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五霸中哪位霸主最先称霸(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霸主)

春秋五霸中哪位霸主最先称霸(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霸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44 更新时间:2024/1/24 17:34:25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齐桓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

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在位期间执政为国懿仲、高傒、管夷吾、仲孙湫、隰朋。

齐公姜小白起用管仲进行改革,建立宫廷官制。在相之下,设立大司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大谏之官等五官,分别掌管外交、经济、军事、刑法、监察等,削弱了世卿的统治权力,增强了君主集权,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

并构建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国中设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

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

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

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刑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加上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

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两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

农闲时训练,有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

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亦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

并实行了粮食“平准”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

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并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秦人,晋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的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春秋五霸都有谁?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

关于春秋五霸,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第二种观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以上两种观点是最为常用的两种说法,但是春秋时代,列国混战,霸主更迭,历来都认为当时曾经出现过“五霸”。五霸究竟指哪五位国君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史学界尚无任何定论,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六种说法。

但是大部分中学课本通常都是用《史记》或《荀子》的版本。孟子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又说:“五霸,桓公为盛。”(《孟子。告子》)《商君书。说法》也强调:“五霸不同法而霸。”《汉书。诸侯王表序》更明确指出:周王室衰,则“五霸扶其弱”。然而,春秋“五霸”所指究竟为谁,却众说纷纭:

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

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另有学者认为,所谓“五霸”应是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在上述六说中,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是众所公认的二位霸主,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余下的三霸应该归谁呢?试对上列其他六位提名者逐一进行分析:

一、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乘诸侯无主之机,欲为霸主。《春秋。僖公十八年》记,宋襄公曾与曹伯、卫人、邾人伐齐,把齐军打得大败。

僖公十九年,宋襄公又逮捕了滕国的国君,与曹人、邾人盟于曹南;二十一年,宋人与齐人、楚人盟于鹿上;二十二年,宋襄公又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一起伐郑。

这几年的会盟、征伐,《春秋》均列宋襄公为首,可知他确实曾经做过短时期的盟主。但就在会盟之际,宋襄公被处拘留;后战于泓,又为楚所败,遂伤而死。这样的人,能是霸主吗?

二、秦穆公

韩非子。难二》称:“蹇叔处秦而秦霸。”《新序。杂事三》谓:“秦用有余而霸中国。”可见秦穆公曾经称过霸。但《左传。文公六年》因其死后用人殉葬,便明确指出:“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

《史记。齐世家》也谓: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但《史记。秦本纪》和《李斯列传》都说他用贤伐戎,并国开地,”遂霸西戎“。所以有人认为,秦穆公仅可称为”偏霸“,不能列为中原五霸之中。

三、楚庄王

《韩非子。喻老》曰:“楚庄王……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从历史记载来看,楚庄王武力强盛,曾称霸中原是没有问题的。

但历来有人认为,他曾炫耀军事实力,威胁周王室,向周室“问鼎之大小轻重”,太骄横跋扈,不像一个霸主之所为。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就指出,楚庄王等没有“尊事王室之功”,不宜列入五霸。

四、吴阖闾

《吕氏春秋。简选》称:“吴阖闾……与荆(楚)战,五战五胜,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战国策。秦策》也谓:“伍子胥……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但事实究竟怎样呢?有人指出,吴阖闾仅仅是西破强楚,昭王奔随后,随人不以昭王给吴,吴人只得引退,不敢与争,当无力西及巴蜀;北迫齐晋也于史无征。因此,吴阖闾应为偏霸。

五、吴夫差

他曾经南败越,西败陈楚,北败齐鲁,在与晋的黄池之会中以先到为盟主。可是正当他北上争霸之时,越勾践抄了他的后路,端了他的老窝,吴夫差兵败身死。这样的结局,可以称得上霸主吗?

六、越勾践

《吕氏春秋。顺民》说:“越王……残吴,二年而霸。”《史记。越世家》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

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当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号称霸主”。这里所记,周王曾经赐胙命伯,当然是称霸的明证。但不少论者总以为,越王勾践作为霸主的史实,毕竟太少。

综上分析可见,上列六位君王曾被认作霸主,而各自又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国君历史上明确记载他们曾经是“霸”。

如《左传。成公十八年》谓:“晋悼公……所以复霸也”;《左传。昭公三年》云:“昔文、襄之霸也”,杜预注:“晋文公、襄公。”可见晋襄公、晋悼公都曾做过霸主。这些国君,是否也应列入春秋的霸主之中呢?

关于春秋“五霸”,历史记载和历来的看法如此分歧,莫衷一是。如何才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需要我们去细致考虑。

更多文章

  •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什么书 《国语》作者是春秋左丘明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称其为“史学界最初有组织之名著”,实不过誉。关于《国语》的作者,过去一般认为是左丘明,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到左丘明撰作《左氏春秋》,又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这种说法自宋代以后就不断被人怀疑和否定。

  •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司马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到司马懿,很多人会将其与阴险、狡诈、腹黑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然而,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却将司马懿塑造成了一个品性纯良、道德高尚、仁义忠孝的大军师。其实,这部剧的编剧将司马懿赤裸裸地洗白了,历史上的司马懿和电视剧中的形象相差甚远。那么真实的司马懿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都不好呢?

  •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分析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

    为什么说红楼梦里这场吵架看清了袭人,错怪了晴雯,这说明林黛玉的情商很高,林黛玉指的是袭人的要害。既然袭人以自己的身份和宝玉审问晴雯,我就直接“尊称你嫂子”。这是一个直接的讽刺。你和宝玉的遭遇,不只是晴雯知道。我知道作为和晴雯同级的丫鬟,你不应该背着她。宝玉应该责怪晴雯。这不是你的错,这个嫂子儿子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如何解释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受关注的时期,因为太过于熟悉,后人发明了许许多多关于当时的俗语和顺口溜。举例来说,在形容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时,人们会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形容准备基本妥当,只缺最后一步时,人们会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蜀中无大将,

  • 每个月14号都是什么情人节(每个月14号情人节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每个月14号都是什么情人节

    12个情人节爱情礼物的选择不仅仅是情侣恋人之间,还包括夫妻、情人之间以及即将恋爱者的第一次约会。其送礼的场合不外乎日常和节庆。而节庆,生日送礼和结婚纪念日送礼以及七夕、近年来网上流行的几种情人节似乎有和现实情人节并驾齐驱的态势。每月14日都是情人节那你的情人知道都是什么名称吗?快来选一选1月14日

  •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有哪些奇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外太空都能看到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人的智慧,据史书记载自西周起至清朝中期,历经两千多年,现存总长度约2.2万千米,历代修筑总长度加起来达10万余里,故称:万里长城。 现在大家知道的长城,为明长城,西至嘉峪关

  •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造纸术产生于什么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对于纸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现在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各个领域的纸张都有他专用的制造方式。美术生有素描纸,办公有A4纸,日常生活有餐巾纸,卫生纸等等,这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过对于纸,最早的人们可是没有纸张的,人们用过布匹平,竹简用来记录。可是有一个人却感觉这种记录方式不方便,于是改良了造纸术,这个人就

  • 李世民宠了萧皇后多久(李世民和萧皇后存在感情纠葛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宠了萧皇后多久

    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炀帝杨广正式迎娶萧美娘为妻,这位萧美娘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愍皇后萧氏”(萧皇后)。据坊间野史所传,萧美娘一生共侍奉过六位帝王,分别是隋炀帝杨广、大许政权宇文化及、大夏政权窦建德、突厥颉利可汗两兄弟以及唐太宗李世民。可是从时间跨度来看,萧皇后至少比李世民大了30岁。那

  • 秦统一文字是什么字体(秦统一后的文字名称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秦统一文字是什么字体

    导语:“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韩愈《李潮八分小篆歌》没哪一门艺术像书法这样,与创作者身份关系密切,中国历来就有“书以人贵”一说。若追溯其“历来”二字,那就得说到李斯。李斯小篆,人们历来称其为“小篆极则”,对篆书艺术原则的确立,还是起了决定性作用,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秦汉篆书,至唐

  • 曹丕曹睿为什么都短命揭晓(曹丕曹睿为什么短寿早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曹睿为什么都短命

    在三国混战时期,常年的战乱导致人们的寿命其实都不长久,整体平均年龄算下来,甚至四十岁都不到。但这只是普通老百姓,像那些有个一官半职的,寿命自然就长得多,比如赵云活了七十多岁,孙权也活了七十岁,甚至曹操本人,据记载经常有头痛的毛病,也活到了六十六岁。但与之相反的是,曹丕的儿子,废汉献帝,自立为皇帝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