了。

而当时的侯景可是手握重兵的,听到这个消息怎么能不反?

次年,侯景攻入建康,造下滔天杀孽,南梁多年繁荣发展毁于一旦。史称侯景之乱。

梁武帝被俘虏之后,并没有被立即杀,而是被囚禁宫里。侯景断绝了他食物供应,没过多久就被活活饿死。至死都还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享年86岁。

或许这么说不合适,但笔者认为梁武帝的确是活该。

话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开。

为什么梁武帝虔诚信佛,最后还落得这么凄惨的下场?

这个问题涉及到佛家的业报问题。

什么是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个人只信佛是不行的,还要行善积德,那么必有好运萦绕。这并非只是佛家的因果律,诸多其他宗教也有类似的理论。

当今的社会学也有相应解释。

如果有人选择做好人,那么其气质无形会和善很多,会有很多人愿意跟他交往,也就容易受到贵人相助。这就是所谓的气运形成。

纵观梁武帝这一世,功过参半。但在他统治后期的昏聩和独断专行,导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个言出法随的皇帝,每一个命令都决定着千万人的生死。其任人唯亲,让一个不会打仗的侄子去领兵,导致十万将士死亡,这该是多么大的恶业?

而且,梁武帝背信弃义,先是接受侯景,又将其作为交换条件赎回侄子。侯景遭受连番打击,被逼成魔,在建康城中造下的杀孽,梁武帝本人也要背上很大一部分因果。

还有一点,梁武帝崇佛灭国,被后世当成了反面教材,他对佛教的过度纵容,导致了佛教的畸形发展,以至于后世发生了数次灭佛运动。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场恶业要更加深重。

就算梁武帝真的剃度出家,至死诵佛都挽回不了。被活活饿死只是现世报,恐怕他再经历了轮回,真的要下阿鼻地狱了。

最后解释一点,达摩祖师曾经在鸡鸣寺栖身,跟梁武帝见过面。

梁武帝炫耀,自己一生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这该是多大的功德。而达摩祖师却说他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的没错。梁武帝想凭借崇佛建寺的行为求得福报,这首先是一份私心。

更多文章

  • 古代七尺等于多少厘米(7尺等于多少长度怎么算最准确)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七尺等于多少厘米

    在现今留存的史料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七尺之躯”这个词语,亦或是在今人拍摄的许多古装影视剧中,形容男子身高之时也时常会说“堂堂七尺男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部名叫《知音》的爱情电影广为人知。电影讲述了近代著名爱国将领蔡锷与小凤仙之间的一段爱情故事。其中蔡锷在离京返滇与小凤仙诀别之

  • 当家主母三观有问题(当家主母电视剧感觉主角三观不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当家主母三观有问题

    本来《当家主母》的剧情就因为毁三观处于“糊掉”的状态,只是网友的口径不统一,部分观众对于正还抱有一丝期待。大结局的出现,让这部剧的网上评分“肉眼”可见地往下掉,网友的谴责声出奇的统一,毁三观的《当家主母》让观众意难平!我认为有3大槽点:1、古代丫鬟的身份很尊贵?二少爷死心塌地地爱上了沈翠喜的大丫鬟,

  • 明朝朱高炽简介(历史上明仁宗皇帝在位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高炽简介

    朱高炽在很多人眼里其实是一个废人。没错,就是残废的残,残废的废。当然,他毕竟是燕王朱棣的长子,那些在府里伺候他的丫鬟下人们只敢在心里这么想,不能当面这么说。在北平城燕王府里当差,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谁都不想丢工作,所以谁也没缺心眼到当面嘲笑朱高炽的份上。但大家心里都清楚,眼前这个体态肥胖,走路一瘸一

  •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关于纳兰性德生平事迹资料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说到纳兰性德这个名字,我们都听过,那么对于他的生平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我们都知道他是满清的大词人,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为什么会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词人吧。纳兰性德,字容若,叶赫那拉氏,是满清时期的正黄旗人,父亲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出生在满清贵族,从小吃的好穿的好,生活无忧已经

  • 首辅和丞相哪个大(首辅与宰相是什么关系,哪个权利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首辅和丞相哪个大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为了稳住朱家的宝座,想破了脑袋。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利,使皇权高度集中,也为了防止再出现权臣一家独大的局面,朱元璋下令废掉了丞相制度。从明朝以后,丞相这个官职在历史中彻底消失了。虽然没有了丞相,但丞相该做的事情总要有人做,在这种背景下,内阁制开始发展起来。在开始的时候,内阁只是

  • 乾隆乌拉那拉氏皇后故事(历史上乌拉那拉氏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乌拉那拉氏皇后

    乾隆皇帝在富察皇后死后写了一百多首诗来悼念亡妻,这样的深情让人们以为乾隆皇帝是一个很爱自己妻子的人。但往往现实与想象背道而驰,作为乾隆的第二任妻子乌拉那拉氏皇后不仅生前没得到什么关爱,在死后还被抹去了生活痕迹,不能下葬皇陵,不能设立牌位。要说这乾隆深情是真深情,但绝情起来也是真要命,那为何与富察皇后

  • 千牛卫大将军和刺史哪个大(唐朝千牛卫大将军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千牛卫大将军和刺史哪个大

    很多人都看过梁冠华、张子健主演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尤其是那句“元芳,你怎么看?”更是成为了网络热词。那你知道武则天封李元芳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是什么官职么?为什么李元芳如此自豪?检校千牛卫又是什么意思?首先这肯定是个大将军,那检校千牛卫是什么呢?这得分开来看,检校和千牛卫。 卫是卫兵

  • 聂兴为什么救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跟聂兴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聂兴为什么救朱瞻基

    朱瞻基,大明王朝的一个宠儿。身为一位皇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比百媚千娇的杨玉环还要得意。就连他的父亲朱高炽,也是借了这个儿子的光,才顺利登基大宝。因为朱高炽的身材实在太差,身体又有一点残疾,如果没有朱瞻基的缘故,朱棣很可能把皇位就传给了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了,毕竟朱高煦身材挺拔,有帝王之相。在朱棣起事

  • 水浒传有几个版本的电视剧(水浒传一共拍了几个版本)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水浒传有几个版本

    水浒就是经典,但凡是经典,就会不断被人翻拍,甚至不断被人改编,因为知名,因为是大IP,所以根本不担心观众不熟悉。对于我们来说,水浒太熟悉了,武松也好,林冲也罢,黑黑的李逵,粗糙的鲁智深,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甚至在水浒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快意恩仇,抒发自己内心的在现实中不能抒发的东西。当然,水浒

  • 朱元璋为何杀朱文正(明朝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何杀朱文正

    说起大都督,很多读者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明朝开国功臣里也有一位大都督,他和朱元璋血缘很近,陈友谅攻打南昌时,他以极其弱势的兵力固守八十五日。最终结局却是被朱元璋鞭死,儿子铁柱在明朝开国后被封为郡王,他就是大都督朱文正。说起朱文正之死,首先我们先从他的家庭开始说起。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