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三公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以前三公是几品官位)

古代三公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以前三公是几品官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53 更新时间:2024/1/5 17:07:46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当中,权力体系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那便是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下辖数个主要的官员,由上至下人员逐渐增多,从而实现中央控制地方。

在隋唐三省六部制出现前,这套权力体系当中居于次要地位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著名的"三公九卿"。

一般而言,三公的地位是除皇帝外最尊贵的,而他们的正式官名则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这三人当中,丞相主要负责掌管行政权,太尉主要处理军政事务,御史大夫则负责对官员进行监管,从而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制衡。

不过,如今人们但凡提到三公,就会下意识认为就是上述的三个官职,但实际上三公的具体指代对象在历史上并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认为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并不完全准确的。

据《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由此可见,我国早在夏朝时就出现了"三公"这一称呼。

只不过当时的三公时和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等数量为三的倍数的官员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其具体官名、职责并不为人所详细知晓。

商、周时期,三公依然存在,而根据《通典》的记载,周朝时的三公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其中,太师为三公之首,职能则是辅佐国君处理政务,像帮助周朝消灭殷商的姜子牙,就被文王姬昌尊为太师,主导与商的作战。

太傅位在太师之后,他不但要辅政,还要负责教导帝王、掌管礼法,像著名的周公旦就曾经被尊为太傅。

太师、太傅之后才是太保,他的责任也是监护国君、辅导国政。历史上曾帮助康王缔造"成康之治"的召公就是作为太保辅政,奠定了周朝的长治久安。

从周朝时三公的职责设置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三公仅仅是三种地位最尊官位的合称。具体而言,太师、太傅、太保的职能大体相同,只是尊贵程度上有些许的高低之分,它们三者并没有体现出分工合作和权力之间的制衡。

周朝灭亡后,秦始皇废除三公制,改为由左右丞相辅政,太尉、御史大夫则作为丞相的副手从旁协助,但随着秦朝的迅速灭亡,三公又在汉朝得以重生。

汉朝建国之初沿用的是秦国的左右丞相制度,但有时也会暂时设置太尉以方便处理军事方面的重要事务。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三公作为儒家推崇的"周礼"的一部分,也得以回到朝堂,并逐渐成为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大官职的合称。

根据当时的标准,丞相、太尉分管政治、军事,都品秩万石,而相比之下御史大夫品秩不过两千石,地位似乎远远不及前二者,但他一来起到监督百官的作用,二来逐渐被赋予了副丞相的职权,所以还是被众臣忌惮。

武帝在位期间,曾将太尉之名改为大司马,名将卫青、名臣霍光都曾经担任此职,并掌控兵权。

此后,三公所具体指代的对象又几经变迁,像东汉时,它先是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合称。

后来经过光武帝废大司马设太尉、汉末曹操罢三公恢复丞相等变化,三公体系变得愈发混乱,而原本似乎比较合理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结构也难以重构。

如同上文所说,在隋唐三省六部制出现并完善后,三公制这样由三四人分管三四个部门的体系遭到了代替,不过,三公制失去具体权能,还是能够凭借其代表意义继续存在的。

举例来说,隋唐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公再度成为了太师、太傅、太保的合称,但此时的这些官职基本已是用来赏赐和追赠的虚衔,不再具备实际权力。

总的来看,三公最初是夏、商等权力运行结构比较简单的原始王朝用来表示尊贵身份的官职合称。

后来周朝重视礼制、崇敬贤能,三公就成为了三位辅政大臣太师、太傅、太保的合称,此时,能够担任这些职务者不少都展现出了与地位相匹配的才能,帮助了周朝向前发展。

进入秦汉,三公随着官制的改变也变了模样。出于国家机器复杂化的需要,三公所代表的官职之间出现了职能的分化和互相制约,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也体现了历史发展带来的变化。

此后,由于权力体系不断出现变数,三公也随之发生更改,直至更加先进和便于集权的三省六部制出现,原本拥有实权的三公才逐渐变得更倾向于一种荣誉。

拥有如此复杂多样的变化,将三公简单归纳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更多文章

  • 永历皇帝在缅甸有多惨(南明永历帝为什么逃到缅甸)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永历皇帝在缅甸有多惨

    1644年,八旗铁骑叩开了山海关的大门,自此乾坤旋转,天地失色,崇祯皇帝眼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自缢殉国,带走了一个时代。不过,崇祯虽死,明朝仍有余烟。弘光帝、隆武帝、绍武帝、永历帝等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以图再续明朔,史称南明政权。南明政权中,永历帝是不可忽略的一位。据史料记载,永历帝内有

  • 张廷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张廷玉在康熙时期是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廷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最近有读者在评论区问了一个问题,明代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军机大臣哪一个权力更大?今天就这个问题来了解一下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分析一下是内阁首辅权力大还是首席军机大臣权力大。明太祖朱元璋自胡惟庸案后,废除了历时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将权力一分为六归于中央六部,同时朱元璋还定下家法,日后倘有奏议复立

  • 总督和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巡抚是什么职权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总督和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巡抚”、“总督”,是何时成为正式官职的?在地方行政中,宣德时期最重要的制度发展是,地方治理开始从半正式向正式的体制过渡。在这个体制中,官员们被任命到各省担任巡抚,其意义为“巡视安抚”;这个头衔在英语中通常被译作“总协调人”,因为这类官员的职责是协调省的三司:按察司、布政司、都指挥使司的职能。这种省

  • 皇后可以管太后吗(古代皇后和太后哪个是后宫之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可以管太后吗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诗经》这是可考史料里最早关于“后”之地位的记载。夏商时代原为君主之位的女性权威者,在周朝被正式定为天子之妻。追根溯源,得“后”之位的女子无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赫赫掌权者。然而随着近年来后宫题材影视剧的热播,“皇后”这一历史形象似乎在影视化过程中被大力削弱。

  • 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感情故事(朱元璋和马皇后是真爱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感情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马皇后去世,时年五十一岁。明太祖朱元璋放声痛哭,此后十六年再未立后。马皇后与朱元璋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呢?元朝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马皇后出生于宿州,父亲是当地的富豪,母亲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去世了。后来,父亲因为惹上人命官司,逃到定远,把她交托给自己的好朋

  • 古代从一品和正二品谁大(清朝从一品官有多大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从一品和正二品谁大

    “从一品”相比“正二品”差距有多大?在清朝的官职分类中,品级的划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划分方式。清朝官员的划分,可以归为九品十八级。一品到九品,每一品又分为正、从两个级别。从一品跟正二品这两个官阶,在品级上,仅仅相差一个级别。看起来似乎很接近,但在讲究官场规矩的清朝,这背后又有很大的差距。官员如果

  • 李叔同活了多少岁寿命(弘一法师为什么才活62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叔同活了多少岁

    看过《西游记后传》的都知道,妖魔鬼怪与唐僧师徒四人围绕着舍利子争得难舍难分。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舍利子是存在于神话中的稀罕物。实则不然,舍利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通常来讲,高僧圆寂后会被火化,烧出的骨灰结晶体就被称之为舍利子。我国近现代的弘一法师圆寂后,就烧出了1800多颗舍利子。弘一法师

  • 知否知否蓉姐儿是顾廷烨亲生的吗(顾廷烨孩子是亲生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蓉姐儿是顾廷烨亲生的吗

    蓉姐儿也自是一个不幸的人,有如此不疼爱自己的亲生母亲朱曼娘,便是她一生的阴影。这阴影挥之不去,看不惯的人都可以拿这生母来嘲讽她一番。生下来本就是个罪孽,还惨遭生母抛弃,这样的童年,实属不幸。但好在生命里遇到了盛明兰这个嫡母,实现人生的大蜕变,值了!有嫡母盛明兰,便是她的三生有幸。不幸的人会用一生来治

  • 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万历的郑贵妃下场

    郑贵妃是明朝最受万历帝宠爱的妃子,以她的美色、智谋与能力,放在明朝初中期,都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皇后。她也是明朝最可悲的妃子,为爬上皇后的宝座,一生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却最终与皇后无缘。死后更无法陪在万历帝身边,一人孤零零躺在墓中。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她的故事:郑贵妃,郑承宪之女,北京大兴人。万历十年(15

  • 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古代三闾大夫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春秋战国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段时期,各种先进思想迸发,文化与文化之间也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融合。今天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个时代比如说屈原,在传统节日当中的端午节,据说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屈原的所作所为。一开始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传统节日当中的一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