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恭亲王与慈禧什么关系(恭亲王与慈禧太后有爱情真的吗)

恭亲王与慈禧什么关系(恭亲王与慈禧太后有爱情真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2/2 17:44:46

1832年清朝还沉浸在盛世的余晖之中,这一年在紫禁城中诞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以后的恭亲王奕䜣。奕䜣作为道光帝的第六子,自小就天资聪慧(外号鬼子六),道光很宠爱他。

奕䜣出生三年后,在锡拉胡同一座平淡无奇的院落中诞生了一个女婴,取名叶赫那拉杏贞,这个女婴正是日后的慈禧太后。

奕䜣是皇室贵胄,杏贞的父亲惠征当时只是吏部一个低级官员笔帖式(负责满、汉文的翻译),地位的悬殊按常理说两人是不会有什么交集的。

但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两人的人生轨迹竟然无数次的交叉在了一起!

一,慈禧入宫

1850年,道光皇帝病危,临死前他拉着奕䜣的手对咸丰说道:是尝让位于尔者,尔视之当异诸弟!道光最后还是放弃了奕䜣。皇四子为皇太子,皇六子为恭亲王,这是道光最后的安排。

新帝继位充实后宫是必须走流程,1852年咸丰开始大规模选秀活动。杏贞的命运在这一年也发生了转折,咸丰这次选中了二十八个,杏贞就是这二十八个幸运儿中的一个。这一年奕䜣二十岁,杏贞十七岁。

与杏贞“同一届”的皇后正是日后的慈安,而她当时只是一个贵人的身份,这也成了慈禧日后心中永远的痛。四年后,杏贞由一个小贵人竟直接变成了懿贵妃。

杏贞地位能飞速上升是因为她给咸丰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咸丰唯一的一个儿子。与清朝的历代皇帝相比,咸丰皇帝二十七岁才有一个皇子,算是很晚婚晚育了。

不管是母以子贵或者子以母贵,那一年慈禧终于成了后宫的“二把手”。

二,奕䜣被贬

相比于慈禧的飞速上升,恭亲王奕䜣此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因为母亲名分的问题(康慈皇太妃和皇太后之争),跟四个咸丰闹得很不愉快。

这件事奕䜣虽得逞,但他很快就被咸丰“流放”到了上书房,兄弟二人之间已生嫌隙。

时间到了1860年,奕䜣在上书房已经度过了六、七个春秋。这一年英法联军打入了北京城,英法联军的入侵对整个清朝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奕䜣来说却是一场机遇。

面对来势汹汹的洋人,咸丰带着慈安、懿贵妃等一干人跑到了避暑山庄。在京城跟洋人打交道的差事,咸丰想起了在上书房的六弟,就这样奕䜣又重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三,咸丰之死

谁也没有料到,咸丰的这次出走,竟是与紫禁城的诀别。咸丰病重期间,为儿子同治皇帝选了“八大金刚”来辅佐他。这八个人里,竟没有能力出众的奕䜣。奕

䜣在京城是一直盼望着四哥的召见,但这个命令却迟迟未到,咸丰和奕䜣终究是没有见上这最后一面。

1861年8月22日,31岁的咸丰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这一年懿贵妃27岁。咸丰临死前给了给了慈安和慈禧各一枚印章,上面分别刻有“御赏”和“同道堂”。

“御赏”用在谕旨的开头,“同道堂”用在谕旨的文末,两枚印章同时使用谕旨才有效。

面对6岁的小皇帝,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和两宫太后都有各自的小算盘。慈禧想要垂帘听政,肃顺等当然是要极力反抗的。

四,叔嫂合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和奕䜣开始走到了一起。奕䜣想回到权利的核心,但被哥哥直接给踢出了局,他怎么能甘心;慈禧权利欲望极其强烈,她想垂帘听政此时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肃顺等人。

有共同的敌人,就促使慈禧和奕䜣暂时的联合了起来。大太监安德海充当着慈禧和奕䜣之间的联络的人,叔嫂二人正在预谋一次惊天大变。

慈禧和奕䜣成功了,11月2日肃顺等八人被捕,改年号“祺祥”为“同治”。慈禧第一次垂帘听政,奕䜣也回到权利的中心,这是慈禧和奕䜣的“蜜月期”,但这注定长久不了。

奕䜣知道这位慈禧的野心,慈禧也知道奕䜣的能力,两人只是互相利用罢了。好在,这时还有慈安居中调节。

慈安、慈禧、奕䜣当时就是三个极,这三个极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角形。从1862年到1881年,这稳定的三角形还造就了小有名气的“同治中兴”。这样和谐局面,直到1881年终被打破。

五,慈安辞世

1881年慈安的突然离世,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当时远在清陵埋葬媳妇的奕䜣,在听到慈安去世后据说气的是嚎啕大哭。奕䜣是在哭慈安,其实更多的是在哭自己。

上文提过,慈安虽不热衷朝政,但她是从大清门抬入的皇后,地位是比慈禧要高的。即便慈禧再怎么强势,她见到慈安还是很注意礼节的。

六,叔嫂内讧

慈安去世,慈禧就成了真正的无冕之王。奕䜣从此就成了案板上的鱼,何时被宰,只是时间问题!1884年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慈禧借口中法战争中奕䜣为首的军机大臣办事不利,遂罢免了奕䜣的一切职务。

这一年奕䜣52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大臣的黄金生涯。

奕䜣再次出山是十年以后的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

至于慈禧为什么会跟奕䜣闹掰,这一段记载或许就是答案:

慈禧太后:汝事事抗我,汝为谁耶?

奕䜣:臣是宣宗(道光)第六子。

慈禧太后:我革了你。

奕䜣: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

太后无以应对!

奕䜣的才能有目共睹,他主政时期大致是1862到1884年,这三十年间羸弱的清朝没有跟列强爆发过的大战争;洋务运动搞的风生水起;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收复新疆等。

奕䜣“退休”后,先后爆发甲午战争、列强瓜分狂潮、八国联军等巨变,清朝又是一种怎样狼狈的局面?

1898年5月29日,戊戌变法前夕,恭亲王奕䜣病逝,时年六十六岁!他临死前曾告诫光绪皇帝,不要重用康有为等人。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三年后清朝灭亡!

更多文章

  • 比宰相大一级是什么官职(宰相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比宰相大一级是什么官

    古代的官职有很多,但估计很多朋友都对昊童标题中提到的那三个很纳闷,宰相,丞相,相国是同一个职位吗?如果是为什么名字不一样,如果不是,那他们又各自代表了什么?如果有同样疑虑的老哥可以可以稍微的屏幕往下滑点,因为答案就在下面。不过在这儿昊童可以先说一点,那就是它们3个肯定不是同一个职位(官职),而且相差

  • 孙少平最后和谁在一起了(平凡的世界孙少平最后娶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少平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路遥在代表作《平凡的世界》里,塑造了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敢爱敢恨的青年形象,这个青年就是孙少平。他是主人公,其形象深入人心,至今激励着许多青年以饱满的激情,追逐自己的梦想。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性格很复杂,勤劳、善良、坚韧、勇敢、踏实、自卑、敏感、小气的性格,在他身上兼而有之。他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

  • 明朝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朱棣(为啥朱棣成功推翻朱允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朱棣

    01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中国最后一个汉帝国就此拉开序幕,为了巩固帝国的根基,反正王权颠覆,特别是在皇太子病逝之后,朱元璋铲除了一个又一个功勋元老,并将兵权封地分于儿子,借此拱卫帝国。整个大明帝国在朱元璋的布置中,表面显得固若金汤。1398年,在位31年的朱元璋病故于南京,同年年仅21

  • 意境最美的宋词有哪些(意境唯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意境最美的宋词

    他14岁中进士,有“神童”之称。他被称为“太平宰相”,享一世殊荣。他和儿子在宋词史上留下厚重一笔。他是晏殊。晏殊是北宋词坛大家,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在词中,晏殊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可谓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者。晏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改革内容及影响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几千年民族融合的历史形成的。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汉族的前身,由黄帝炎帝部落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融合就开始了。秦汉时期对匈奴的战争、和亲政策以及西域政权的归附,都有利于民族融合。西汉时期,中华民族的主干----汉族形成。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渠道有:通婚、交

  • 刘伯温和诸葛亮哪个更厉害(两人什么关系,谁更胜一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伯温和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同样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两个人都是十分聪明的人,古人经

  • 古代监察御史是几品官职(清朝、唐朝监察御史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监察御史是几品官

    在了解古代官职的时候,御史是一个绕不开的官职,官员们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不过权力也要受到监督才行,御史就是专门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这个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早期的御史,是指专门为中央服务的史官或者是秘书,他们大多都是统治者们的亲信,在国内的地位比较高,君主需要有人来帮助自己监视底下的臣民。他

  • 陈寿是哪个朝代的人(写三国志的陈寿代表作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寿是哪个朝代的人

    陈寿是蜀汉的官员,是巴蜀本地人,他的老师是力主刘禅投降的谯周。陈寿因为不肯依附黄皓专权而屡次被打压。他在蜀汉为官的经历是不愉快的。西晋统一天下之后,陈寿得到司空张华的欣赏,撰写《蜀相诸葛亮集》。晋武帝司马炎看完之后大为赞赏,陈寿因功封为著作郎,他的史学才华也得到众人的欣赏。后来他又写了《三国志》共计

  • 历史上朱元璋真实长相记载(朱元璋画像样貌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真实长相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长相,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里,有一张廖凡跟着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合影,简直是一摸一样的,难道历史上真正的朱元璋就是长得鞋拔子脸这样吗?这几年各种影视剧中还原太祖的长相,感觉一个比一个丑,一个比一个雷人。身为大明朝的开辟者,朱元璋真的就长得这么惊世骇俗?接

  • 国子监什么意思解释(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子监什么意思

    《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最近热播,那什么是国子监呢?唐代时,国子监在中央设立,下辖有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主要收贵族和各级官僚的子弟,也收少数平民子弟入学,学生称“生徒”。类似于国字头大学,不同的是现在靠公平考试入学,以前大多为贵族官僚子弟。科举制到唐代的主要形式为:常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