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日俄战争如果俄国赢了会怎样(一战阵营会发生变化多可怕)

日俄战争如果俄国赢了会怎样(一战阵营会发生变化多可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65 更新时间:2024/1/7 22:27:07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都对满清政府虎视眈眈,在经济侵略的同时,更加在领土上不断进行蚕食。而其中,表现得最卖力、最积极的绝对是日本和俄国。

日俄争夺中国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期间,日本和俄国就为了争夺朝鲜半岛以及中国的辽东半岛,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狗咬狗的帝国主义战争,史称“日俄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有这样的描述: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日俄战争

接下来,史不假就带您一起了解这场日俄战争,了解战争的背景、经过等方面的内容,更了解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一、战争的背景

1895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满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照旧依然是割地赔款。不过,这次却有了不同的结局,因为俄国人的介入。

文史不假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流泪。我好端端待在自家院子里,突然闯进来甲劫匪,他抢了我的财物要离开时,又闯进来乙劫匪不同意甲劫匪在此抢劫。

俄国人反对日本占据中国的辽东半岛,非说侵害了他的权益并要求日本退还。为了增加自己说话的份量,俄国人还联络了法国人和德国人一同出面,史称“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

之后,俄国人在满清政府面前,天天就以救世主的形象自居,并且又迫其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逐渐开始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并租借了辽东半岛。

换句话说,辽东半岛没有被日本抢走,但却被俄国人叼走了。

眼见自己的“地盘”被俄国夺走,而且,随着俄国的扩张,定会危及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朝鲜半岛。于是,日本国内出现了分裂,逐渐形成了两种声音:

(一)联俄派

伊藤博文、井上馨为代表,他们主张以中国辽东,甚至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作为交易的筹码,从而实现对俄国的妥协甚至结盟。

采取类似于“门罗主义”的政策,防备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对于亚洲的侵略。

(二)抗俄派

桂太郎、小村寿太郎为代表,他们主张结合国际大背景,与英国结盟,构建“英日同盟”以对抗“俄法同盟”。在朝鲜和中国的问题上,坚决与俄国争锋相对,甚至不惜一战。

两派的争斗,随着1901年6月,由抗俄派代表桂太郎组建新内阁而落下了帷幕。自此开始,日本彻底决心对俄一战,并开始磨拳擦掌进行扩军备战。

而这一边的俄国也没闲着,面对甲午战争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崛起,俄国国内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联日抗清

伴随着满清政府的彻底衰落,俄国应该趁机东扩张并取得远东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俄国必须缓和与日本的关系并取得他的支持,两国共同蚕食满清。

(二)联清抗日

日本崛起以后,必然会成为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强劲对手。趁着日本羽翼未丰之时,俄国应该尽早对日本出手,甚至不惜拉拢满清政府,共同对抗日本。

最终,第二种观点取胜,牢牢占据了俄国的权力中心,并很快就出现了“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

二、双方的实力

俄国作为一个老牌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论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确是比不上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强国。但是,要比起日本来,还是强出了很多。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极力看好俄国取胜,甚至就连日本国内都只有谨慎的乐观。据《日俄战争全史》记载,日本贵族院议员金子坚太郎在战前表示:说实话,我不认为日本能够战胜俄国。

姑且不比较两国在疆域面积上的巨大差距,俄国的财政收入每年大约有二十亿日元,而日本的财政收入只有不到三亿日元。

俄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亿四千多万,其中有一百五十万正规军。另外,后备军的兵力也在三百万以上。海军方面,俄军拥有两百多艘的各类型军舰。

而日本,国内人口只有四千万,正规军不足三十万。尽管在甲午战争中倾尽国力取胜,并且还讹诈了中国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

但是,这就是日本的全部家底,而且清政府还得分期付款。

日本优先发展了自己的海军,从英国和意大利购买了主力战舰六艘,一等巡洋舰六艘,组建了所谓的“六六舰队”。可惜,这些军舰在欧洲统统都属于二三流的产品。

除此之外,就剩下了之前的三四十艘老旧军舰。

为了挽救急转直下的日俄关系,也为了延缓开战时间,从1903年开始,双方的主和派就展开了密集的外交谈判。

但是,由于双方在利益上丝毫不退让,谈判最终也以破裂而告终,战争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记载,在1904年的御前会议上决定对俄国开战时,日本大藏大臣曾祢荒助就曾表示:日本没有这种财政实力,我无法担当此任。

当时,日本所有银行的结资金只有五千万日元,而参照甲午战争的军费支出是两亿日元。

预测对俄战争保守预计也得需要五亿日元左右。为了弥补这个巨大的缺口,日本只得派人前往英国和美国开始四处乞讨。

三、战争的经过

1904年2月5日,在日本和俄国结束谈判彻底断交的同时,明治天皇就立即指示日军开始展开军事行动。

日俄战争示意图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命令舰队攻击停泊在中国旅顺和朝鲜仁川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标志着日俄战争的全面爆发。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日本这个国家有多么好战,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再到之后的九一八事变,偷袭珍珠港等,全部都是他主动发起攻击。

日俄两国开战了,而战场居然是在中国。这就好比两条狗突然跑进了你的院子里开撕,但你却谁都不敢惹,这就是当时满清政府的无奈和悲哀。

1904年2月12日,暗弱无力的清政府竟然宣布“局外中立”。据《清季外交史料》记载,清政府发出公开照会:

三省疆土,无论胜败如,应归中国主权,两国均不得侵占。

战争打响后,俄国的陆军战斗力明显强于日本。不过,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却让人大跌眼镜。

在黄海战役中,竟然被日本海军击沉十八艘,击伤二十多艘,而日军舰队则受损不多。此后,俄太平洋舰队只得龟缩在旅顺港内,再也不敢主动出击。

对马海战

无奈之下,俄国只得派出海军舰队绕了大半个地球前来增援。结果,这第二批的海军舰队更丢人。

对马海战中,二十二艘军舰被击沉,七艘军舰被俘获,只有六艘侥幸逃走,险些全军覆没。

认识到长期战争的巨大消耗,日本在开战不久即做好了媾和的准备,希望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可以出面来调停这场战争。

《机密日俄战史》记载,日本派出贵族院议员、前任驻美国大使金子坚太郎出访美国。

游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调停,并私下透露了日本的底牌和条件:

第一、俄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

第二、俄国势力退出辽东半岛,将东清铁道转让给日本;

第三、双方都从中国东北撤军;

第四、获得俄国的战争赔款。

不过,眼见战争的形式一片大好,俄国人显得不堪一击,日本又变本加厉的要求俄国割让库页岛给他。

1905年2月8日,在日俄战争爆发整整一周年之际,罗斯福通过法国总统艾米勒·卢贝向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

美国愿意为日俄双方进行调停。但是,当时俄国尽管处于劣势中,但依然没有将日本放在眼里,当即就拒绝了美国的调停。

1905年5月30日,虽然日本取得了对马海战的胜利。

但是,由于国力所限,他已经到了可承受的极限状态,只得紧急向罗斯福总统求助,希望美国再次提出调停。

这一次,俄国人终于答应进行和谈。

1905年8月10日,美、日、俄三方会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举行。

日本的谈判代表是外相小村寿太郎,俄国的谈判代表是前财务大臣谢尔盖·维特伯爵。

对于日本的前三个条件,俄国基本能够接受,但对于战争赔款一事却坚决反对。说白了,俄国国内也一穷二白。

甚至于,俄国人索性答应了割让库页岛给日本的要求,但却坚持一分钱的战争赔款都不出。

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最终同意停战,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以俄国的失败而结束了双方的战争。

四、胜败的原因

(一)日本孤注一掷,而俄国重视不足

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国内的确存在着主战派和主和派,双方还一度闹得不可开交。

但是,随着御前会议上明治天皇做出了开战的决定后,两派势力都开始全身心的为战争做最后准备。

而俄国国内存在着维特、别佐布拉佐夫和库罗帕特金为首的三派势力。

他们都认为俄国的主要利益和隐患都在欧洲,远东地区并不是他们的战略重点。

而且,即便存在着敌人,也是德国。说白了,俄国人压根就看不上日本这个弹丸小国作为自己的敌人。

(二)日军士气高涨,而俄军消极怠战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在原先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被天皇有意进行引导,出现了军国主义的思想。

通过这种思想,灌输了对外扩张和侵略的观念。因此,日军中人人不畏死,不怯战。

而俄国却相反,俄军内掌握职权的很多都是世袭的贵族,这些人基本不懂得指挥作战。

而普通的下层士兵主要是农民和无产者,他们参军完全就是为了糊口的被迫之举,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尤其是,俄军士兵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和日本进行的这场战争,他们丝毫不情愿,厌战情绪很高。

(三)日军后勤充裕,俄军补给不足

日本国距离战场近在咫尺,因而后勤和军事补给非常方便,极大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而且,尽管日俄两国都是侵略行径。

但满清政府“两害取其轻”,深知俄国历来就对领土情有独钟,已经蚕食了满清的好多领土。

如果俄国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首先就会索取辽东半岛,进而会吞食我国整个东北地区。

别忘了,东北可是满人的龙兴之地。所以,尽管宣布保持中立,但满清却在暗中支持日本。

日俄战争期间形势

而俄国的后勤和军事补给却十分困难,因其主要的工农业都集中在西部的欧洲范围内,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人迹罕至。

日俄战争爆发在中国,战线拉得实在太长,俄国人交通运输非常困难。

五、历史的影响

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尽管俄国国内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在战前大家还是一致看好他能取胜。

结果!他居然没羞没臊地被日本给打败了。

此后,俄国丢掉了他在中国的很多既得利益,除了旅顺军港,南满铁路以及沿线特权以外,还将库页岛割让给了日本。

但是,由于地域广大,割让领土对他影响不大。

而且,一分钱的战争赔款都没有付出,所以严格来讲,日俄战争对俄国的直接危害并不算太大。

不过,战争却让俄国国内诞生了革命的思潮,希望能够通过武力来推翻沙皇的统治。

也就是说,日俄战争的失败,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起到了一个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腐朽的清政府

由于日俄战争的根源就是两国在侵略中国时产生冲突,并且战场还是在中国。

而腐朽的清政府,只能任由日本和俄国这两个无赖在此大打出手。最可气的是,日俄之间谈判的筹码竟然是用中国的土地。

清政府内部,不仅仅是维新派,就连以慈禧太后为守的保守派也都坐不住了。

清廷终于认识到,再不变法图强,亡国亡种将为期不远,“君主立宪”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

而一部分激进的爱国人士,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发动武装起义,彻底推翻封建朝。

孙文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开始一次次发动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成功后,推翻了封建帝制。

日俄战争后,日本彻底进入了资本主义强国的阵营,更进一步纵容了他对外扩张和侵略的步伐。

同时,使得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更多文章

  • 逐鹿中原是什么意思(成语典故逐鹿中原的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逐鹿中原是什么意思

    古书上,一到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互相争夺统治权力的时候,总会出现的一个词汇叫做“逐鹿中原”。这个词指代的意思我们自然都知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逐“鹿”而不是逐“虎”、逐“狮”、逐“龙”呢?“逐鹿中原”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谋士蒯(kuǎi)通曾对汉高祖刘邦说:“秦失其鹿,天下共

  • 普鲁士就是德国吗(普鲁士和德意志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普鲁士就是德国吗

    1871年(同治十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正式建立。但有意思的是,普鲁士王国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并没有消失,甚至一直存在到了纳粹德国时期。那么普鲁士王国与德意志帝国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熟悉欧洲近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普鲁士是德国统一的核心。但

  • 赫鲁晓夫传玉米什么意思(赫鲁晓夫和玉米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赫鲁晓夫传玉米什么意思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他在位期间干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苏共二十大上做的“秘密报告”,此事可谓是二十世纪全世界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赫鲁晓夫显然没有前任们的威望,所以对于他,民间一直就有不少调侃,而其中最出名的调侃就是“ 赫鲁晓夫种玉米”。赫鲁晓夫热衷于种玉米,这个事在全世界都出了名,甚至我

  • 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所创(大唐开元盛世时期在位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所创

    开创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他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李隆基五岁的时候,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迁居东宫。正因为他从小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锻炼出了他的坚强意志。他善于骑射,精通音律,天文地理无不通晓,从小就立有大志。后来协助父亲剪除韦氏、平定太平公主叛乱,终于一步步登上帝位。公

  • 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发展历程(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与越南的关系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远亲好处、近邻难交,中国和越南就是这样一对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爱恨相交的欢喜冤家。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两国关系从同志加兄弟,然后波折起伏,甚至一度爆发战争,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两国关系才开始缓和。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本文试着为您一一解开各种谜团。 建国后,新中国就

  • 为什么相声界不承认杨少华辈分(杨少华为什么不拜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不承认杨少华辈分

    杨少华也算是一位比较资深的相声艺术家了,如今在相声界也是颇有一番名望。不过,他的相声师承却并不被同行们所承认,更是备受争议。从相声家谱来看,杨少华的师父是郭荣启,而郭荣启的师父是马德禄,他可是相声八德之一。这么说郭荣启是寿字辈相声演员,和马三立同辈,杨少华就是宝字辈相声演员了。作为相声圈里的“宝”字

  • 盖聂历史上存在吗(盖聂在历史上其实是真实存在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盖聂历史上存在吗

    《秦时明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国产动画片,随着剧情的发展,脉络已经越来越清晰。荆轲与秦王身边第一剑术大师盖聂为至交好友,荆轲刺秦失败后,盖聂为完成好友心愿,不惜背弃秦国也要保故人之子荆天明的安全。盖聂与荆天明整个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绝伦,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人物,确实称得上佳作。那么真实的历史上荆轲和盖聂是

  • 齐国怎么灭鲁国的(为什么齐国最后被打败后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齐国怎么灭鲁国的

    管仲作为齐国的宰相,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为法家开创了一个时代,后人世称“管子”。管仲不仅在法家思想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在经济上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是邻国,相互之间有着繁荣的贸易往来。管仲作为国相,十分关注两国的贸易情况。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管仲发现鲁国每年都

  • 以前青岛属于齐国还是鲁国(在古代青岛属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青岛属于齐国还是鲁国

    青岛古为东夷地,《礼记》中说:“东方曰夷” 。夷是“大”和“弓”两字组成的,隐示东夷人为身挎强弓的威武之士。商周时期,青岛地区分属莱、莒、介诸国,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大部分划入齐国的版图,小部分归属鲁国。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初设36郡,郡下设县。当时,青岛地域有胶东郡(下设即墨县、不其县)和琅

  • 电视剧人世间郝冬梅为什么改嫁(小说原著郝冬梅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世间郝冬梅为什么改嫁

    周秉义的一封遗书,扯下冬梅秘密遮羞布!怪不得改嫁《人世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影视剧,从周家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比如,郝冬梅的老爹——郝省长,一个十分爱惜羽毛的人,为了不让亲戚们委托自己办事,几乎断绝与其他人的一切来往,就连亲家周家人都不曾待见。这一行为,深深戳痛了周秉义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