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长津湖》背后的历史故事介绍(真实的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背后的历史故事介绍(真实的长津湖战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4 更新时间:2024/1/17 9:28:44

萨沙谈电影《长津湖》真实历史背景:此战获胜很艰难付出很大代价

群里反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萨沙今天就简单说一下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一次关键战役,作战主要发生在东线的长津水库一线。

就战略上来说,此战志愿军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他们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引诱东线美军孤军深入后全面攻击,将其重创。

这迫使东线美军完全停止对朝鲜的攻势,无力招架志愿军的全面进攻,被迫从海上撤出朝鲜。

在西线联合国军全线败退到汉城的同时,东线联合国军也完全瓦解。

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保证基本收复朝鲜,也为第三次战役志愿军打到37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长津湖战役可以说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打得最好的几个战役之一,无数章已经说过了。

萨沙不想多说,这次简单讲一讲。

第二次战役包括长津湖战役联合国军的失败,根本上在于麦克瑟的轻敌冒进。

麦克阿瑟可能是在日本做太上皇时间太久了,在整个朝鲜战争中都是飘飘然。

他的仁川登陆过于成功,收复了韩国全境,还几乎瓦解了朝鲜人民军。可以说,就仁川登陆本身来说,是历史上最为经典的登陆战之一。

麦克阿瑟认为朝鲜战争已经必胜,根本听不进任的反对意见。

美军情报部门早已认为大量解放军已经进入朝鲜,麦克阿瑟仍然充耳不闻,认为没有海空军的农民军队,不可能同美军抗衡。

美军毕竟是消灭日本联合舰队德国装甲兵团的军队,区区穿草鞋的中国人又怎么是对手。

如果连苏联人都对同美军开战噤若寒蝉,千方百计加以回避,中国人更不可能自寻死路。

哪怕中国人已经发动了一次战役,打垮了南韩军队以及在云山重创了第1骑兵师第8骑兵团,麦克阿瑟仍然坚信自己的观念。

他认为中国只是为了面子才出兵的,规模并不大,还很快撤退了。中国人最多是希望控制朝鲜北部靠近国境线的地区,以便于金日成维持他的流亡政府。

下一步,美军只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攻势,将朝鲜人民军残部和中国人赶到中国境内去,就可以获得辉煌的胜利。

在第二次战役爆发前,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些高级军官对麦克阿瑟提出了忠告。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方案是兵力薄弱的美军暂停前进。

在清川江一线建立防线,保证夺取大半个朝鲜以及防止中国人全面反击和可怕的寒冬。等到冬天最的时候过去和增援主力赶到以后,美军再稳步推进,彻底控制整个朝鲜半岛。

麦克阿瑟的名气实在太大,这些高级军官在他的面前,就像乖孩子遇到镇上的恶霸那样。在麦克阿瑟对这个计划不屑一顾时,这些军官没有人敢于争论几句。

可以这么说,麦克阿瑟的轻敌是前三次战役美军惨败的根本原因。

在第二次战役爆发之前,麦克阿瑟的轻敌可以在任何角度看出来。

以东线的美军来说,陆战一师2个团在北方的柳潭里,师部和补给中心的3个营则在中部的下碣隅里,南方的古土里有1个营,该师最南端的1个营驻守在真兴里,完全是一字长蛇阵。

从真兴里到古土里的距离是20公里,从古土里到下碣隅里15公里,从下碣隅里到柳潭里21公里,南北相距高达近60公里。

更要命的是,从真兴里到柳潭里这一路,几乎只有一条山间公路可以通行。

这条山间公路弯弯曲曲,大多数地方仅能容纳一辆卡车。即便和平时期大部队在这里行军也是极为不便,更别说战争时期遭遇炮火封锁后会怎么样!

陆战一师兵力如此分散,是犯了兵家大忌。更重要的是,美军重装部队的行军必须依赖这条简易公路,不代表志愿军也是如此。

山间还有很多小路可以通行,志愿军和他们的骡马都可以畅通无阻,只是不可能通过卡车和重武器而已。

总之,美军在长津湖一线的胡乱部署,为自己被歼灭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有意思的是,如此荒唐的部署,还是师长史密斯同麦克阿瑟代言人,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据理力争的结果。按照阿尔蒙德的要求,陆战一师应该北深入的更远,兵力更为分散。

史密斯认为要停止前进被否决了,认为必须提供更多的援军被否决了,甚至还出现过有趣的一幕。

在战前两人的一次交谈中,史密斯要求在陆战一师的补给中心下碣隅里,修建一个简易机场,以便于将来撤退伤员。阿尔蒙德惊讶地反问:你说什么伤员?

阿尔蒙德和麦克阿瑟根本不认为,美军一直打到鸭绿江,会出现大量的伤员。

此时的战场局势是,陆战一师主力以及第7步兵师第31团战斗群共2万人,摆了个一字长蛇阵,各部分散在长达六七十公里的山间,仅有一条公路可以维护补给线和部队进退。

今天看来,这种部署极为愚蠢甚至荒唐,想不失败都难。

为了对付这2万人,志愿军调动了精锐的第9兵团3个主力军。这3个军都是华野的主力部队,为大名鼎鼎的一纵、八纵和九纵。这3个主力军齐装满员,每个军都有5万人,总兵力高达15万。

也就是说,我军兵力上有7倍优势。

此战有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志愿军还可以对茫然无知的敌人发动奇袭。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速穿插到敌后切断敌人补给,随后利用山地复杂地形四面八方的歼灭战,是我军从红军时代开始最擅长的战术,也是最大的杀手锏。

用这种战术,这二十年来,红军乃至解放军也不知道吃掉了多少强敌。

就美军来说,仅仅被切断山间补给线以及没有援军这两项,即便志愿军不发动进攻,恐怕他们也要主动向兴南港方向撤退了。

此战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志愿军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11月27日,志愿军开始向陆战一师发动全面进攻,长津湖战役打响。

此战一直打到12月11日,陆战一师花费长达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从长津湖地区的突围撤退成功,同兴南港的陆军第3师靠拢。

萨沙手中一份资料显示,陆战一师阵亡718人、失踪192人、战斗负伤3504人,合计战斗减员4418人。

另外,该师还有7313人的非战斗减员,伤亡减员总数为1万1731人。

不过,这7313人大部分轻度冻伤以及肠胃炎(严寒期间吃冰冷食物出现的普遍疾病),其中三分之二在战役结束之前归队。

另外还有第7步兵师第31团战斗群3100多人,其中只有1000人归队,其中只有384人没有受伤或者冻伤,伤亡减员总数为2700人。

两者相加,长津湖战役美军伤亡减员为1万4000人左右,其中战斗伤亡为6000多人,非战斗减员高达7000多人。

有人说,美军只有2万多人,怎么会损失1万4000人这么多?

关键就在于非战斗减员的7000多人中,还有三分之二可以坚持战斗。

所以,美军不能战斗的官兵为八九千人,相对2万多人来说是伤亡近半了,却仍能保持一定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美军依靠强大的空中优势,在下碣隅里利用飞机运走了4500名比较严重的伤员。不能战斗的伤兵被直接空运走了,不影响美军后来的撤退工作。

官方公布的志愿军伤亡减员为,4万8156人。

而著名军史研究专家双石的《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数字为: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人,冻伤严重而不治3000人,合计52156人。

总体来说,两个数字相差不大,基本都是5万人左右。

然而志愿军非战斗减员的严重程度,要高于美军。

两军同样遭遇了极端恶劣的严寒天气,但美军的防寒衣服和设备相对齐全,防寒经验比较多,医疗和药物也比较充足。

最早进入朝鲜的第9兵团第20军,官兵连棉帽、手套、棉鞋都没有配齐。如果有着完整防寒装备的美军尚且有一批人被冻掉了脚趾、手指和耳朵,第20军官兵的冻伤程度可想而知。

另外,美军并没有出现成建制,也就是整排整连冻死在阵地上的情况,但志愿军是有的,还不止一支部队。

一个数据是:第9兵团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其中严重冻伤达22%,严重冻伤比率为冻伤总数的68%。也就是说,三分之二以上的冻伤者,根本就失去了战斗力。

说来说去,两军减员总数比率为1:4到1:5。

至于长津湖战役本身,就是志愿军全力阻击和围歼美军,而美军全力突围撤退,过程就这么简单。

最终美军付出减员伤亡近半的代价,撤退成功。

我军也付出伤亡减员三分之一的代价,虽大体实现了战役目的,迫使东线美军崩溃,遗憾的是没有全歼美军。

此战中,我们还能看出一些问题。

上面也说了,这是我军最擅长的一种作战模式,我军又有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上是15万对2万多人,仍然无法全歼陆战一师。

要知道,陆战一师完全是孤立无援的,只能依靠自己突围撤退。

在实战中,尤其是在补给相对充足时,陆战一师体现了步兵火力的优势以及绝对的制空权。

防御时的美军火力强大,阵地修建得颇有水平,部署大量重武器作为防御核心。

这种情况下,缺乏长身管火炮的志愿军,不要说吃掉一个团,就算吃掉一个营也有很大困难。曾有美军一个连面对数倍我军进攻,坚守阵地数日,最终还能够突围的。

而美军突围时,往往以坦克等重武器为先锋,使用大量火炮配合空军轰击我军的阻击阵地。

攻打志愿军防御的战略要地东山时,美军曾在一小时发射6000发炮弹。要知道,这还是在陆战一师缺乏补给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如此猛烈的炮击。

在这种重火力轰击下,阻击的志愿军往往伤亡惨重,又缺乏打坦克的武器,有地形优势也难以挡住敌人突围。

尤其这个火海战术的问题,就非严重。我军有兵力优势,在重点攻击的地区至少可以投入数倍兵力反复冲击。志愿军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甚至不惜和敌人同归于尽,终究是血肉之躯。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网,缺乏足够攻坚火炮、仅仅依靠轻步兵在迫击炮配合下冲击,往往无能为力,还会伤亡惨重。

更多文章

  •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意义(妇女节诞生于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

    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又要到了,由于三八妇女节是属于女人的节日,所以,在妇女节这天,几乎全世界的女士都在过这个节日。可能我们都知道三八妇女节这个节日,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节日的由来吧?那么,这个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是什么呢?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关于国际妇女节的由来,大多数的文字记载是这样的:在19

  • 我国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有多大(包括现在的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有多大

    先看几个观点:1、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康熙亲征准噶尔和清末左宗棠收复新疆,对版图不存在贡献意义。2、1248年“凉州会盟”,西藏纳入中国版图。乾隆时期,福康安击败廓尔客入侵西藏,对版图不存在贡献意义。3、公元725年,唐朝设置黑水都督府,东北地区纳入中国版图。康熙时期

  • 庆余年的大结局是怎样的(庆余年最后真正的大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庆余年的大结局是怎样的

    在《庆余年》的大结局,给观众留下来了许许多多的悬念:言冰云为什么要将剑刺向同伴范闲?范闲是真死还是假死吗?在范闲面对围剿,命悬一线的时候,王启年到底去哪了?……这些未解之谜,只能等待编剧王倦在第二季给出答案了。不能上班的日子,相信不少朋友复刷了这部2019年底的爆款剧,莞萱也是。之前给大分析过了大结

  • 古人的字和名有什么区别(古时候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人的字和名有什么区别

    “姓名”,是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和正常有序地交往,给每个人特定的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姓名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中国汉族人的姓名,是以汉字表示和进行取名,姓氏和名字一起构成中国人的姓名。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后,便有了自己的姓名,代

  • 杨洋演过所有的电视剧和电影(杨洋演的古代电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洋演过所有的电视剧

    杨洋也算是娱乐圈中中流砥柱的一员吧,他凭他的颜值,和出色的演技,在娱乐圈中也是一个比较有实力的一位90后男演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给盘点一男神杨洋演过的电视剧,看看哪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一、李少红版《红楼梦》《红楼梦》我想我就不必多说什么了吧,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你们只要记住这些基础知

  • 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韩信还是项羽(背水一战人物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背水一战的主人公

    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在众多历史名将当中,韩信的名气比较大。这是因为,他带兵打仗之时,能够借助地形排兵布阵。也就是说,韩信在打仗之时,善于用智慧。看一看当初韩信"背水一战"时的表现,就能明白为什么自古以来,韩信都被众多武将奉之为

  • 抗美援朝最后一次战役在哪里(金城战役开始和结束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抗美援朝最后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从1950年年底一直进行到1953年,共持续两年零九个月时间,这期间,中国的志愿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金城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历程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同时也象征着志愿军最终的胜利。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志愿军势如破竹,一发发炮弹落在了南朝鲜的驻地,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凭借南朝鲜一己之力,势必无

  • 周公之礼女性要做什么准备(古代周公之礼详细描述)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公之礼女性要做什么准备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生的四大喜事。今天小编今天单独讲讲第三喜:洞房花烛夜。我们都知道,现在娶老婆的难处,真可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可是旧社会的时候,娶媳妇一样很难,更可怕的是,当时结婚靠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男女,基本上是谁也没见过谁,对方的容貌是好是坏,

  • 范蠡的历史介绍简介(范蠡的一生及其生平资料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蠡的历史介绍简介

    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公元前536年出生于宛地,因不满楚国的腐朽统治,转而投奔越王勾践,官拜大夫后,邀请楚宛令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因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94年执意伐吴,兵败于会稽,史称"会稽之耻"。为帮助勾践振兴大业,42岁的范蠡毕其心于一役,施展了一生才华,主动请文种留在越国总揽政务,自己陪勾践夫妇于

  • 刘备为什么谥号昭烈(刘备死后是汉昭烈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为什么谥号昭烈

    想要快速了解一位古人的一生功过,谥号是个最好的办法。几乎所有谥号中有"武"字的,都在军事方面上取得过不俗的成绩,像是汉武帝、魏武帝、宋武帝等等。而谥号中有"文"字的,则多在文治上有不小的成绩,像是汉文帝、魏文帝、隋文帝。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后世为了"拍马屁"给了更好的谥号,但是好的谥号有很多,总会选