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花木兰这个人吗(花木兰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有花木兰这个人吗(花木兰历史原型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16 更新时间:2024/1/24 21:38:04

随着电影《花木兰》的上映,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又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学过《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那曾经是折磨我们童年的“朗读并背诵全”的噩梦。

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个故事一方面代表了儿女的孝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战乱背景,一方面宣扬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想,在我国诗歌体系中,地位不俗。那也怪不得折磨了我们一整个童年。

《木兰辞》记载于《乐府诗集》,其实更早的故事在元代就有记录。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中也记载了《木兰辞》,而且在清朝的《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也有木兰从军的故事。

更久远的时候,在隋朝就有记录,据说有一名叫花木兰的女子男扮女装上阵杀敌,人们为了纪念她还在营郭镇修建了木兰祠。

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所有关于花木兰的记载,都是民间故事,没有任一次官方记录吗?花木兰这个人在历史上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关于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倾于“其实花木兰并不存在”这个说法。

那么花木兰这个民间故事到底是哪来的呢?难道只是空穴来风,没有任何一句吗?可能也不见得,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花木兰故事的来历。


花木兰故事不存在的几点历史依据

首先:花木兰的年代成谜。仔细想一想:我们虽然学过《木兰祠》,可回忆一下你知道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吗?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代代相传,最终被历史正式定位是因为在唐朝,花木兰被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孝即代表代父从军,烈即代表英勇杀敌。

从此时起,花木兰才是真正的火了。那么这是真的吗?其实历史上,存在的并不只有一个花木兰:一共有四个!

包括我们开篇说过的最早的隋朝可能不太靠谱之外,其他朝代存在的花木兰都有民间记录。

例如一种说法是出现于明朝,在明朝作者文长编写的剧本里,花木兰是一个剧本人物。后来这个剧本人物被戏班子拿来作为演出角色,才被广为流传。这个说法中的花木兰唐朝的花木兰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却无从得知。

而现在更多被认可的说法,是花木兰出生于南北朝时期,生于公元412年死于502年。

除了木兰的朝代是一个谜之外,花木兰的名字和出生地也是一个谜。你认为的花木兰到底叫什么?姓花吗?这件事还真说不准。

对于花木兰的姓氏,目前有三种比较可靠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姓花,就不许多言了。明朝的《四声猿》记录,花木兰的确姓花名木兰,父亲名叫“花弧”,是一个军官。

第二种说法是花木兰其实是复姓木兰,那为什么后来流传成了“花”姓了呢?因为她代父从军的故事,人们为方便记忆就把代表女性的“花”字加在了她的名字前面。

第三种说法是花木兰本姓“魏”,这件事也有据可查。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

“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

卫兵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这里的将军也就是指孝烈将军,就是木兰。

除了以上这些姓氏外,花木兰还在不同的记录中出现了“韩”“朱”“木”等不同的姓氏,孰真孰假,也非难辨。

第三:从现实角度分析,男扮女装的难度太大了。

首先女性从军打仗这个事,历史学家就认为不靠谱,更别提还有力气杀敌了。要知道女性的身体肯定是不如男丁的,她怎么可能立下那么大的军功呢?

即使木兰没有亲自上阵,或者的确是天赋异禀,那他也不太可能和上万士兵同吃同住而不被发现。因为女人本身因为身体特点,除非有独立的住所,否则不可能不被发现。

另外军队餐风露宿,女子怎么能承受这种苦?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体柔弱,可不是想打仗就打仗的。

第四:古代的军籍系统比较严谨,她如何浑水摸鱼的?

古代参军不是我们想到的,随便拉一个壮丁来就能上战场。那时候有严格的军籍体系,如果户口对不上,年龄对不上,那是要被惩罚然后打回原籍的。

花木兰替父从军,一个是花季少女,一个是年老的男人,体型和年龄差距太远了,木兰代替母亲就算了,代替父亲也太离谱了?


花木兰的意义是什么?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精神

很多历史学家不认为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一致认为木兰一定是有原型存在的,只不过关于木兰原型的记录的文献,我们尚未发现。

木兰之所以流传到现在,其实她的重点已经不是存在是否的问题了,而是一种精神“木兰精神”,我们国人也是一代一代在这种木兰精神下成长的,象征着不屈服象征着不低头象征着中国的孝道文化。

如果你问我花木兰是谁?我会告诉你:我不知道她生在哪,不知道她叫什么,我只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位女子,在华夏的土地上战斗过。

更多文章

  • 浓香型和酱香型的区别(浓香型和酱香型哪个好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浓香型和酱香型的区别

    酱香酒的酿造生产过程,要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入酒窖之中持续3年以上,最后经过勾调而成;一瓶优质的酱香酒是需要通过至少5年的时间才能最终投放到市场上。浓香型白酒是使用窖泥固态发酵,然后再进行配料,最后混蒸混烧,生产周期大概在40天到60天左右。 酱香型的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

  • 春秋五霸中哪位霸主最先称霸(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霸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五霸中哪位霸主最先称霸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齐桓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东鄄城)

  •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什么书 《国语》作者是春秋左丘明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称其为“史学界最初有组织之名著”,实不过誉。关于《国语》的作者,过去一般认为是左丘明,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到左丘明撰作《左氏春秋》,又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这种说法自宋代以后就不断被人怀疑和否定。

  •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司马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到司马懿,很多人会将其与阴险、狡诈、腹黑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然而,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却将司马懿塑造成了一个品性纯良、道德高尚、仁义忠孝的大军师。其实,这部剧的编剧将司马懿赤裸裸地洗白了,历史上的司马懿和电视剧中的形象相差甚远。那么真实的司马懿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都不好呢?

  •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分析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

    为什么说红楼梦里这场吵架看清了袭人,错怪了晴雯,这说明林黛玉的情商很高,林黛玉指的是袭人的要害。既然袭人以自己的身份和宝玉审问晴雯,我就直接“尊称你嫂子”。这是一个直接的讽刺。你和宝玉的遭遇,不只是晴雯知道。我知道作为和晴雯同级的丫鬟,你不应该背着她。宝玉应该责怪晴雯。这不是你的错,这个嫂子儿子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如何解释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受关注的时期,因为太过于熟悉,后人发明了许许多多关于当时的俗语和顺口溜。举例来说,在形容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时,人们会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形容准备基本妥当,只缺最后一步时,人们会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蜀中无大将,

  • 每个月14号都是什么情人节(每个月14号情人节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每个月14号都是什么情人节

    12个情人节爱情礼物的选择不仅仅是情侣恋人之间,还包括夫妻、情人之间以及即将恋爱者的第一次约会。其送礼的场合不外乎日常和节庆。而节庆,生日送礼和结婚纪念日送礼以及七夕、近年来网上流行的几种情人节似乎有和现实情人节并驾齐驱的态势。每月14日都是情人节那你的情人知道都是什么名称吗?快来选一选1月14日

  •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有哪些奇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外太空都能看到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人的智慧,据史书记载自西周起至清朝中期,历经两千多年,现存总长度约2.2万千米,历代修筑总长度加起来达10万余里,故称:万里长城。 现在大家知道的长城,为明长城,西至嘉峪关

  •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造纸术产生于什么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对于纸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现在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各个领域的纸张都有他专用的制造方式。美术生有素描纸,办公有A4纸,日常生活有餐巾纸,卫生纸等等,这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过对于纸,最早的人们可是没有纸张的,人们用过布匹平,竹简用来记录。可是有一个人却感觉这种记录方式不方便,于是改良了造纸术,这个人就

  • 李世民宠了萧皇后多久(李世民和萧皇后存在感情纠葛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宠了萧皇后多久

    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炀帝杨广正式迎娶萧美娘为妻,这位萧美娘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愍皇后萧氏”(萧皇后)。据坊间野史所传,萧美娘一生共侍奉过六位帝王,分别是隋炀帝杨广、大许政权宇文化及、大夏政权窦建德、突厥颉利可汗两兄弟以及唐太宗李世民。可是从时间跨度来看,萧皇后至少比李世民大了30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